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弹钢琴不用买,共享音乐盒里有 杨浦五角场即将诞生“共享一条街”,向白领和居民开放

想弹钢琴,可是家里没有,怎么办?不用买,共享音乐盒里就有现成的。想打乒乓,可是找不到同伴,怎么办?没关系,共享乒乓房的机器可以陪你练。想去图书馆借书,下班回来图书馆却关门了,怎么办?不要紧,社区里的共享漂流书柜24小时开着,随时可以借阅。

周到君获悉,这些共享活动空间,已经或即将出现在杨浦区五角场街道创智坊社区里的伟康路上。预计一两个月后,伟康路就将从一条寻常小马路变成“共享一条街”。对于周边居民和白领来说,那些在家、在单位没法开展的文体活动,都能在伟康路上体验到。

想弹钢琴不用买,共享音乐盒里有

昨天,周到君来到了位于创智坊社区中心地带的伟康路上。这条路看起来很短,两侧分布着商务楼和居民区。马路南侧,两栋建在居民区外的橙色钢板房十分醒目。它们的外形四四方方,像两个大盒子,外墙上贴着二维码和使用注意事项。“盒子”的创始人、咪呀音乐的李德俭告诉记者,这叫共享音乐盒,是伟康路上最先落地的共享智能文化活动空间,24小时开放。只需使用微信扫码预约场地付费,就能关上门享受1小时的音乐世界。

■伟康路上的共享音乐盒(何雅君 摄)

推开音乐盒的门,里面的设施让人大开眼界:电子鼓、立式钢琴、KTV点唱机和液晶大屏幕……李德俭说:“每个盒子只有6平方米,但其空间会被充分利用。我们还在房子里布置了隔音、吸音墙面,安装了空调和空气净化器。体验者每次预约限时1小时,每小时付费30元。到点后,如果没有新的预约者排队,可以续费继续使用。”

正说着,一名白领走进音乐盒,坐在钢琴前弹奏起来。这位白领告诉周到君,自己在附近的创业园区上班,业余爱好弹琴。“我老家不在上海,家里的钢琴没法搬过来,时间一长,琴技也生疏了。听说这里有钢琴,我就趁中午休息时间过来练练。”

漂流图书柜、乒乓房即将落地

伟康路129号创智坊睦邻中心门前有一块空地。据创智天地园区党建服务站书记陆建华介绍,再过一个月左右,杨浦区图书馆为创智坊社区打造的漂流图书柜即将在此落地。“因为它是社区居民、白领都能使用的一处空间,所以我们也叫它共享书屋。它将成为伟康路上的第二个共享活动空间。”

见过其他社区共享漂流图书柜的陆建华,为周到君描述了它的大致模样。“它的外观主要是玻璃幕墙,看起来很通透。里面有书架和图书。”据介绍,使用者扫一扫APP的二维码就能进来借书,无需押金和证件。图书柜落地后将放置可供借阅的各类书籍200册。使用者还可以通过APP查找书目和预约想要借阅的书籍,请图书馆工作人员放到书柜后自取,也可以把自己家里的闲置书籍送到共享书柜漂流借阅。工作人员不定期会对书籍进行整理更新。

除了书屋,伟康路上还将出现一处体育锻炼专用的空享空间——共享乒乓球房。它的样板房已经出现在了上海体育学院的科技园。

■上海体育学院里的共享乒乓球房( 陆建华 供图)

这间样板房是用集装箱盒子为外壳改造成的,安装了玻璃门窗,方便使用者和预约等候者观察当前使用情况。球房面积不大,里面有一台具备自动发球功能的乒乓桌,安装发球设备的一端靠墙,另一端留出了供人站立、打球的空间,可供一人使用。球拍和乒乓球由球房提供,无需自带。陆建华说:“再过不久,一模一样的共享乒乓球房就会在创智坊睦邻中心门口落地上了。”

为白领、居民提供就近活动空间

周到君了解到,共享一条街上的书屋和乒乓房还在规划建造中,今年3月落地的共享音乐盒已经吸引了数百人次的光临。记者从桌上的留言本里看到了一些体验者的留言:“KTV很好,希望曲目能再多些。”“孩子接触了电子鼓,感到很有兴趣,已经带他专门去学了,谢谢。”

怎么想到在社区里设置共享音乐空间的呢?李德俭告诉周到君,自己从事音乐行业20多年,深知音乐爱好者不分年龄,老人、孩子、青壮年都有。“闲时演奏一段乐曲,或者高歌几首,可以抒发心怀。然而,很多人家中没有条件添置这些设备,大多数办公场所也没有,到歌厅或相类的场所又不方便。也有家长买了钢琴让孩子学,孩子却对其他乐器感兴趣,造成了浪费。因此,我们设立了这个场所,让大家既能就近接触音乐,又不占用家里的空间,独立于私密性又好。一旦体验者真正爱上了某种乐器,可以自行再考虑购置、学习。后续我们也会在音乐盒里推出智能系统,对体验者唱过的歌、演奏过的曲子进行记录,分析其偏好、掌握程度,以及是否需要教师指点,再依托于数据分析技术,提供从线上到线下的文化艺术学习娱乐服务。”

■有人在共享音乐盒里弹琴(何雅君 摄)

为什么会想到在伟康路上设立共享一条街呢?创智天地园区党建服务站书记陆建华告诉周到君,这与创智坊的地理位置、周边人群分布有关。“创智坊是五角场街道中心地带的开放式社区,这里有创智天地园区,有各种孵化器和创新创业企业,如INNOSPACE、腾讯众创空间、云基地、海外人才基地等等,社区里的白领占比很高。考虑到他们平时工作繁忙,但也有文体活动诉求,我们就想打造离他们近的共享一条街,让科技力量为社区服务,为他们开展活动提供方便。由于园区党建服务站门前的伟康路基本处在创智坊的中心位置,我们就把这条街设在了伟康路上。这里周围还有很多老式居民区和高档住宅,居民也一样可以来这里活动。”

在他看来,工作、生活在同一片社区里的不同人群在这条街上活动时,或许还能产生交集,创造新的交流机会,增进相互了解。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何雅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