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岁《长靴皇后》来沪登台,3岁《犹太人在上海》即将“出海”,上海要做音乐剧“源头” | 海上风来

7月2日晚,纽约当地时间10:40,我们从位于百老汇大街的MajesticTheater(美琪大戏院)看完音乐剧《剧院魅影》出来,很多观众还流连未散,在剧院门口的几张巨幅海报前挨个拍照留念。

在那张最著名的面具海报下方,赫然写着:Broadway’s Longest Running Musical.(百老汇上演时间最长的音乐剧)——今年已经是《剧院魅影》在百老汇上演的第30个年头,它依然是百老汇最受欢迎、卖座率最高的剧目之一。

在街对面的剧院门口,散场出来的观众,纷纷在《长靴皇后》那大红色的长靴海报前拍照。被中国粉丝戏称为“宽街新贵”的《长靴皇后》,今年是登陆百老汇的第6个年头。

对上海的音乐剧爱好者们来说,这两部剧都并不陌生:早在2005年,《剧院魅影》就在上海大剧院创下了空前的连演100场的壮举,可见“魅影”之魅力无边。而今年7月11日至8月5日,《长靴皇后》则在上海文化广场,唱响又明快又傲娇的旋律,该剧也是迄今为止被引入国内最“年轻”的原版音乐剧。

从30岁的“魅影”,到6岁的“皇后”,一系列海外原版音乐剧,都在上海赢得了各自的粉丝和市场。以至于业内公认,如果国内要引进一部音乐剧,上海是最好的试水码头,没有之一。

但,上海的目标,当然不止于“码头”。上海旗帜鲜明地提出对标国际演艺中心城市,将上海打造成亚洲演艺之都。

而有伦敦西区、纽约百老汇的成功先例,作为多家资本方认为的“下一个50年中国文化产业唯一有商业化潜力”的现场娱乐类型,音乐剧毫无疑问是打响上海文化品牌、打造亚洲演艺之都的必选项目。在这方面,只做好“码头”是远远不够的,上海正在努力成为中国原创音乐剧的“源头”。

2002年,《悲惨世界》中国破冰之旅

中方说最多演5场,老外说免谈

很多第一次看音乐剧的观众热泪盈眶,他们只能用“天啊,真是太壮观了”来表达自己的观感。

作为上海大剧院第一批员工,现任上海大剧院总经理的张笑丁,参与了音乐剧《悲惨世界》从起意、谈判到正式上演的全过程。

早在1996年,上海大剧院在筹备开幕演出季时,《悲惨世界》就已经在节目联络计划当中,但谈判起来却困难重重。张笑丁清晰地记得前期谈判中一个数字方面的细节:大剧院方面咬咬牙跺跺脚,下了狠心,说那就来上海演五场吧,被外方直接回绝,“那谈也不用谈了,起码要20场打底”。

20场!这对当时的上海大剧院来说,几乎算得上是“天文数字”。大剧院开业的前两三年,再经典的演出项目,再知名的演出团体或个人,也不过卖三四场。

在谈判搁置的几年当中,世界三大男高音来了,十大著名芭蕾舞团来了,世界顶级交响乐团陆续登台,上海大剧院在海内外逐渐积累起了影响力和信誉度,深埋的音乐剧种子终于有机会破土而出。

经过又一轮长期而反复的磋商和谈判,上海大剧院与麦金托什公司正式签署《悲惨世界》引进合同,演出场次为21场。

之前普通观众听都没怎么听说过的“音乐剧”、前所未有的21场演出场次、高达1000万元的总投资额……作为海外原版音乐剧在中国的破冰之旅,《悲惨世界》来得可谓“如履薄冰”。

尽管有声势浩大的媒体宣传,但《悲惨世界》的前期票房并不理想。直到首演当日,出票率将将达到50%。当年很多业内人士调侃说:上海大剧院演完21场《悲惨世界》,它自己都要变成“悲惨世界”了。

