国际朋友节,黄金三小时生存游戏打破传统教育观

国际朋友节,缘起于一句玩笑话,抱着“试试看”、“一起玩”的心态,一经推出,就成为了孩子们争相报名的“香饽饽”。尤其是今年推出的“黄金三小时”活动环节,更是让孩子们交口称赞。

2018年国际朋友节,日前在英联邦预备教育协会国际中学开启,其中“黄金三小时”英语模拟生存挑战游戏,历时三小时。该生存游戏融竞技性、趣味性、智力性于一体,其中包含大量日常英语口语及游戏类单词,凸显了团队分工及合作的重要性。启发学生运用智慧,让合适的人完成适合自己的挑战项目,这游戏因为新颖刺激、寓教于乐而大受学生称赞。

黄金三小时,校园版Running Man大受学生称赞

英联邦国际中学的英语模拟生存挑战游戏:黄金三小时。该游戏以英文为交流语言,以生存寻宝为形式,设置了诸多关卡,学生们要以团队合作的形式共同完成12项任务。

游戏的时间有三小时,因为任何一个关卡都有足够的难度。在闯关之前,各团队必须完成一道思维题,答题成功才能出发。有的团队三四分钟就看出了其中的奥秘,解锁成功;有的团队冥思苦想,眼看着时间迅速溜走,急得满头大汗,而后豁然开朗,踏上征程。

记者把这道思维题拿到眼前,好大一会竟也没看出什么头绪,无奈得摇了摇头。游戏的设计者Rain老师(顾秋萍)最终解密了答案——以手机键盘为模型,画出纵横各三条线,来确定四个框中应填的数字。这道题综合考察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联想能力、团队沟通和合作能力。仅仅是一个启程关卡,就足见难度。

记者随后来到了各个活动点观摩学生们的闯关实况,你画我猜、射击瓶子、不倒森林大挑战、团队指压板大挑战、“谁是凶手”侦探活动等12项活动正如火如荼进行着。一个大的玻璃容器,其中装满了水,容器的中间放了一个小的圆口杯子。挑战团队需要总计向瓶子中掷10枚硬币,方能挑战成功。这并非易事,硬币进入水中,便神奇地改变了线路,随机“飘”到了小杯子外面。“你试试平着放?”一位同学提醒他的同伴。这回还真投中了!可是后面的几次似乎就不太灵了,同学们围在容器边屏气凝神,细心观察着,耐着尝试着不同的角度……

活动结束之后,同学们非常兴奋,同学Jack(李骋) 和William(毛泽璋)还在咂摸回想着“谁是凶手”侦探活动,他觉得“刚才案件中作为侏儒的哥哥与弟弟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加上案件本身扑朔迷离,我作为‘侦探’在破案的过程中真觉得比较‘烧脑’,但这也正是这个游戏的魅力所在。”

同学Kris(袁家晨)和Samantha(吴思蒙)说:“我觉得团队合作能力很重要,在团队中,我们要有责任心。游戏不仅考验我们的智力,更考验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要抱怨,要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方法。”同学Lucky(陈文悦)总结道:“我觉得耐心更为重要。闯关的12个项目并非人人都擅长,游戏中我是组长,有时看到队友做不好,自己开始就会比较着急。但我学着压下自己的不耐心,给组员鼓励和信心。”

“在新西兰,孩子们在泥泞跑面前没有退缩”

英联邦国际中学采用国际化教育理念,主干课程为英联邦融合课程,优势在于学分互认,且采用全世界唯一无高考的国际高中课程NCEA,实行学分选课制。

除了Running Man游戏,老师和学生还在演讲中讲述了新颖的国际教育带来的收获。校长Nicole(周梦祺)在演讲中分享了她所观察到的学生的成长,“孩子平时在家里是‘小皇帝’,但在新西兰户外生存体验的三天里,我们要求孩子们给父母洗碗,给农场中的羊、牛、羊驼提供一日三餐,让孩子真正体验生活。

当时有泥泞跑的活动安排,我惊喜地看到没有一个孩子退缩。孩子们在泥里奋力前行,爸妈则在岸上拍照、欢呼。研学营结束后,不仅孩子更加勇敢,家长们对于自家孩子也更放心,愿意放开手让孩子自由成长。”

Bob(赵彦博)作为2018届的Unime学生代表发表演讲,他也分享了自己经历,“我做梦都没想过能来到此处深造,有机会在一个世界级的教育学院学习,能遇到那些对我像对家人一般的外籍教师,在这里的每一天都鼓励着我去做一个更好的自己,让我接触到更多我无法想象的外国文化特质。现在我知道,那个我曾经不敢想象的梦,已经在我面前展开了。

老师Paul(金煜)讲述了一个偏科孩子的故事,这位孩子从最开始被传统教育评价系统所否定,但如今已经可喜地具备了创新能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金老师作为见证者,非常有成就感。他提到,“这里,所有的老师都不会把自己当很严肃的人,这里就是孩子可以放心倾诉的地方。”

全国独家的Homestay活动,打造24小时母语语境

类似于 “黄金三小时”游戏的活动在英联邦国际中学非常常见。学校还采取多种符合学生心理的新颖的教育方式和国际化的教育理念。

该校的师生交流不仅限于课堂内,全国独家的Homestay活动,打造24小时母语语境。在师生同住的国际文化社区,每周日至周四晚上,有固定2小时的外教主题活动,此外,Workshop体验营和国际团队的文化探索活动,都促使学生“浸染式”地使用英语,并深入地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和多元的思维方式。

学校还着力转变学生的学习模式,从“要我学”到“我要学”。以“黄金三小时”为例,学生在游戏中遇到不认识的单词,便会主动去问、去查。

有位外教推荐了一款国外的公益项目APP,运行模式类似于“支付宝种树”,每记一个单词,项目就会为非洲需要的人捐赠一粒大米。很多学生很喜欢,他们觉得学习英语,充实了自己并且帮助了他人,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谈及来英联邦国际中学就读的原因,同学Kris(袁家晨)认为:“每个人都应该选择适合自己的路,知道自己需要什么,而恰巧自己需要的学校的都能提供,在这里未来可期。”

“一个办公室就可以说十种语言”

引人注意的是,该校教师的国籍十分多元。据校长Nicole(周梦祺)和学术总监Seba(沈忱)介绍,学校建立小语种团队的优势在于师资队伍成员组成的多样性,“我们一个办公室就可以说十种语言,因此便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建立了诸多小语种学生社团。”

我们见到了负责瑜伽和烹饪课程、来自于哥伦比亚的外教Mafe老师,她热衷于旅行,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她说:“我妈妈告诉我,在我生孩子之前,应该抓紧时间到很多国家去旅行。”

外教Eddy老师分享了孩子们的成长蜕变,“最开始有些孩子特别不愿意和人交流,我向他说hello,却得不到回应。那时有些孩子在课堂上,带着很迷茫的眼神——但是,经过我们共同的努力,现在一切变得很顺畅了。”

Joanna老师(严琼)负责雅思教学工作,同时承担班主任工作。她觉得平等和尊重是与孩子相处时的重要准则,“我们将以人为本作为立足点,尊重孩子而非凌驾在他们之上。”她十分爱和孩子交朋友,“当他们信服老师,认同老师的理念,和老师的关系亲密,教育理念的渗透便不再是一件难事了。”

在采访的尾声,英联邦国际中学的校长Nicole老师(周梦祺)一直向我们强调她的办学理念:带孩子们,见更多,走更远,变得更美好。我在Unime等你,成为独一无二的你自己。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朱晓芳 侯雨薇 陈文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