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家等着上门喂饭洗澡,或去日间照料中心捏脚交朋友,怎么养老,日本老人自己说了算|海上风来

▍编者按:

东京时间7月10日上午9点,一辆面包车停在了涩谷地区一幢公寓楼下。从车里下来三名穿着浅色工作服的人员,搬出浴缸一样的东西和零零总总的配件前往客户家里——这是日本常见的“到宅沐浴”,属于日本看护保险制度中居家服务的一项,提供的是为老年人上门沐浴的服务。在日本看护保险制度中类似这样的居家服务,至少有十几项,其中甚至包括给老年人喂饭、陪老年人购物。

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老龄化就已成为日本社会最严峻的挑战之一。“1985年日本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0.3%,2015年占比增长到26.8%,”东京都政府福祉保健局高龄社会对策部计画课课长代理寺田靖子说,“无论从全国还是东京来看,至少今后二十年,老龄化会持续呈增长态势。”

日本严重的老龄化带来了很多社会问题,比如劳动力减少、财政负担过重等等。为了应对老龄化问题,几十年间日本政府进行了多方面探索。早期投入大量资金开设由政府托底的养老机构,但老人并不喜欢住,运营还很困难。为了促进养老机构的活力,也为了减轻财政压力,日本政府终于在2000年推出了“看护保险制度”,逐步引入多元化主体参与养老,市场竞争机制使得各机构开始意识到何谓顾客至上。

尽管这些年日本政府不断调整制度,但老龄化对社会的重压始终存在。与此同时,在隔海相望的中国上海,也被认定为跑步进入老龄化社会。据上海社科院人口研究专家王红霞透露,截至2017年12月31日,上海全市户籍人口达1456.35万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33.2%。

在全力打响上海四大品牌的背景下,推进“上海服务”的工作抓手上,制定实施首批13个专项行动中,建设国际老年友好城市、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服务能级,都与上海如何更好地应对老龄化社会息息相关。让占上海人口三分之一的老年人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是把上海建成“卓越全球城市”中的工作之一。

作为全球最早应对老龄化的国家,日本积累了不少经验和教训。这次,晨报周到记者走访东京,通过对政策执行者、从业者、使用者等多方走访,试图全面观察日本应对老龄化问题的精细化运作,这或许能给上海建设国际老年友好城市、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服务能级带来一些思考和启示。 

到宅沐浴:给予尊严,花费不过60多元

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在复杂的养老系统设计中,日本政府和企业不仅在提供服务的类型、器具设计等方面做得全面而细致,更是将老人的感受考虑在内,尤其照顾到了老人的自尊心。城市的精细化管理服务能级,在这些细节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在日本,沐浴是家庭生活中极为看重的一个环节。然而,这一生活习俗对行动不便的老人而言,却是一个难题。于是,帮助行动不便、且居家养老的老人沐浴,就成为了日本看护保险制度中,重要的一项服务。

这天,我们跟着特制的沐浴车,一大早随三人团队来到老人家门口。先由男护理员搬出特制浴缸抬上公寓,另两位女性护理员则拿着其它物件跟着上楼。到达老人家里,男护理员在客厅铺上一块绿色塑料布,避免弄湿地板,然后将门外的浴缸背进客厅,放在塑料布的正中间。

在男护理员拿着绿色和蓝色水管去洗手间接水和排水时,随行的护士先去房间内为老人做洗澡前的身体检查并替老人脱衣,另一位女性护理员则围绕着浴缸拿着包裹着白布的花洒开始交替放冷热水。包裹白布是为了避免花洒四溅的水进入老人的呼吸器官内,也是让水流更柔和、以保证不会伤害到老人脆弱的肌肤。


她不停地将精确到0.5摄氏度的温度计吸附在浴缸的各个位置,以确保浴缸的水温恒定在37摄氏度。放完水后,女护理员加入沐浴剂,并用手不停地在水里搅拌打起泡沫,最后将黄色担架放入水里,并可以根据老人入水情况手动控制升降。

