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募素人演员,扔掉剧本……这个乌镇戏剧节,导演李建军会带来怎样的一出好戏?

在舞台现场进行一场关于表演的探讨,仿佛这场采访的本身也变成了演出的一部分……

明当代美术馆日前闭馆,为了当代剧场艺术实践者李建军导演的新戏《大众力学》选角。

黑色的空间犹如一个封闭的盒子,隔绝了外界的光和声音,安静得能够听见自己的呼吸声。十几个通过初选、没有任何表演经历的素人演员们围成一个圈,在“放松,打开……”的口令引导中慢慢地将自己浸没于剧中……

引导老师老杨,是李建军多年的搭档。在将这一部分的“大权”交给他之后,李建军找了一个合适的角落开始了与周到君之间关于艺术创作的对话。

壹 | 选角现场边的“对谈”

大众力学,一场现场感很重的素人表演

在剧场中,演员、空间、观众等等多种戏剧元素之间也存在着能量与力的流动或制衡关系。

这是李建军写在《大众力学》宣传海报中的话。那么,《大众力学》究竟是一部怎样的戏?李建军又为什么会创作这样一部抽象的戏?

他的回答倒是显得简单干脆——不太像戏剧的戏剧,一场现场感很重的素人表演。

这些年来,李建军的戏一直被贴上“实验”“行为艺术”“先锋”的标签。对此,他早已习惯,摆摆手一笑置之,他所关心的只是现场的真实性以及当代话题,当然,这部即将在乌镇戏剧节首演的新作《大众力学》也是如此。

持续关注一个大主题,然后慢慢去推进,用剩下的“材料”,等成熟的时机,然后动手——这是典型的李建军式创作方式,每一部作品都可以看作是他坐标轴上的某一个点。

横轴是他对于“现场真实”的关注,而纵轴则是他对表演的“考古”。

这里的表演“考古学”,其实并没有听上去这么高深莫测。在李建军看来,这就是一种“故事”和“表演”的关系。

素人不是专业受训的演员,他们对于表演的热情与方式一定有源头,这背后有很多故事,他们会用什么方式去表达自己的故事?肢体语言还是独白?他们的表演观念都来自哪里?受到过什么影响?

这些素人演员的故事,甚至素人演员本身就是李建军的创作“文本”。

不过,在素人身上去发现,需要绝对的耐心与眼光,因为你需要在来自各行各业、操南腔北调的人群中倾听他们的故事,聊他们的生活,找出可能连他本人都不知道的人生B面。

李建军遇到过带有北京人艺腔朗读《茶馆》的出租车司机,喜欢《小城之春》的九零后患病女孩……“这些相遇会让你回到‘为什么做艺术’这个最基本的问题上来,而艺术的起源往往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前几个月,《大众力学》在北京招募时就已确定了三分之二的素人演员,来上海招募就是“还想再看一看”,看看两座城市的不同,听听上海的故事。对于常年在北京的李建军而言,在上海招募有着太多的不确定性,但这也正是最好玩的地方,不是吗?

“艺术”与“市场”本质上不矛盾

我的戏剧基本上都在戏剧节演出,若是拿到市场上去演,未必是成功的。

过去十年,李建军对于戏剧的理解在不断地加深,他的创作内因也在不断刷新。在他的一众作品中,最绕不开的还是《斯德哥尔摩的冒险家》和《美好的一天》。

“2010年的《斯德哥尔摩冒险家》票房不利,你认为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哪是‘不利’?那是非常惨呐!”说完他哈哈笑了起来,有一种深刻反思后自嘲的意味。一个晦涩的故事,没有商业元素,没有高潮迭起的故事,没有明星阵容,把它放入市场,却没有按照市场的规则玩,结果自然是一次惨败的尝试。

第一次就演了20场,最少的一场大约只有20个观众,上座率不达3成。如今再谈及《斯德哥尔摩冒险家》李建军连连摇头说:“当时没经验,太不成熟了!”

