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北路上怡和打包厂竟是百年前苏州河上繁忙的物流站点

苏河湾作为海派文明的发源地和民族工商业的摇篮见证了上海文化与经济的兴衰变迁。昔日,沿河银行仓库鳞次栉比,富商巨贾汇聚,统领中国工商业的首脑机关——上海总商会也在此应运而生。如果你想看看苏河湾的未来,你可以来到这里——怡和打包厂。

苏州河上繁忙的物流站点

1832年7月1日,英国人史考特·威廉姆·查顿和詹姆斯·马地臣在广州创办了怡和洋行。怡和洋行对香港早年的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有“未有香港,先有怡和”之称。1843年上海怡和洋行成立,是首家在上海开设的欧洲公司。1907年,英商怡和洋行在今北苏州路、甘肃路口,沿河营建了一座大型的怡和打包厂,建筑高三层。虽名为打包厂,实际是一个经营性的加工仓库,进出货物有生棉、棉纱、丝、羊毛、皮革等。平时厂内存储这些货物,为其打包外运,利用的就是面前苏州河水路。

怡和洋行于1920 年在上海江边成立了怡和冷藏公司,1921 年合并所有纺丝企业成立怡和纺丝局,怡和打包公司是纺丝局的子公司。除此以外,怡和洋行还参与了出资建造 “九龙铁路”和“淞沪铁路”,并组建轮船公司操纵中国沿海和长江内河运输,建造码头、仓库、货栈,和啤酒公司等。可以说,北苏州路上的怡和打包厂是当年苏州河上最重要的物流站点之一,不少老上海滩的物流快递从这里出发。

修旧如旧的复古格调

2011年年初,开发商OCT华侨城对怡和打包厂进行了修缮工作。

对怡和打包厂的修缮工作分几个阶段进行,首先是对原先建筑的外立面修复,包括自然老化以及过往的改造中所造成的破坏,以使其恢复原有的外观面貌。把原本建筑立面上的粉色的“新”的外层立面敲掉,露出最初建筑刚建成时的原本立面层,手工用清水和轻化学剂清洗砖墙表面的技术,清除表面的砂浆或涂料层。

建筑的屋顶仍保留原有的瓦屋面体系,但增加了玻璃天窗和面向苏州河的屋顶露台。原有的砖木结构和北侧的混凝土结构用其原有的构造方式进行保留。二、三楼原始的砖墙外立面,在先前修复的厚石膏和涂漆层层保护下,基本没有遭到破坏,保有朴实的风貌和原有的装饰。对这两层楼的外立面主要用低强度清洗来还原原貌。底层一楼就没有保存得如此完好,门洞和窗户因破坏严重已重新换过。

在建筑内部,原有的木结构和铸铁结构以清水效果直接裸露在建筑空间内部不加任何修饰地呈现。入口门厅新建了公共楼梯和电梯,虽为新建,但很难看出“新”的感觉,其造型和所运用的材料与整个建筑的复古格调颇为匹配。

怡和打包厂重生成为“苏河湾”首栋对外开放建筑。改造后,一楼是华侨城项目规划展示中心;二楼为会所;三楼则是艺术家严培明、刘小东的艺术工作室。未来,这里还将引入精品商业。

地址:北苏州路912号(自甘肃路门进)

联系电话:66085180 

开放时间:工作日上午9:00-11:30 (11:00停止入场)

下午1:00-4:30(4:00停止入场) 

注:只能参观1楼展示区域,现场听从工作人员指挥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张婉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