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科大首届本科生毕业啦!“黄埔一期”实力抢眼

上海科技大学首届本科生毕业啦!今天上午,上海科技大学2018届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在学校体育馆举行。2014年学校迎进的首届本科生,作为上科大的“黄埔一期”,经历4年淬炼,成绩骄人:截至2018年6月,在上科大首届199名本科生中,约38%选择前往国(境)外攻读研究生;约34%的毕业生选择在国内高校攻读研究生;约20%的毕业生选择直接就业约8%的学生因各种原因暂缓毕业。

周到君获悉,已获得录取通知书的出国深造的毕业生,人均收到2个以上世界知名大学的offer,超过85%的offer来自于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杜克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康奈尔大学、莱斯大学、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南加州大学、埃默里大学、卡耐基梅隆大学、纽约大学等国际知名大学。境外留学的毕业生中,5人进入全球TOP10高校深造;15人进入全球TOP20高校深造;51人进入全球TOP100高校深造,占总毕业人数的26%。

选择在国内高校读研的毕业生,录取学校包括上海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

选择直接就业的毕业生,工作单位包括通用电气、诺华、AMD、和辉光电、上海证券、上海银行、汉高等国内外知名企业。

约8%的学生因各种原因暂缓毕业。值得注意的是,延期毕业中有一些同学是主动申请的,如2014级生命学院本科生顾世杰目前正在麻省理工学院交流:“我想利用这一年的时间和上科大的资源,补充数学方面的知识,为我将来在神经科学领域做出更好的工作打牢基础。”他在校绩点高达3.84(满分4),排名生命学院第二,还曾与队友一道,在2016年国际遗传工程机器大赛(iGEM)上荣获金奖。

值得一提的是,首届本科生的科研实力同样不可小觑。截至2018年5月,已有17名2014级本科生以第一作者、共同作者等身份在知名学术期刊或国际会议上发表20篇论文。

在毕业典礼上,江绵恒校长作了题为《感恩伟大时代、实践改革创新》的致辞,向首届毕业的本科生、联合培养的博士和硕士毕业生表示热烈的祝贺。

江校长特别感谢了毕业生们最初的信赖和包容,在学校仅有一栋宿舍楼和蓝图的草创之时勇敢地选择了上海科技大学,学校为同学们取得的成绩骄傲,也衷心祝福同学们未来的发展与成就。

附:上科大毕业生故事

抛硬币做决定,庆幸做对了选择

黄政嘉,上海科技大学2014级信息学院本科生。将赴卡耐基梅隆大学修读计算机科学硕士。

■ 旅行中的黄政嘉。图片来源:上科大官网

2014年春天,上科大来青岛二中宣传,出于对上科大理念的认可和好奇,我就报名了首届校园开放日。开放日的时候感觉很好,有动手的题目和小组讨论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觉得很有趣,对上科大就产生了非常好的第一印象。然而真正煎熬的还是报志愿的抉择时刻。

还记得那是高考填报志愿的最后一天下午,家里的气氛空前凝重。要不要报上科大?父亲把决定权留给了我。我实在做不出决定,却想到那句话:硬币抛向空中的一刹那,你会想到答案。有时候这种看似不靠谱的方法还真的管用。“正面就选上科大!”我心想。我向空中抛了一枚硬币,那一刹那我竟然感到一丝害怕,怕它落下来的是背面。我一掌把硬币按下,没看结果,在提前批第一志愿填了上科大。

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写道,“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我知道很多人,非常认可上科大(例如我父亲),义无反顾的选择了上科大。但也有人,在选择之前要狠狠纠结一番。诚实地说,我属于后者。所以,四年前走出舒适区的这一步,我可能鼓起了自己最大的勇气,踏上人迹罕至的道路。但四年后回头来看,那个纠结的下午,我可能做出了人生中最正确的选择之一。

