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街的最后一夜》:一名世外学子的“回忆杀”

再过不久,世界外国语中学国际部的朗朗书声就将再次响彻百花街。然而,当放学铃声响起,学子们走出校门时,却听不到校门对面的油炸叫卖声,也闻不到飘过来的阵阵肉香。在“五违四必”整治的大背景下,学生们熟悉的店铺正一间间地消失在推土机的引擎下,百花街正变得越来越整洁。破墙开店、违章搭建等乱象的消失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不少世外学子放学后那几分钟的欢愉也许也会随着整治的脚步而渐渐消失。

(百花街一角  图片来源:张书越)

在世外国际部的学生记忆中,百花街自然是不可割舍的一部分,不仅仅是因为学校就坐落在此,也因为这条路上的那些市井小店。“我经常会光顾那家排条店,那可是我们当年的‘秘密基地’,虽然知道他并不怎么干净,但就是喜欢吃,更喜欢和同学们一起分享美味的时光。”国际部2015届毕业生施暘笑着说,“肉夹馍、汉堡、排条,这些市井小店都是中学回忆中的一部分。”

(工作中的施暘  图片来源:张书越)

二十出头的施暘现在是美国艺术中心设计学院电影专业的大三学生,每年回到上海,他都会发现这所城市吸纳了许多新鲜事物,而他所熟悉的百花街小店铺却渐渐地和他记忆中的样子背道而驰。城市的发展、记忆的颠簸,再加上自己对于电影的爱好,这些因素的碰撞激发了施暘的灵感,一年前,微电影《百花街的最后一夜》正式被他和他的小伙伴们提上案头。今年8月10日,这部由施暘担任导演和编剧的微电影正式拍摄完毕。

(《百花街的最后一夜》正式开机  图片来源:张书越)

结缘摄影,“9毫米”情定百花街

(图片来源:张书越)

施暘与电影的缘分,要从九年级下半学期说起。当时临近毕业,根据惯例,初三学生每年都会拍摄一部毕业记录片,于是施暘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加入了拍摄小组。“这是第一次在学校里进行视频拍摄,拿着一个小DV,大家一起讨论镜头、台词,最后的成片也令自己比较满意。”当施暘和小伙伴们拍摄的视频在毕业典礼播放时,现场掌声雷动。这次成功的拍摄经历叩开了施暘对于拍摄的浓厚兴趣,从此开始了一段摄影情。

2012年夏天,施暘从世外初中直升世外高中,从原来的虹漕南路校区转移到了百花街校区。施暘在这里开设了一个摄影社团,名曰“9毫米”,吸纳身边对摄影摄像有浓厚兴趣的同学加入。从此,这个社团也包办了不少学校活动的摄影录制工作,包括英语节、圣诞节、慈善晚会等大型活动,均由“9毫米”的社员来操刀。

在施暘的带领下,社员们开始更高难度的挑战,尝试拍摄各种类型影片的并逐渐找到了自己的风格。社员们的拍摄对象和素材自然是从身边开始寻找,百花街就成为了他们取景最多的道路之一。“百花街名字好听,闹中取静,是一条非常优雅的小路,又正好在学校旁边,我们喜欢在这里取景,久而久之,这成为了我们高中三年最熟悉的一条道路。”施暘说道。

多少个日日夜夜,施暘背着书包,拿着DV,徘徊在百花街上,他的感情早已注入在这条路的一草一木之中。然而,离别的日子总要来临,2015年,高中毕业的施暘远赴洛杉矶,在大洋彼岸的学校里继续着他对于电影的追求,但他从未忘却,故乡的百花街是他一切梦想的起点。

(施暘在拍摄现场   图片来源:张书越) 

言辞之间,“新变化”引发百花结

大学至今三年,施暘每年回国都会发现身边多了许多新鲜的事物。第一年,五颜六色的共享单车如一夜春风般席卷整个申城;第二年,共享单车基本只剩下橙色和黄色,但“网红”店铺催生了魔都以排队为热的新风景线;第三年,“网红”来去匆匆,但抖音却不知何时成为了许多人的“装机必备”。“太快,一切都变化得太快,根本没想过流行的事物会在上海如此迅速地翻篇。”对于这些变化,施暘在感慨之余,也往往一笑而过,唯独那条记忆深处的道路,它的变化,让他坐不住了。

(《百花街的最后一夜》剧照 图片来源:张书越 )