这边准备就绪,男护理员和护士小姐将老人从房间横向抬出、仰躺在浴缸得担架上,然后手动操作担架让它慢慢下降到水面之下。

这是一位老奶奶,为此,女护理员很注意地用几条白色毛巾盖住老人的私密部位,并在沐浴过程中也没有拿下。

两位女性护理员开始给老人洗头。一位用折好的毛巾围绕在老人额头上,防止洗头时水和洗发液误入老人眼睛;另一位则开始打湿老人的头发。两人分工明确,一个抬起老人的头,一个冲掉后脑勺的泡沫。

两分钟过去,老人的头发已洗好。其中一位细致地为老人擦干头发、耳窝和眼睛,另一位则开始帮老人擦洗身子。

在擦到后背时,护理员将老人的上半身微微扶起,帮她清洗后背,并及时将遮盖老人胸部的毛巾再次帮老人盖上。

之后,两位女护理员开始帮老人清洗私密处。

沐浴过程中,护理员不停地与老人说话,比便观察老人的状态,也让老人感觉更放松。

整个清洗过程中,男护理员出现的时间很短,他主要负责将老人抱出来再抱回去,其他时间则在为老人换床单;而他出现的时间,需要听两位女性护理员的“暗号”,诸如“可以放水啦”。

洗完澡后,护士给老人穿好衣服,并再做一次身体检查,以防老人因为沐浴而出现一些健康状况。

另一边,另一位女护理员与男护理员开始做收尾工作:给浴缸消毒、擦洗,并拆卸搬走;整理用完的毛巾、卷起上下水的水管,最后擦干垫在屋里的塑料布并折叠带走——至此,整个“到宅沐浴”服务完成,前前后后不过45分钟时间,收拾好的地方,完全看不出与之前有什么区别。

整个过程,老人家里只需要有下水口、热水和一块3平方米的空地,其他都由服务人员提供和准备,价格按人民币计算,自费部分一次不过60多元。

整个过程令我们印象最深刻的,是护理人员对老人自尊心的照顾和体贴:私处注意用毛巾遮盖;不断轻声细语地与老人打招呼;洗浴过程中异性护理员的刻意回避……

“其实老人就算年纪再大,也是有自尊心的,我们这些措施,就是为了能最大限度地照顾到老人的自尊心,让他们更有尊严。”提供这次“到宅沐浴”服务的爱志公司经营企划部部长高桥先生这样解释说。

在日本,“到宅沐浴”服务最早就是由爱志公司创始人发明的。从1977年开始,距今已有41年历史。如今,“到宅沐浴”已被列入日本看护保险制度中可供选择的居家服务项目之一。

除此以外,居家服务中还包括喂饭、上门医疗、陪伴购物、送餐到户等多种形式,而在日间照料中心接受看护和短期入住看护中心也被列为居家服务。老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一项项地购买来自不同机构的服务。

吸引我的,是这里精致的饭菜

不同的老人喜欢不同的养老方案,比如有人习惯居家养老,觉得有亲近感;而有的老人觉得去机构养老能交到更多朋友,让他们不再感到孤独。在日本,老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在多种据地生活中选择,不同的养老机构也能根据老人选择的据点提供各式各样的服务。要提升服务的优质化等级,服务种类的多样化似乎成为一种前提。

在那位老奶奶享受“到宅沐浴”服务的同时,75岁的宫泽和85岁的古市已被接到了一家名叫ECLET的日间照护中心,她们将在这里度过7个小时。到下午五点一刻,工作人员会开车将这里的二三十位老人一一送回家。


ECLET是一座具有欧洲风情的建筑,小院的墙壁被漆上了橘黄色,墙外种满绿色植物。推开铁门,房屋前是一片三四十平米的草坪,太阳不大的时候,老人们喜欢在草坪上晒阳光。不过,我们到达小院时正值大中午,老人们大都坐在充满了橘色灯光和橘色窗帘的大厅,跟着一位工作人员做保健操。

