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忍耐“无趣”,与培养他们“有趣”一样重要

作为一名家庭人文教育指导师,张玲一直在被很多父母求助。小到学习习惯不好、情绪不稳定、性格乖僻等等;大到不愿读书、甚至抑郁到想寻求解脱的。

在前不久的几次家庭教育课堂上,张玲分享了一些有代表性的案例。作为一个长期从事家庭教育工作的专家,她希望给到父母们一些有益的启发。

张玲,教育部家庭教育职业认证测评中心指定高级培训师,国家家庭教育高级讲师,复旦馨然荟人文教育核心导师。

学“技能”?先改变“理念”

张玲一直在被很多父母求助。有孩子不愿读书的,有孩子抑郁到想寻求解脱……无一例外,父母都想问,张老师,我们该怎么办?而在这些父母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希望获得一些教育“技能”,最好能够立竿见影。

“我明白家长的苦心。但教育只能是循序渐进,而无法拔苗助长。父母的家庭教育‘理念’如果跟不上‘技能’的话,‘技能’也是不到位的。当教育‘理念’达到了一定的境界,其实自己可以生发出许多‘技能’。”

比如某个农村的农妇,她可能从来没有学过家庭人文教育,可如果她知道,儿子和她是平等的,不是她的所有物,那么他们之间的对话就是真诚的,也是有效的。

很多父母知道要找孩子谈心,但往往他们不是谈自己的心,而是只谈孩子的心,这样的谈话不是拿真心换真心,这样的谈心无法通往一个更好的结果。

孩子在家里被允许发脾气吗?允许表达自己的观点吗?允许拒绝爸爸妈妈的要求吗?允许有感受不好的时候吗?……有的孩子在家里,实质上连“人”都算不上,如何谈人文?人是有感受、有思想、有拒绝的权利的,但在有些家庭中,这些却是不被允许的。

亲子关系,由说话方式决定

如果把“技能”看成“方法”,那么“理念”可以看作是一种“方式”。

教育“方式”无法像教育“方法”那样速成。方式是生活的点点滴滴。如果今天与孩子和颜悦色地交谈,明天却又对着他大吼大叫,那么“今天的和颜悦色”就称不上是家庭人文教育“方式”。只有好的家庭教育“方式”,才能真正改变一个孩子。

甚至可以这么说,亲子关系,是由这么多年父母和孩子的说话方式所决定的。

家庭教育“方式”涉及到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陪伴的方式、沟通的方式……

张玲举了一个例子:

很多妈妈和孩子沟通,是关注“外”的,但更好的是关注“内”。孩子今天对你是这样(嗤之以鼻的表情),说明他内心是不接纳的。很多妈妈会直接去否定孩子的外部表现:“你这什么态度啊!”而关注“内”的家长,会说:“孩子,你这个表现好像表示你对妈妈刚才讲的很不感兴趣对吗?跟妈妈说怎么了?”糟糕的妈妈可能就是这样:“你怎么能这样!我刚刚讲的你到底有没有听进去?!”

张玲在家里和孩子沟通,会随时关注孩子的表情,常常讲了一会儿就问:“妈妈这样讲你有没有觉得不舒服?”如果孩子的表情、反应表现出她已经不想听了,妈妈仍然不停地讲述、唠叨,那么孩子其实根本听不进去,甚至适得其反。

“和孩子之间的沟通,应该是真心、真诚、真实的。”张玲说,希望父母能做心理咨询师式的父母。因为所有的心理咨询师,都是关注人的“内”,而不是“外”。

小学阶段培养孩子忍耐无趣

许多父母推崇西方家庭教育,比如很多妈妈注重培养孩子学习的有趣,完全照搬西方。而张玲却并不赞同。

“有两点,决定了我们国家的教育和西方会有很大的不同。一个是独生子女的政策。二是应试教育的政策。”

小学阶段培养孩子什么?大部分父母认为应该培养孩子的兴趣,而张玲说:“恰恰相反,我小学阶段培养的是孩子的无趣。因为,15年的学业生涯,更多的是忍耐、枯燥和一道道地刷题。我女儿现在小学一年级,她如果不认真的话,我会让她把‘细心’认认真真抄50遍。我从来不说她,不打她,也不骂她,就是让她去抄写,抄写完了贴到墙上。”

“举一个例子,美国藤校要的孩子,其实正是无趣+有趣的。比如能大量翻阅书籍,写阅读报告,进行通识教育。西方所强调的通识教育,要求对各个领域都要去了解,不可能全都是学生感兴趣的,学生首先要沉得下心来去忍耐枯燥,在枯燥中去结合自己觉得有趣的方式去学。”

张玲长期从事家庭教育工作,积累了无数样本案例和数据,其中有些数据很让人揪心。据张玲介绍,在上海,有部分国际学校7年级的孩子,到外面,连3年级的孩子都不如。因为在里面,学校有自己的一个体系,但这个体系却并没有让孩子得到训练,而只是让孩子更多地舒适。

“部分国际学校,能解决孩子教学方式的有趣,但不能解决孩子在无趣的生活中如何安然自得,去忍耐枯燥。”

