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零经验,却能空降老牌杂志做主编!道理全在松浦弥太郎的新书里 | 2018上海书展

人与人的碰撞,有时会发生白白的燃烧,这时你会选择一起燃烧,还是变成水把它熄灭?

看松浦弥太郎的人生履历,你会忍不住觉得这是开了挂的——想开一家书店,就先开一家流动书摊,最后成了游客都会来打卡的网红中古书店COW BOOKS;

以初中生的学历和毫无工作经验的背景,空降日本老牌杂志《生活手帖》,带领这本杂志走出销量低迷的低谷,并且保持稳定;

上半生说从不做饭,对手机等工具都没有迷恋,却在这两年突然转型去互联网公司COOKPAD,创立“生活的基本”部门,认认真真地把每道菜都做好。

松浦弥太郎似乎是这句话的“标本”:真正的成功只有一个,就是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度过这一生。

他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昨日,松浦弥太郎带着新书《写给想哭的你》来到静安钟书阁与大家会面。周到君怀着好奇来到现场,从不想上班、不敢乘飞机等最小的事情说起,时刻领悟到的道理。

对人对己极致的真诚,也可以是成功的路径

见到松浦弥太郎本人,周到君似乎从他“尴尬又不失礼貌”的笑容中明白了“他救比自救更多”的秘诀——“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犹如在电视剧中把整个后宫收为“后宫”的富察皇后。

在见面会前的媒体采访环节时,他总结了一个很暖的观点:“只要你敞开心扉,在任何地方都会找到帮助自己的人,只有人才能救人。”另外,自己的三条原则仍旧没有改变:“笑颜、亲切、正直”,亲切这个词尤其越琢磨越奥妙,对人的好,对工作的好,都可以用亲切说明。

这种亲切有时体现为让别人开心,他在见面会上说,“我在想怎么让现场活跃起来呢?比如说,站起来跳个舞”。有时表现为靠谱,任何细小的承诺都要遵守,或者反过来说,承诺越是细小,遵守的意义越是重大。

但这不是说可以丢掉自我,考虑他人的感受不是无条件的对他人好,更不是“讨好型人格”。他重视自我的程度完全不低于重视他人,无论是自己的设定、自己的心情、自己的愿望。

设定每天晚上7点都要和家人一起吃饭,就这样坚持了20年(特例除外)。设定每天下午5点多要下班,9点多就要睡觉,也基本上做到了。

不想上班,害怕乘飞机,想学中文这种很难的语言,这时就要和自己展开对话——“我一定没问题的”,“我是正在驾驶飞机的机长”,“绝对不会放弃,但我也是需要休息的。”

从某种角度来说,重视自己的愿望是最难的。因为你要搞清楚自己的愿望是什么,并且能持之以恒、为之放弃。他明确表明自己最重视的是家庭,甚至觉得“不重视家庭,以后一定会有‘报应’的”,所以旁人不会对他有工作超越一切的期待。

当《生活手帖》主编这样的机会出现在他面前时,他也没有迅速地一口答应,直到知道邀请他的老奶奶就是“感”到了他可以做这件事,才决定接下任务并努力做好。不明白就不做,不因为害怕落伍就跟风盲干和粗制滥造,这是一种获得幸福所必须的定力。

这样平平静静、不贪不嗔地为人处世,待人接物,自然会觉得人生的烦恼变少了。而松浦弥太郎这种近乎极致的对人对己的真诚,也是一种独特的成功方式——而且不会迷失本心。

写了很多觉得害羞的事,“包治”不想上班和产后抑郁

一个人的人生哲学总不免有重复自我的嫌疑。如果你有足够的悟性的话,松浦弥太郎的书其实也是可以一通百通的。

不过,“治愈系”之所以美好,不在于它能解决人生根本的问题,而在于它能在当下立即带给你一种幸福的感觉——这是常读常新的。译者徐萌说,翻译这本书让她安然度过了产前和产后的焦虑。

《写给想哭的你》包含了24堂治愈系生活哲学课,100条亲切而实用的自我修复指南,告诉大家自己不想上班的时候怎么办,不敢乘飞机时怎么办,被很多很多事压垮了怎么办……松浦弥太郎说,在这本书里写了很多自己觉得很害羞的事。

谈不想上班:

我每天早上的办法就是,一遍遍地、反反复复地告诉自己:我一定能做到。无论发生什么都会顺顺利利。无须担心,没问题。

谈坚持工作:

什么是坚持一份工作所必需的事?舍弃尊严,还有……总之就是要忍耐。

谈被抛下的恐惧:

花费时间细致地做事,有时会产生一种“掉队”的焦躁感,这是我们经常会遇到的假象之一。但只要步履不停,不管走得多缓慢也在稳步前进着。

更谈人与人的关系:

在这里,我想试着去相信“共生”这一词汇。然后不要再想着“自己如何、自己如何”,把自己放在最优先的位置。从现在开始,试着去尝试“共生”这一理念吧。如此一来,总有一天自己的生存会得益于万物。

这是松浦弥太郎活了大半生的人生经验,而且从他的人生经历中,能够提取的最令人会心一笑的结论是:改变什么时候都不晚。很抱歉突出松浦弥太郎自认为不值得提起的“暗黑帝国”——高中辍学经历,但也正因为此,这是一份不需要太多天赋就能取用的、更有说服力的普通人生活指南。

新书推荐:《写给想哭的你》松浦弥太郎著

■摄影:丁亦然,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毛奕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