我研究生将前往卡耐基梅隆大学修读计算机科学硕士。也许之后会再读PhD,这将会是一个非常严肃的决定,先读硕士,也可以给自己多一些时间考虑清楚。

连夜冒雨赴扬州,只为牵手上科大

喻妍,上海科技大2014级物质学院本科生。将赴清华大学材料学院直接攻读博士学位。

■ 喻妍近照。图片来源:上科大官网

清晰记得四年前高考分数出来的第二天,我多次打电话咨询招生老师是否能被录取,得到的回复总是“再等等,再等等”。直到晚上八点多,才接到招生老师的电话。当时外面大雨磅礴,为了避免前面放弃的同学反悔,我和父亲还是决定连夜冒雨赶到扬州,签下了江苏省最后一个录取名额。正因为是最后一个录取名额,才显得格外珍贵;于我来说,也是格外的感恩和珍惜这样的一个机会。

上科大为本科生提供的实验条件,和国内外其他高校比较都是属于一流水平的。上科大的科研环境对于向往加入实验室从事科研工作的本科生是非常友好的。突出的师生比和丰富的实验资源能为每一位有着科研创新想法的同学提供支持。有很多家长和同学可能会担心在国内申请研究生的过程中上科大学位的含金量。从我申请经历中可以感受到,上科大在国内科研界受到了较高的关注度,“上海科技大学”这六个字更能够在面试的过程中吸引面试官的注意力。

当我在清华大学与其他一同参加面试的同学交流时,我也可以感受到自己拥有较为他们更丰富的科研经历和出国交流经历。最终我获得了清华大学的认可,获得了在材料学院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的机会。

放弃出国深造,选择留校读研

陈安琪,上海科技大学2014及物质学院本科生。在校期间在国际顶尖期刊《Cell》杂志姐妹刊《Joule》上,以第一作者发表一篇论文。毕业时放弃出国深造,选择在上科大读研。

■ 陈安琪在实验室。图片来源:上科大官网

本科生作为第一作者在国际顶尖期刊上发表论文,在学界并不多见。作为一名即将在今年夏天毕业的本科生,陈安琪是如何做到的?同时,她还放弃了出国留学,选择继续在上科大读研深造,她为何做出这样的选择?

陈安琪是河南洛阳人,从高二的高中生夏令营开始,她开始了解上科大,并最终坚定地选择了物质学院的材料化学专业,

在上海科技大学,得天独厚的科研氛围使得许多学生有机会能很早进入实验室参与课题。但也有同学不免疑虑,担心会影响课程绩点。但陈安琪的课业不仅未受影响,还保持了全院第一的好成绩。这是怎么做到的呢?

陈安琪说,投入是第一秘诀。她在选课方面完全从兴趣出发,相当“任性”,从不事先考量成绩的难易、绩点的高低,比如她选修了创管学院的《金融学原理》、不在本专业课程规划方案里的《化工原理》,“因为我觉得好好去学的话,应该都不会太难”。

平衡的另一个秘诀,是严格的自我管理和规划。陈安琪有一张自己的时间表,什么时候学习,什么时候去实验室都心中有数,此外,从大一下学期开始,她还会在每天晚上在操场上跑上几圈作为放松。

2017年,陈安琪做了一个决定——放弃出国深造。为此,她还拒绝了一个在别人看来难能可贵的机会。关于原因,陈安琪是这么说的:“在出国和国内读研的选择上我不是一开始就非常笃定。因为课业成绩不错,所以有把握获得保研资格。但为了给自己创造更多选择空间,我也同时准备了出国申请需要的语言考试。实验室的科研经历和大三期间的一段实习,让我意识到提升个人能力关键还是在于自我要求和周围可利用资源的丰富程度。上科大及周边的研究所和企业,在科研和产业方面创造了高精尖的平台,能给我后续发展提供很多帮助。现在手上关于二氧化碳催化转化的课题进展顺利,研究生期间也会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努力。虽然基础科研距离规模化应用还很遥远,但是希望这些研究工作能在解决气候和能源问题上有所裨益。”

接下来,陈安琪会在上海科技大学,在林柏霖老师的课题组继续自己的研究生生涯。谈到未来,谈到由这个课题开始的那些未知和挑战,安琪很兴奋,虽然可能会更难,但无疑,那是个闪闪发光、激动人心的未来。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徐斌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