晨报周到记者亲眼目睹了首演当晚《悲惨世界》燃爆全场的盛况。当高达舞台顶部的堡垒瞬间成型,当巴黎街战场面在舞台上呈现,当“I dreamed a dream”(我曾有梦)“Who Am  I”(我是谁)、“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你可听到人民在歌唱)的歌声依次响起,很多第一次看音乐剧的观众甚至热泪盈眶,在演出结束后只能用“天啊,真是太壮观了”来表达观感。

在那个没有微博、没有朋友圈的年代,热情洋溢的媒体评价和观众口碑,使得《悲惨世界》的票房像滚雪球一样激增。首演之后一周,21场全部售罄,最后一场500元一张的门票在黄牛们手中涨到了2000元——这个涨价幅度之惊人,成为次日不少媒体的报道头条。

2005年,《剧院魅影》连演百场创记录

跨城观剧升温,辐射全国

“到上海,看原汁原味音乐剧”,成了最近十多年上海吸引文艺爱好者们的一大卖点,其热度不亚于明星演唱会。

即便后来卖起了加座、卖起了站票、卖起了“台阶座”,做完21场《悲惨世界》,上海大剧院也还是亏本的。原因很简单:演出场次太少,不足以涵盖总成本。

但是,《悲惨世界》带来的震撼,令音乐剧这种集演唱跳于一体、现场视听观感绝佳的综合性现场娱乐形式,从此进入中国观众的视野,也让国内各大剧场和演出公司,亲眼见识到了一部引进作品可以上演如此之多的场次。

其后大型音乐剧的原版引进,都是从30场起跳。

经过了2003年3月首演的《猫》的53场,2004年3月首演的《音乐之声》的35场,2004年底-2005年初,上海大剧院引进韦伯音乐剧《剧院魅影》,计划连演97场,实际成功演出了100场,上座率高达99%,创下中国近代演艺史上的多项纪录。

正是在《剧院魅影》演出期间,上海大剧院在国内率先推出“网上订票”和“网上支付”服务,开通半小时之后,就有江浙地区的网友购票成功。

从上海起步的音乐剧热,逐渐辐射到了整个长三角乃至全国。2006年,连演101场的《狮子王》热闹了整个夏天。上海大剧院还携《狮子王》的演员们前往杭州做推广,这是大剧院第一次走出上海滩,如此大规模地宣传一个剧目。

音乐剧市场的巨大潜力,直接催生了以演出音乐剧为主的专业剧场的出现。2011年,上海文化广场改建落成,剧场配备1949个座位,成为当时世界上座位最多的音乐剧剧场,也是国内首家音乐剧专业剧场。

开业至今,文化广场不仅先后引入多部来自美国百老汇、伦敦西区的经典大戏,还引入了法语音乐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巴黎圣母院》《摇滚莫扎特》,德语音乐剧《伊丽莎白》《莫扎特》等相对小语种的音乐剧,开拓了法语、德语音乐剧在中国的潜在市场。今年,还将有西班牙语原版音乐剧登陆文化广场的舞台。不同语言、风格原版音乐剧的引入,大大拓宽了音乐剧观众的观剧视野和审美趣味,推动了音乐剧在中国的多元化发展。

 “到上海,看原汁原味音乐剧”,成了最近十多年上海吸引文艺爱好者们的一大卖点,其热度不亚于明星演唱会,而且这一吸引力还在继续增加当中。

2016-2017年,市场巨幅震荡

观剧局限“四大”,市场需要扩容

中国绝大多数观众还没有形成积极‘尝鲜’的习惯,这点跟百老汇特别不一样,百老汇通常是一个新剧上演了,大家都愿意先去看。

随着越来越多部引进音乐剧的上演,中国音乐剧市场的特色也逐渐显现。中国观众尤其偏爱“经典”和“熟悉”,《猫》第三次来到上海依然票房爆棚,但有许多在欧美反响热烈但上演时间不长的剧目,在中国却遭遇“水土不服”。有些在欧美只能算“普通”的剧目,比如都没有成为百老汇驻演剧目的《人鬼情未了》《保镖》,却因为同名电影在中国的家喻户晓,收获了惊人的高票房。

