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价机票总被“捷足先登”,是运气不好还是另有玄机?

近日,有不少网友在网上反应自己在OTA平台(线上旅行社)反复订机票不成功,他们在选择航空公司优惠折扣价后,在进行支付时却被系统告知“订单提交不成功,麻烦您返回查询。”之后重新查看票价却涨了不少,如此事件受到不少网友的吐槽,这样的情况究竟是技术问题还是另藏猫腻呢?

机票价“摇摆不定”受网友吐槽

之前,先后有网友在网络上晒出了自己的所遭经历。深圳的孔先生在某出行APP上订票19天,反复尝试提交订单近百次,均为成功,眼看着机票从7300元涨到11000,国庆准备欧洲旅游的他感到很无奈。同样宁波的胡女士也遇到了类似的情况,她准备预定前往悉尼的机票,在首次查看时显示的是1752元,但在提交订单时发现除燃油费和保险费之外多出了540元,自己再次重新查询时却被生成了4000元的订单,胡女士有些摸不着头脑。

今天(8月2日),周到记者在微博上看到有几十名网友晒出了自己的“遭遇”,吐槽对象基本涵盖了国内知名机票订票平台,他们的情况有和上述网友如出一辙,也有更为“奇葩”的,比如航班的折扣机票在相同时间不同手机上显示不一样,票价总是在瞬间“移动”,首次查看和付款时,和再次查询时,短短的几分钟出现几种票价。

网友“两份红茶__”写到:“途牛 前段时间订国庆的国际机票 显示1600+的往返票 点进去就说票价变了 3000+ 隔一会再看 又1600+ 点进去又是说票价变了”。网友“甜橙是我啊”说:“机票显示较低价格,结果付款时就要提高,并不是税和服务费。太假!”

还有网友甚至为此改变了旅行路线:“有猫腻吗!!!感觉通过(OTA的)app订票经常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上次去意大利玩本来打算从佛罗伦萨到巴塞罗那坐飞机,就是因为这种情况结果是跑到法国坐飞机的……”

记者亲试:特价机票突然“失踪”或上涨

今天下午,记者尝试在某OTA平台上购买8月6日至8月9日,上海至首尔的往返机票。根据即时显示,中转航班的最低价2049元,但记者点击“预订”按钮后,页面却显示“对不起,您预定的航班已经售完,请重新搜索预定。”随即,记者又返回点击了该航班的订票按钮,原本显示的2000元左右在生成订单时却涨到了3017元,返回再次点击了该航班的上述机票后,价格又恢复先前较低价格,并可以正常购买了。

随后,记者还搜索了前往曼谷的特价机票,有的点进去仍然显示“对不起,您预定的航班已经售完,请重新搜索预定。”不过,和国际航班不同的是,在预订国内航班时,并未出现机票“失踪”或上涨的现象。

为此,记者联系该平台客服,客服解释称,“机票价格随时都在变动,对系统提示已售完的情况可能是该航空公司该(折扣)价格的机票已经售完,其它票价或许仍有余票。”不过,该客服对生成订单时的大幅涨价的情况并未给予正面回应。

是套路还是技术问题

“(低价票售完)这种现象常见于国际机票”,北京联合大学在线旅游研究中心主任杨彦锋告诉记者,OTA平台上显示的机票价格,是从GDS(全球分销系统)查询并同步过来的。

“而国内的GDS与航空公司沟通较顺畅、随查随报。但国外的GDS链接的全球航空公司数量高达数百家,旅客看到低价票往往不是即时信息,一些航班的相关舱位其实已经售完,所以当你点击预订后,就会出现‘对不起,您预定的航班已经售完,请重新搜索预定。’的提示。” 杨彦锋指出,“其实,价格频繁波动,而即时信息又无法实时更新,一直是国际机票所面临的技术难题。”

另外,旅客还质疑,为什么自己心仪机票为何会突然上涨?对此,杨彦锋解释道, 这和各大航空公司的“算法”有关,“以前,机票价格的调节全凭淡季旺季的经验。但现在,随着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各大航空公司都会对机票进行收益管理,即在一段时间内,既要把票卖出去,又要尽可能卖出高价。所以,如今有很多航空公司采用的机票策略是通过电脑‘算法’产生,可以每时每刻调节价格。旅客对某个航段的关注度越高,搜索频次越高,机票价格上调的可能性就越大。”

旅客质疑:为什么不提前进行说明和告知

虽然,特价机票总被他人“捷足先登”,确实是因为被各种客观因素所左右。但也有旅客吐槽,“为什么在我支付前不对这些特价机票进行相关说明,只有在我预订成功后,在待付款才催我‘航班价格频繁变动,请尽快支付’,这算不算(用特价机票)诱导消费?”

对此,有法律人士指出,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消费者有权根据商品或者服务的不同情况,要求经营者提供商品的价格、产地、生产者、用途、性能、规格、等级、主要成份、生产日期、有效期限、检验合格证明、使用方法说明书、售后服务,或者服务的内容、规格、费用等有关情况。

“那么就算存在机票信息延迟滞后等情况,OTA平台也应将例如数据信息的更新时间点或频次、可能会出现售完或涨跌等情况提前进行相应的说明和告知,以保障消费者的交易知情权。”该人士说道。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胡迎 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