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挡风遮雨的瓦片,没有特别设计的店招门头,但这里有胡萝卜味儿最浓的胡萝卜,纽约社区商业小而美 |海上风来

纽约是一个对路盲比较友好的城市,曼哈顿岛上的街道横平竖直,方位都用数字来标识,“小街”的数字越大,说明你正位于城市的越北面,“大道”的数字越小说明你正在往东走。如果你运气够好,刚好避开了每个100米不到就出现的一个红绿灯,那可以一口气不带停地从上曼哈顿出发,沿着第五大道往前走,途径中央公园、大都会博物馆、苹果旗舰店、熨斗大厦,一直走到SOHO区——几乎没有岔路,不转90°的弯就行。

然而不经意的一次拐弯,可能就把你带到了另一个更生动的世界,也是一个特别容易迷醉的世界。这也是纽约这样的国际化大都市最与众不同、最有血有肉的地方——后街。

如果说第一次到纽约的人必然会去第五大道、Woodbury“买买买”,那么第二次、第三次来的时候,可能只有加上了在小街上的穿梭之旅才能更好地填满行程;也有人说,这些背街小巷才是他们想再次光顾、停留的理由。

去年12月,上海提出要全力打响上海服务、上海制造、上海购物、上海文化四大品牌,近几年来,上海陆续提出打造特色商业街区、发展后街经济等规划要求。

六月底,晨报周到记者来到纽约,探访这座全球顶级消费城市的“后街地图”。

这里,究竟是如何留住弥足珍贵的“生活气”,如何形成支撑起后街经济的完整“生态链”,又是如何为自身、为“大马路”输送“生命力”?我们在打造海派特色的后街经济时,如何汲取经验,实现“弯道超车”?

……

你想知道的答案,我们一一为您揭开。

40岁露天小菜场也能举世闻名

在人们的印象里,纽约曼哈顿是一片寸土寸金、吸引无数人前赴后继的热土,这里有高耸入云、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和西装笔挺、行色匆匆的商界精英。可真的到了当地,一股天生的随意“劲儿”,在摩天大楼的背后一展无余,关键是,还有不少人很吃市井气息这套。

毗邻百老汇大道和第五大道交汇处的联合广场农夫市集(Union Square Green Market)不过40多岁的“年纪”,已经是全球知名的“小菜场”,农夫、渔夫、面包师傅自得其乐,上过电视的顶级厨师乐意光顾,附近的老百姓逛着开心,连游客也是要来“打卡”一下的。

而这个小市集一周只“出摊”4天,没有一片挡风遮雨的瓦片,没有特别设计的店招门头,甚至没有固定摊位。

那么,这个农夫市集,究竟有什么?

这里有胡萝卜味儿最浓的胡萝卜

■ 图片来源:https://www.grownyc.org

纽约曼哈顿的的街道,横平竖直,规划整齐,街道直接用数字加上方位标注,南北走向有第五、第六、第七大道等等,东西走向的道路则有东37街、西59街道……难得一条“百老汇大道”,斜斜地由南至北贯通,与方格网结构的道路“碰撞”。

在其与第五大道交汇点的不远处,就有一个生机勃勃的“联合广场”,如同名副其实的城市粘合剂,将数个绿意盎然的街心公园,以外形出名的“熨斗大厦”,轻松随意、撂下帽子就开始表演的街头艺人,以及热热闹闹的农贸市集串联了起来。

来自佛罗里达州的Noah和朋友把相机、三脚架架在了一朵朵帐篷前,想要用镜头记录下当天的旅程,“这里虽然不是曼哈顿最繁华的街道,但可能是曼哈顿最有意思的地方,你知道吗,这个集市是很多知名餐厅的主厨一大早来挑选食材的地方。” Noah听说过一个走过近50个国家,并执着于边旅行边逛菜场的摄影师,因为他认为在菜市场会遇到最真实的当地生活,每一张照片都是一个地道的故事,“他就来过这里,也推荐了这里”。

如果不是做过功课,你可能很难想象,这样一个规模不大,又并非每天“出摊”的农贸小集市,就是常常在“世界知名菜场”、“全球最有意思的集市”、“纽约不可错过的景点”等榜单上“出没”的联合广场农夫市集(Union Square Green Market)。

1976年成立之初,农夫市集还只是个破烂不堪、犯罪猖獗的地方,靠着华盛顿广场、东村、西村、熨斗大厦的人流迅速发展后,在本世纪到来之前,已经成为了曼哈顿下城区市民文化的一张特色名片。

农夫市集的卖家大都是纽约附近的农民、渔民、面包师,他们风雨无阻地驾着卡车来“赶集”,销售的产品都是农民自己栽种或制作的,包括蔬菜瓜果、自制面包、牛肉、奶制品、海鲜、果酱、香料、红酒、干花、鲜花、蜂蜜等,偶尔还会有季节性的酒、苹果汁、枫糖浆等惊喜。蔬菜瓜果虽然比普通的价格要高,但不加任何添加剂、不施任何农药,食物新鲜、产地明确,保证健康、有机。

登上Netflix 《主厨的餐桌》第一季第二集的著名农场菜餐厅Blue Hill的主厨Dan Barber就是这里的常客。在这集细致描绘了Dan对食材口感的“执念”的美食纪录片中,一道用木板、铁钉架起了小小的青菜、番茄、胡萝卜、芹菜等蔬果的原生态“农家菜”给Noah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记得纪录片里有人点评说,他做的菜就是‘taste better’,最普通的胡萝卜,都最有‘胡萝卜味儿’,说不定他家的胡萝卜,也曾是从这里挑选出来的。”