反映在数字上,目前还是以引进剧目为主的中国音乐剧市场,也并非一路上扬。2015年,在《剧院魅影》《人鬼情未了》的影响下,整个中国音乐剧市场出现大幅增长。

但到了2016年,虽有《罗密欧与朱丽叶》《窈窕淑女》等引进剧目,但其知名度和演出场次都相对较少。根据道略演艺产业研究中心的数据,当年全国音乐剧票房收入1.74亿元,比2015年下降23%,观众数量则下降21.4%。

2017年则又发生反转,成为中国音乐剧市场“大年”。

文化广场副总经理费元洪直言不讳:“经过了将近20年的市场培育,中国确实出现了一批音乐剧核心观众,但必须得承认,音乐剧对大众的粘附力还是比较低的。在全民层面来说,并没有形成对音乐剧有普遍认识、有经常观剧习惯的群体。经典剧目来了,大家都认,那就去看;有些新剧之前都没听说过,那就不认。因为中国绝大多数观众还没有形成积极‘尝鲜’的习惯。这点跟百老汇特别不一样。”

正在文化广场上演的《长靴皇后》,就是一部“陌生剧目”。引进方、上海华人梦想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田元表示,所谓“经典”毕竟只是少数,“只有更多优秀的作品进来,才可能改变观众的思维定式,让观众知道音乐剧本身是非常多元化的。中国的音乐剧要走产业化道路,就必须经过市场扩容的过程。”

2018年,“变”成为市场主题

粉丝经济现端倪,现场娱乐网络特色

网络的便利让年轻观众随时随地可以知道在百老汇、在纽约西区发生了什么,就跟他们关注好莱坞或者NBA一样,这与传统意义上的音乐剧观众已经不一样了。

在采访过程中,张笑丁、费元洪都提到,音乐剧在中国的发展,与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几乎同时,包括音乐剧在内的各种休闲娱乐方式,都面临着一个共同的对手:网络。

在数字化、移动化娱乐流行的当下,现场娱乐的前景到底如何?世界上最大的现场演出娱乐公司之一——倪德伦(Nederlander)环球娱乐公司总裁小罗伯特·倪德伦对此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倪德伦先生表示,不管在线娱乐如何发展,现场娱乐的临场体验感都是无可取代的。从形式上来说,未来演出业的各个配套产业如售票、场内服务等,都有可能被数字化产品所代替(或者已经代替);但从内容上来说,观众和表演者之间共同体验的2-3小时,“并不会有本质的改变”。而作为最综合、最高端的现场娱乐形式,音乐剧毫无疑问是未来剧场的重要选择。

倪德伦先生同时表示,网络直接拉近了中国与百老汇的距离。“过去的百老汇剧目是进入中国之后,才被中国观众知道的。但现在,网络的便利让中国观众随时随地可以知道在百老汇、在纽约西区发生了什么,就跟他们关注好莱坞或NBA一样,这与传统意义上的音乐剧观众已经不一样了。”

2018年1月2日,法语音乐剧《摇滚莫扎特》在文化广场上演,成为国内音乐剧市场名副其实的“爆款”。购票者除了来自中国各地,还有来自日本、韩国的海外粉丝。

费元洪如此分析《摇滚莫扎特》目标受众群,“年龄集中在35岁以下,90%以上都是女性观众。他们看过视频,被这部剧的服装、舞美、唱腔征服,然后慕名来看现场。但对于这个化烟熏妆、穿朋克服的莫扎特,传统音乐剧观众可能就不会喜欢。”

上海市演出行业协会副会长马敏辉说,从2002年的《悲惨世界》到今年的《长靴皇后》,中国音乐剧观众走过了西方走了半个多世纪、起码是三四十年的道路,并且正在迎来转型。“《摇滚莫扎特》的爆棚释放了一个信号,唯经典论的音乐剧观剧习惯已经过时,新一代观众既有音乐剧的鉴赏能力,又要追求互联网时代的观演享受。”

2019年,《犹太人在上海》登陆百老汇

有原创才能成“源头”

中国观众的欣赏水平突飞猛进,要是我们再按1990年代的音乐剧范式,做得再好,还能好过《剧院魅影》吗?