所以我现在反而更倡导“无趣”,因为有趣的东西实在太多了。各种网络学习和电子设备在创造有趣,各个补习班兴趣班都在看怎么创造有趣来吸引孩子报名,迎合家长和孩子。喜欢的东西去做,这谁都会,更何况很多孩子连喜欢的东西到最后都坚持不了,到最后一事无成。

留空间和空隙,从“管”到“管理”

要从根本上解决孩子的问题,张玲提倡父母要从“管”孩子尽快转变成“管理”孩子。

管,常常是当下发生的,全职妈妈特别容易“管”孩子,也就是随时与孩子同步。妈妈看到了什么,就马上要孩子做出反应。

而管理,是理性的,有制度的,常常会分事前、事中和事后。事前要给培训,事中最好是通过文件、文档的方式进行,不要用嘴去讲,事后则需要总结。

张玲建议父母,是不是可以回到家里先做一件事:当你看到孩子的一些问题的时候,要憋得住,当时不说出来,而是先记下来。从不说出来到记下来,再到家庭会议上用文档的方式表达出来,这就实施了管理。但凡看到了马上就说出来的,都不是管理。

或者,在看到孩子一些问题的当下,不通过“嘴”来说,而是巧妙地,运用一些眼神与他交流,这也是“管理”。

再或者,点到为止。比如,当发现孩子又在玩手机,不做作业。如果你冲上去开始说,或是把手机没收,那又是在“管”了。这时候,可以尝试一下,走过去轻轻地说一句,“现在是作业时间……”就可以了,剩下的留给孩子去思考。这也是一种“管理”。

如果没有任何空间和空隙,那不是“管理”。

去看见孩子的内心

张玲说,“关系大于教育”,这个理念,在家庭人文教育里非常重要。她讲述了曾经遇到过的一个案例:

一个17岁读中学的女孩,已经很厌恶学习,不想再读书了。女孩妈妈找了很多心理咨询师,都没有办法。那天,在上海火车站附近的一家快餐店,张玲与这个孩子见面的时间只有20分钟。

当我见到这个孩子的时候,她当时看着我的表情,到目前为止,是我印象最深刻的。她说:“你就是我妈请来的心理咨询师呀,”我还没解释说我不是,她就已经自顾接着话讲下去了:“那欢迎你。我妈给我请了很多的心理咨询师。我跟你讲哦,我就是个烂人,我就是个贱人,我就是个人渣,我就是个垃圾。老师你有什么要跟我说的吗?你说吧,我都听着呢。”

当时我听完她说的这些话,说实话我觉得特别心疼。

我和她讲了四段话,我刚讲完她就已经泪流满面。

(一)

“宝贝儿,我不是心理咨询师。我听你妈妈说,你从3岁开始学小提琴,到现在17岁,我不知道,别人换做是你,能不能做到。我实话告诉你,我是做不到的。你能坚持14年,做着不是你自己选择的事情,真的很不容易。就光这一点,老师真的很佩服你。我认识的所有的孩子中,真的很少有能做到这样,坚持14年。人生能有几个14年?我做不到,而你能做到。你这种坚持和意志力,老师告诉你,你未来去做其他事,一定是可以的。”

(二)

“刚刚当我看到你的一刹那,当你戴着面具来微笑的时候,我不知道,你这么多年的孤独、伤痛,这一点一点的伤痕,是怎么样形成现在的你,这样去假装无所谓。我想告诉你,从我一个专业的老师的角度,这些年你真的很不容易,你辛苦了。”

(三)

“我不想为妈妈去说些什么,她应该是爱你的,不然她不会这样追着、安排你和我有这样的一次见面。但是显然妈妈这么多年,方式是错的。她需要领走她方式错误的责任。我代表妈妈对你说一声对不起!”

(四)

“我们做一个人生线吧,如果你的人生能活到80岁或是90岁,17岁也只是五分之一,接下来的时间你想学什么、做什么?有很多的项目,都是可以从头来过的,如果你愿意的话。当然在这个路口,你是选择三年之后自我成长得更成熟一点,还是眼下就放弃,你不管做什么,我觉得都是合理的,我尊重你。你可以自己想一想。”

后来,这个孩子回学校去读书了,选择了学习日语……

说到这里,张玲的情绪有点激动,眼睛里一下子就盈满了泪花。

“我从火车站的通道口出来的时候,那个孩子就站在那个通道口,鞠躬,那个90度的鞠躬持续了大概有一分钟……她的母亲这么多年都没有‘看见’过她。”她已经说不下去……

“我常对父母们说,当你有时候不知道怎么去和孩子沟通的时候,就去想三个词,我有没有真心、真诚、真实。”

当一个母亲常年“看不到”孩子的内心,她们之间谈何“关系”?母女之间没有建立正常的亲子关系,又谈何教育?

张玲说:10年前,当我踏进家庭教育的学科时,几乎很少有人有这个意识。而如今,越来越多的家庭在关注育儿,正是因为此,我们感受到了身上的重担。希望可以给到父母们更多好的建议和帮助。

图片:海洛图片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张谷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