他始终坚信,百花街会变得越来越好,早晚高峰的喧嚣会褪去那层噪音的困扰,留下再平常不过的市井声。在“五违四必”整治的大背景下,百花街开始了它的改变,双行道变单行道、马路边画出了车位、路边的店铺被认定为违章建筑,需要拆除,“其中,那爿我们最常光顾,每天放学时分准时传出油炸的香气的排条店也在整治的范围之内。它在我们的眼皮下经历了数次的转移,最终消失在百花街的空气里。”

去年暑假,施暘和曾经的副班主任李博聚餐时聊起了这个话题,李老师向他讲述了那家排条点在这段时间内关门、搬迁、开张、再关门直至消失的过程。“听完后我深受触动,不仅是因为这家小店承载着我多数高中的回忆,同时也是因为它的离去让我感到自己和百花街以至于上海的联系好像断了几分。”

诚然,百花街正随着整个市容大环境一起变好,却与施暘记忆中的那条小路渐行渐远。处于对百花街的怀念和多愁善感,施暘决定带着这份情感,操刀一部与百花街有关的电影,用影像来记录一下这个自己生活过多年的地方,同时也为自己和这条不再熟悉的小街做一个了断。

(拍摄现场的施暘  图片来源:张书越)

故友重聚,“最后夜”作别百花情

施暘把他的想法告诉了曾经“9毫米”的社员们,这群已经步入大学的小伙伴们一呼百应,三十余名故友们因为“百花街”这个名字再次聚集到了一起。

今年4月,施暘开始谋划剧本,那家排条店自然是故事背景。虽然排条店已经消失,但在去年蒙发拍摄想法时,施暘就与百花街上了的乐好奇汉堡店取得联系,老板非常乐意将店面作为拍摄地点。然而,今年6月,汉堡店老板告诉施暘,因为种种原因,他将在6月底学生放假后关门歇业,店面也将转给别人。此时,影片的筹备工作已经进行过半,由于影片的主创人员大多求学于国外,对在国内筹备影片的经验基本为零,本次拍摄工作也是一点一点摸索的,而如今拍摄场景告急,让整个剧组,尤其是作为导演和编剧的施暘压力倍增。

“我们开始另觅他处,风里来雨里去,几乎跑遍了大半个上海,但权衡再三,最后还是决定在百花街上寻找新的拍摄地点,因为这条路可以勾起大家共同的回忆,也能引起大家的共鸣。离开这里,在陌生的道路,怕影响大家的情绪和情感。”施暘说。

最终,拍摄地点选择了距离乐好奇汉堡店不远的修车铺,虽然这家铺子十分狭小,给拍摄造成了很大的难度,但施暘相信,狭窄的空间并不会影响一部注入大家感情的作品。

(认真工作的小伙伴们  图片来源:张书越)

在经过了网络众筹、五十余位演员海选等辛苦波折后,《百花街的最后一夜》于今年8月6日在百花街正式开拍,并于8月10日杀青。这部30分钟左右的短片预计将会在不久之后与大家见面。

施暘坦言,在艺术方面,自己希望这部微电影能够尽可能多地收获一些国内外电影节的奖项和提名,因为这也是对他和所有工作人员努力的认可。不过,从个人而言,“我希望这可以是对于我高中生活的一个总结吧,在这部片子中我仅仅是把背景设置在了百花街,剧情方面和百花街的联系已经不多了。毕竟百花街已经离我越来越远了,我不能再像个孩子一样依赖它,但我仍旧会永远记得在这里度过的快乐难忘的人生片段。”

(《百花街的最后一夜》的最后一夜  图片来源:张书越)

扩展阅读

《百花街的最后一夜》剧情简介:

突如其来的拆迁消息,让在百花街开了六年修车铺的外来务工者老闻束手无策。他不愿离开这座寸土寸金的大城市,同时也不愿舍弃自己这一方亲手经营起来的小土地。他选择在自己那面陈旧的招牌上挂起横幅喊出口号,希望自己的声音可以保住这座可怜的小房子。而他的孩子,同时也是他的合伙人阿灿把他的冲动、不甘和悲愤都看在眼里。他年轻的脑海中,一个真实而又虚幻的声音不断地告诉他父亲的冲动会让他的未来陷入危险和黑暗之中。这个充满诱惑力的声音频频出现在他的生命中,让他离开老闻,并在这个繁华的城市追寻属于自己的自由。年轻的阿灿在父亲最绝望的时刻,他将会如何选择呢?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徐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