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教授杨国荣的即兴演讲成了今年全国卷高考阅读理解题!

在今年的全国高考语文试卷上,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终身教授杨国荣5年前发表在《中华读书报》上的一篇文章,作为阅读题材料进入了考生的视野。而今年又恰巧是他作为恢复高考后首批大学生入学的40周年。

高考阅读理解题源于一次即兴演讲

今年高考结束后,杨国荣教授收到了学生在微信上发给他的两幅图,原来是今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现代文阅读部分的第一篇论述类文本阅读,材料就是选自他的一篇文章《历史视域中的诸子学》。

“诸子之学,兴起于先秦,当时一大批富有创见的思想家喷涌而出,蔚为思想史之奇观……”,这篇文章原文近7000字,阅读材料里摘取了导语和文章里的后半部分内容,要求考生回答三道选择题,包括对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对论证方法的分析,以及根据原文内容选择正确的归纳选项。

杨国荣告诉记者,这篇文章其实最初来源于他在一个国际新诸子学论坛开幕式上的即兴演讲,将录音整理成文后,刊发于2013年5月8日的《中华读书报》上,标题为《历史视域中的诸子学》,后经修订后又收入他的著作中出版。他猜测,因为报纸发行面更广,所以命题组多半是从报纸上看到的这篇文章。

“要我概括段落大意,估计搞不清楚”

“最初由学生间接告知,当时没有什么特别感觉,只是对学术文章的相关内容作为高考试题略感意外。”在杨教授看来,“因为一般在学术界之外,对学术文章都有点敬而远之。当然,学术书写,本身也有合乎规范、文字流畅而雅致的问题,中国学术传统较早就肯定言之不文,行之不远,我个人在学术写作中对文字也比较留意,此次语文高考将我的文本选入试题,或许也从一个方面表明了这一点。”

这篇专业的学术论文会不会对高中生来说有些艰涩难懂?对此,杨国荣认为,文章原本就来源于演讲致辞,比较口语化,即便整理成文,通篇既没有很冷僻的术语,也没有晦涩或冗长的句子,虽然是专业论文,但依然清晰明了,而且命题组选取的段落也比较容易理解,对高中生来说并不是很大的挑战。

在杨国荣看来,不管口头表达还是书面表达,最初都是从模仿开始,而模仿的基础就是大量的阅读,不过,他也笑言,虽然试卷上的阅读理解题他也能做对,但要是让他来概括段落大意,估计得分没有考生高。

“我仔细看过试卷上的题目,有点难度,但确实可以测出考生的阅读理解分析能力,不过我个人对阅读分析理解的应试题型持保留意见,比如如果要考一篇文章为什么分这几个段落,我作为作者,自己也没有仔细琢磨过,要我来概括段落大意,肯定更搞不清楚。”

“从搬运夫到哲学家”

1977年冬天,杨国荣教授参加高考,考入华东师大,1978年春天,正式就读政教系1977级4班,后来又师从著名哲学家冯契攻读博士学位留校任教。将近半个世纪驻留在丽娃河和樱桃河畔的学术人生,杨国荣不断地打开新的研究天地,自觉地在古今中西的不同学术脉络中沉潜往返,寻找到了一条独特的学术路径,也做出了学界瞩目的学术贡献。

作为40年前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考生和大学生,到如今的语文试卷中的阅读理解题“作者”,杨国荣认为,与自己同龄的这一代学人所特有的,是对现实的关切,不同程度的理想意识和使命意识,以及对文化传承、世界变迁、人类命运的关怀等等,同时也会在不同的层面影响其人文研究和学术思考。

早在2011年5月首届《哲学分析》论坛开幕式上,时任上海社科院党委副书记、哲学所所长童世骏以“从搬运夫到哲学家”为题,介绍杨国荣的经历(上大学前做过两年装卸工)和其哲学研究风格。童世骏认为,杨国荣不仅在1978年进入华东师大的时候告别了搬运夫的职业,而且在治学方法和治学境界上,超越了材料和思想“搬运夫”的角色,走进了思想加工者乃至思想创造者的境界,也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哲学家的境界。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李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