潜力巨大的中国音乐剧市场,光靠进口显然是不够的。上海已经成为中国的音乐剧“第一码头”,但要成为输出优秀剧目的“源头”,海外音乐剧改编中文版和原创音乐剧的推出,尤其是后者,至关重要。

《妈妈咪呀!》《猫》《音乐之声》等剧目,都曾被改编成音乐剧中文版上演,也为中国音乐剧演员打开了职业化之门。而与原版音乐剧本土化的时有亮点相比,截至目前,能够获得专业和市场认可的原创音乐剧,可以说寥寥无几。

文化广场已经连续7年举办“原创华语音乐剧展演季”和上海之春国际音乐剧发展论坛,对中国原创音乐剧提供了强大支持。费元洪告诉晨报周到记者:“中国原创音乐剧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专业人才稀缺。从编剧、作词、作曲,到演员,到舞美、灯光设计,再到推广运营,整个产业链条的每个环节,都缺专业的人。当然,我们也越来越认识到,中国文化是独特的,中国原创音乐剧肯定也不会是照搬百老汇模式,一定要有我们自己的特色,但这个特色,需要逐渐摸索。”

张笑丁提及,当年韦伯在《剧院魅影》上演期间来沪,上海大剧院的工作人员问他:对一部成功的音乐剧来说,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韦伯的回答非常简单:故事,故事,故事。音乐剧首先是剧,要讲好、讲完整一个故事。事实上我在看原创音乐剧时,经常不知道编剧到底要讲些什么。讲好中国故事,这应该是对原创音乐剧的基本要求。”

在著名戏剧导演徐俊看来,音乐剧对故事类型的要求还非常严格。“什么样的故事适合做成音乐剧,当然没有一刀切的标准。但通常来说,这个故事里要有典型人物,有爱情,有死亡,有悲情场面,有强烈冲突,剧中人物需要通过演唱来抒发强烈的情感。”

事实上,很多原创音乐剧还请来了百老汇资深从业者的助力,但效果并不理想。马敏辉分析认为,中国音乐剧从业者的认知,还普遍停留在“四大经典”的层面,这些信息和技术当然重要,但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代观众的欣赏眼光。

“其实从1990年代末开始,欧美观众对百老汇音乐剧机械化、商业化的运营也产生了厌倦,这也促使音乐剧工作者开始求新求变。2015年大热的美国嘻哈音乐剧《汉密尔顿》就非常典型,它突破了我们知道的所有音乐剧范式。中国观众的欣赏品味突飞猛进,要是我们再按照1990年代的音乐剧范式,做得再好,还能好过《剧院魅影》去吗?我们要掌握制作经典的技术,但思路上必须求新。”

2017年11月,中国原创音乐剧实现了“零”的突破:由徐俊导演的《犹太人在上海》与倪德伦公司签约,即将于2019年登陆百老汇剧院,成为中国首部“出海”的原创音乐剧。

应倪德伦公司要求,《犹太人在上海》在百老汇上演时将更名为《微光》。但毫无疑问,这部由上海民营企业——恒源祥戏剧公司制作的作品,将在百老汇大街闪亮登场,让全世界看到中国原创音乐剧的第一道光芒。

《只要有亮,“微光”不微 | 海上风来·卷首篇》

《凝聚每一束“微光”,才能集起文化品牌之“强光”,上海,大有潜力 | 海上风来》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孙立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