当然,并非所有的老人都在做操,有三位老人闭着眼睛躺在黑色皮质沙发上,由一位工作人员给他们轮流做足底按摩。


而在大厅的另一边开放式的厨房区域,一部分工作人员正戴着白色帽子忙着给老人们准备午餐。

十一点半是老人们的午餐时间。在上餐前,他们首先会被发到一张今天的菜单,包括前菜、主菜和饭后甜点。宫泽女士曾换了五家照护中心,最终在ECLET留下了,吸引她的就是这里精致可口的饭菜。

在日本,不同的养老机构有各自的特点,通过宣传这些卖点来吸引老人。午饭结束后,老人们喜欢聚在一起聊天,然后,老人们会依次在看护人员的陪伴下去浴室沐浴。

沐浴、泡澡是日本人的传统活动,在调布国领地区的一家日间照护中心里,专门设置了用于泡澡的浴池,建造池子的岩石是专门从温泉附近挑选过来的温泉石,既营造了泡澡的氛围,又能防止老人滑倒。沐浴完的老人坐在外间擦身、休息,看起来如同在温泉旅馆休憩。

爱独居,难享政策成隐患

日间照料中心是居家养老的延续,一般为健康能够自理的老人所选择。除了助餐、助浴、活动筋骨,老人来到日间照料机构更大的目的是交朋友。而住在以政府托底的特别养护院里的老人,则多是不太能自理且需要被特别看护的。但在各级养老机构之外,仍有不少日本的老人习惯于独居,再完美的制度,也难以惠及这部分人群。

78岁的加藤女士则选择了入住东京附近八王子市的一家特别养护院,她的身体状况不是很好。在日本,类似于ECLET或者调布国领的日间照护机构是不具有医疗看护资质的,因此大多只能接受看护等级在前两级的老人,而看护等级被判定为看护三级及以上的老人,一般需要去政府扶植的社会福祉法人才能开办的特别养护院。

加藤女士入住名为偕乐园的特别养护院已有两年。初见她时,她被工作人员用轮椅推出来,一只脚上裹着纱布。之前,她一人独居了近20年,直到健康状况日益下降,才接受看护干事的建议,住到了这间特别养护院来。此时,93岁穿着淡蓝色花衣服的桥本女士也扶着小推车走了过来,她已不记得在这里住了多久了,不过她说,自己喜欢这里,因为在这里她不仅交到了朋友,还觉得自己依然有价值——桥本女士手很巧,很会做纸质玩偶,摆在进门鞋柜位置的那个装饰,就是她做的。

另外有一些老人坐在二楼大厅,电视开着,有的低着头不做声,有的聚在一起小声说说话,行动力好点的老人会在一楼上音乐课。不同于日间照料机构,这里的老人在夜间也需要看护。

遗憾的是,尽管日本在看护保险制度设计上照顾了不同需求的老人,以保障他们在不便的情况下依然能正常生活,但还是很难顾及到整个老年人群体。在日本仍有一些老人、尤其是男性老人,更喜欢独居,而日本的看护保险制度是要由老人或其家属主动申请的,这些喜欢独来独往的老人时常会成为日本养老方面的隐患。

ELECT里古市女士的丈夫便是其中一个。据古市女士讲述,她和丈夫居住在一起,但因为丈夫不愿意与外人接触,所以他成天待在家里,并不与古市女士一起来日间照护中心。而在日本,独居以及不愿被外人照料的老人占有一定的比例,过往,这样的老人在家孤独地死去、并在之后很长时间里才被发现的所谓“孤独死”的新闻屡见报端。

不久前日本西部遭遇暴雨,目前已经造成200多人遇难,其中八成以上是老人。日本媒体认为,这次伤亡之所以这么大,与当洪水和山体滑坡来袭时老人难以独自逃生有很大关系。


■海上风来东京服务篇导读

《支援高龄者自立,实现人人都能安心生活的社会,尖端科技缓解日本老龄化社会压迫感|海上风来》

《养老不是赚快钱的生意,要有责任感和使命感,日本引入竞争机制,准许多元主体参与|海上风来》

《日本经验无法照搬,长三角联动,探索上海养老全新模式 |海上风来》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李佩嘉  王丹 日本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