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守夜人”:2年见过100余次凌晨4点的上海

摄影:张佳琪

近期,一则通过真实故事改编的短片《凌晨四点的上海》在网络上热传,短片记录了上海这座超大型城市凌晨时分的小温暖。

夜幕降临,当都市中的大多数人已经进入睡眠模式后,作为“都市守夜人”的公安民警是如何掌控夜间治安状况的呢?带着疑问,记者于6月10日晚探访了上海市公安局黄浦分局,在第一线了解了公安民警夜间的工作状态。

每天500人守护20平方公里的平安

6月10日晚11时,记者来到位于中山南一路599号的黄浦公安分局指挥中心。踏进指挥大厅,两面2层楼高的电子大屏上,投射着外滩、南京路、人民广场、新天地等区域的实时画面,当天值勤的警力数、重要警情等信息也通过大屏幕显现。

据黄浦分局指挥中心指挥长黄锋介绍,公安分局指挥中心相当于连接市公安局与基层一线的枢杻,每一起110警情都由分局指挥中心下达到属地派出所进行处置。同时在发生重大警情时,指挥中心要根据各类工作预案迅速调集力量赶赴现场。

上海素有不夜城的称号,在公安指挥中心更能体会到这一点。

午夜时分,指挥大厅里的电话不时响起。23时15分,一则火情让指挥大厅的民警们忙碌起来。报警人在电话里称,斜土路近制造局路某居民楼的6楼着火。指挥中心的民警通过电台立即向消防、派出所、交警下达出警指令。

几乎同一时间,着火点附近的监控画面被投射到了大屏幕上。2分钟后,处置警力到达现场开展施救,并疏散着火点附近居民。15分钟后,现场明火被扑灭,后经仔细勘察并无人员伤亡。整个过程,黄锋都通过大屏幕进行着指挥调度,行动紧张却有条不紊。

黄锋介绍,为了实现警务指挥的扁平化、可视化,近年来公安机关大力投入了科技应用。一旦发生重大警情,指挥中心能够通过监控实时观察事发现场,便于指挥员针对不同的警情采取措施。同时,警用电台也具有定位功能,指挥中心能够掌握每一个街面警力所处的位置,在发生警情时便于就近调集警力,极大地提升了接警效率。

每年至少60个夜晚在岗位上执勤

已近凌晨,位于普安路177号的黄浦分局淮海中路派出所,两位民警正在接待窗口调解一起因邻里纠纷引发的轻微打架事件。

办案区域,民警们还在审讯刚刚抓获的一名偷盗电动自行车电瓶的违法人员。派出所综合指挥室里,民警和特保队员们仍牢牢紧盯着眼前的一个个监控画面。

当天值班的派出所所长张伟介绍,派出所实行每六天值一班的制度,每次值班民警都必须24小时在岗在位,也就是说派出所的民警每年至少有60个夜晚是必须在岗位上度过的。

在派出所的综合指挥室,淮海中路派出所巡逻队警长马骏介绍,派出所会根据辖区的治安特点,对一些比较容易发生案件的区域进行重点关注和巡查。酒吧、歌厅等娱乐场门口容易产生酒后滋事的警情,民警夜间会特别留意,而24小时便利店、非机动车集中停放点容易发生偷窃类的案件。监控室的民警必须时刻关注这些重点区域的情况,一旦发现有可疑情况,就会通知在街面巡逻的民警前往核查处置,实现视频巡逻加实兵巡逻的警务模式。

就在记者来到派出所的半小时前,马骏接到派出所监控室的指令,在地铁1号线黄陂南路站附近路口发现一名正在盗窃电动车电瓶的违法人员。

“当我们抓捕他的时候,他还正低着头撬锁呢。”马骏说着,得意地笑了。

从警2年见过100余次凌晨4点的上海

凌晨3时许,黄浦公安分局外滩派出所巡逻民警李帆接到110警情,一名女子睡在福建南路近延安东路的马路上。

“唉,估计又是酒喝多了。”李帆说。随后,记者随着李帆等民警一起赶到了现场。

在现场,李帆叫醒了这名躺在地上的女子,掏出随身携带矿泉水让她喝了几口。过了不久,女子精神稍有恢复,看到身边的几位民警还有点蒙。原来,这名女子与朋友们在附近聚餐,喝多了酒,打车回家时,在等车的间隙却在马路上睡着了。为了避免女子发生危险,李帆还是用警车把她送往了附近的医院。

“夜间巡逻的时候会特别留意有街边这些异常行为的人。” 回派出所的路上,李帆告诉记者,天气较热的时候酒后醉卧街头的情况比较多见,此时不但醉酒人的随身财物容易失窃,人身安全也有极大的隐患。

凌晨3时45分,李帆手中的电台再次响起——金陵东路569号附近有多人打架。李帆等人不敢怠慢,检查好警用装备立即驾车前往。到达现场却发现,原来是是7、8个男子酒后发生争吵,虽未动手,却引起周边群众报警。李帆确认现场情形后,对这伙人进行了教育,一伙人各自散去。

处理完毕已经凌晨四点,记者问李帆,你见过几次凌晨四点的上海?

李帆说:“从警2年,少说也见过100多次了吧。”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吴艺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