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不拯救,就要绝迹!《芈月传》《美国往事》中出现的那件乐器你知道吗?

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和复兴民族音乐瑰宝,由中国音乐家协会排箫艺术研究会主办、上海排箫艺术研究会等协办的排箫艺术研修班于6月在西安音乐学院举行。来自罗马尼亚的国际排箫大师拉卢卡受邀与会进行学术交流并为研修班学员授课。

排箫是世界性的传统乐器,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排箫,是距今3000年的中国西周初期骨排箫。

据记载,华夏先祖黄帝曾命乐官伶伦制作乐器,他用竹做了“参差”,这种乐器是由长短不一的竹管组成,称为“参差不齐”。“参差”即是现在所说的排箫。

在敦煌莫高窟壁画中,也时有排箫的身影。1956年,文化部和中国音乐家协会确定以排箫图案,作为中国的乐徽,用以代表我国悠久的文化和民族音乐艺术。此后,在我国音乐界向外国友人赠送的纪念章和礼物上,就常印有排箫图案。

但排箫的发展在我国是一部“断代史”,排箫的技艺没有传承下来,在清代中后期排箫音乐就从民族乐坛中逐渐消失。

2015年,在电视剧《芈月传》中,主人公芈月自幼年起就吹一支黑色的八管排箫,剧中情景让排箫一度成为追剧一族热搜的乐器,不少乐迷还发现,

在《美国往事》、《杀死比尔》等好莱坞电影场景中,排箫这一具有悠远呜咽、梦幻飘忽的独特音效的乐器被剧中人物和电影配乐反复运用,仿佛涅槃重生,排箫这门古老的民族艺术再一次走入公众视野。

罗马尼亚排箫艺术发展和研究已有100多年历史,该国的早期排箫演奏大师曾在1937年的巴黎世博会和1939年的纽约世博会举行表演。

对于此次来华交流,拉卢卡表达了愿为中国排箫艺术复兴作出一份贡献的愿望。“笛王”陆春龄弟子、中国音乐家协会排箫艺术研究会会长林文增则表示,国际排箫学术交流是一件大好事,今后要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的宗旨,让中国排箫音乐艺术得到健康科学的发展。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陆乙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