集市出摊,一整天的心情都会更好

Stella在离这不远的“熨斗区”上班。每天早晨,她都会从地铁14街联合广场站出站,若是能看到街心公园外缘竖起了数十顶以白色为主的帐篷摊,那么“一整天的心情都会更好一些”。

“每周的一、三、五、六,这里都会有农夫集市,只要碰上这几天,首先早餐就可以在这里解决。这里的面包很好吃,我很喜欢”。

买好早点,捎上一束合眼缘的小花去办公室。

夏日的中午想吃顿清爽的,就会去Windfall Farms家挑一盒“草”——樱桃番茄、豆苗、西兰花、包心菜,配上些香草配料和面包丁打包回去,淋上油醋汁或沙拉酱便是一顿午餐。

若是当天不加班,还能赶在收摊前,买好晚餐所需的食材,“市集也是有歇业时间的,一般从早上8点开到晚上6点。”

记者在现场看到,各类蔬果在每个摊位上整整齐齐地堆成小山,很多店主趁着午间忙起了试吃服务,将烹制好、切成小块的土豆、红薯等堆放在小盘子中供人们品尝。

养蜂人主推的蜂蜜和果酱被装在自制的小罐子里,颇费心思地设置了“两罐自选”套餐,还有五连罐的“我知道你选不好,那就选这个”套餐。

一个个“花店”帐篷给这看起来略显“粗糙”的市集带来了更多鲜活的生命力。Lavender by the way除了出售薰衣草盆栽,还有烘干、包装好的薰衣草束及周边香氛产品,一旁大把大把的向日葵又给纽约街头增添了不少让人心情愉悦的亮色。

同时,这样一个农夫市集又自带高度灵活性,每天出摊的人可能都不一样,具体的“出场表”可以在非盈利可持续发展组织GrowNYC的官网上查询,每周一、周六,市集的东北角会特设服饰区,每周三、周六则会有专门的谷物摊位。

世界名厨也经常会在这里举办厨艺展示,甚至当地学校也会把这里当成一个简单的“教育基地”,组织学生前来考察,认识时令蔬菜,学习健康饮食。而到了每年春秋两季,相邻的麦迪逊广场公园还会开启为期一个月的临时性烹饪广场,不少纽约当地炙手可热的小餐馆也会加入其中。

市中心社区商业也小而美

■ 图片来源:https://www.grownyc.org

行走在纽约街头,你会发现当地人对“市集帐篷”模式着实“爱得深沉”,无论是第五大道和百老汇大道的交汇处,或是SOHO区内一条不起眼的小马路,一顶顶随心所欲的帐篷是常见的风景,想买些吃的喝的,或是其他零碎物件,这些地方倒是都值得一逛——顶多,就是规模大小、排列方式不同罢了。

联想起上海的大小马路上,小菜场大多是“正规军”,曾经混迹街头,尤其是市中心区域的锁匠、报摊、修伞摊……逐步消失,朋友圈中偶尔还会跳出一条“求助”——“小区门口最后一家包子铺关了,想知道明天的早饭怎么解决,在线等,急。”

上海市特色商业街区发展联盟理事长史立辉在谈到这个问题时指出,如今上海致力于打造各具特色的商业街、挖掘“背街小巷”的文化底蕴和商业潜力,但“社区商业”的概念不能被淡忘——这里说的社区商业,不是地处城市副中心或郊区的社区型商业综合体,也不是我们印象里脏兮兮的小摊小贩,而是要让体验式、有温度、提供便民服务的新业态回到城市的中心地带,回到市民的身边。而后街,恰恰是最好的承载体。

城市快速发展的脚步给我们带来了时髦、新潮、全球顶尖等等惹人艳羡的形容词,在追逐这些裹着金箔的词语时,身边最基础的部分也不能落下。深夜食堂给“风雪夜归人”提供了暖心暖胃的落脚场所,24小时营业的便利店所代表的“上海温度”给外来商旅游客留下了深刻记忆,打造出精致、方便、‘小而美’的社区商业,其实也是将“小马路”最原始的生态更好地展现出来,反过来也会带动整个区域的共同发展,这其中,也必然囊括了主街的繁荣。据悉,拥有百年历史的愚园路曾经经过持续3年的更新,由一条老旧街道转型为成为了“ART愚园”这一特色艺术街区,如今该路段的二期开发改造的重点又回到了以保证居民生活服务配套的“邻里中心”,除了便民超市,还有小菜场、早餐铺、修鞋摊、共享厨房等等服务,致力于孵化出一个承载了社区功能的公益配套和时尚创意业态相结合的公共市集。

除了联合广场,史立辉还提到了一个全球知名的,非常有代表性的“小菜场”,即曾被赞誉为“卖的不是果蔬,而是光线;品的不是味道,更是色彩”的西班牙巴塞罗那的博盖利亚市场,“我经过的时候真的觉得,那里连水果的堆叠都摆出了艺术的情调。当地民众会有这样的追求,我觉得这或许也是我们这座城市的发展方向。”

Dan Barber曾经在TED大会做过一个演讲,临近尾声时,这位“厨师中的思想家”说:如果你善待大自然,大自然就会回馈你美好的食材作为礼物。

善待城市的温度,这份温暖也必然会给城市不一样的赠礼。

■ 海上风来纽约购物篇导读

《这里有设计师最需要的一颗纽扣,娱乐、时尚、旅游,让纽约后街经济生态链活起来 |海上风来》

《打响上海购物品牌促进后街经济,想比欧美少花一个“0”的时间,如何超车?| 海上风来》

本文图片|纽约特派记者谢竲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谢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