那样的演员、那样的背景、本子组合起来的戏剧实验虽没有让他收获市场的成功,但却给了他一个反思艺术表现形式的机会。

李建军用了此后的8年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艺术”与“市场”在本质上是不矛盾的。

首先要找到对的观众,他们在市场上的基数其实是很大的。人们对于一个东西的喜欢往往需要一个理解过程,或许对于非传统戏剧而言,这个“喜欢”的过程很长。

不过在这个过程中,李建军也着实看到了一个慢慢变大的空间可以去讨论,可以让导演、观众、演员去完成一段“对话”。

“你需要去做很多铺垫的工作。你还要让观众之间彼此影响,彼此去争论,改变这个环境太重要了!虽然如今我们依然处在一个商业引导的社会,不是说符合今天商业元素的就是好作品,但一个好的艺术作品一定会有很好的市场,这点我毫不怀疑!

在2011年青戏节上演《狂人日记》名声大噪之后,李建军渐渐地弃用了剧本,扔掉了故事,更多地用肢体在表达情绪。演员在演一个角色吗?有时候是,有时候又不是。

■狂人日记

这种“似演非演”的形式在《美好的一天》中到达巅峰。青戏节余温未过,李建军便将其投入市场,竟场场爆满,一票难求!无疑,《美好的一天》在商业与艺术的平衡点上站得还算稳当。

也是从2013年的这部戏起,李建军开始“放开手脚”,大规模地使用素人演员。从北京、上海、杭州、深圳、到今年的香港演出,累积起来已有100多位素人演员参与其中。每一次,他都会在当地招募选角,从这些演员的身上,他感受到了每座城市带给他的真实感。

回忆起刚开始构思《美好的一天》时,李建军坦言那会儿还未完全离开剧本。当时剧本里有一个“老太太”的角色,当这个素人老太太站在跟前时,他发现一个素人身上的故事更加精彩!为什么不让她演自己的故事呢?那还要剧本做什么?

■美好的一天

于是,这一“扔”,便把李建军“扔”出了在线美学机制的“惯性”之外。如果只是为了欣赏一种漂亮的形式,膜拜一种高高在上的艺术,无形中就在被艺术形式所规训,被权力所控制,而我们又为何要做一个艺术的“奴隶”呢?

贰 | 舞台灯光下的“独白”

人生不过是一个行走的影子,

一个在舞台上指手画脚的拙劣伶人,

登场片刻,就在无声无息中悄然退下……

导演 | 李建军

我是导演,是一个“转化者”。

啊……对,素人演员当然有障碍,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素人最有意思的就是他本身的障碍就是一种表演。

你明白我的意思吧?

素人的脆弱性和不确定在舞台上呈现的时候,那种焦虑、空白、脆弱都可能变成一种文本,关键就看怎么转化。

如何把这些非常珍贵的转瞬即逝的情感留住,转化为一种艺术,延展到剧场的舞台上,让观众去感受也好,反思也罢,这就是导演的工作了。

就好比做一个艺术品,我可以花上几年打磨得很精美,也可以花一分钟把一坨泥巴放上去,这二者之间没!区!别!

区别只在于放上去的理由。艺术家就是一个“转化者”,如果我告诉你这坨泥巴也是一个艺术品,那就必须告诉你理由,这是“转化者”必须做的工作。

不过素人演员的身上的“壳”很难卸掉,相当难!有人自我保护意识非常强,难以融入,难以认同,难以对别人感同身受。

所以,我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要“去壳”。

演员一 | Alison

建筑设计师,80后

我从小就喜欢表演,但是一直没有真正理解过表演。

小时候我认为,如果学表演课就要当演员,要当演员就得貌美如花。而且我的家庭非常保守,他们对于表演有误解,对于当演员有偏见。所以,每当我伸出手想要触碰表演时,就会马上被“烫”得缩回来,或许是害怕家庭,或许是害怕直面自己。

我早年就被送去英国念书,其实就内心而言我一点也不喜欢建筑,曾经还一度打算离开建筑行业。转行当然也很难啦,直到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接触到了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于是就得到了一个难得的实习生的机会,当时就有种难以言喻的满足感,我离戏剧已经贴得很近了!

在那里我接触到了很多全新的表演形式。那种环境,你知道吗?让我觉得要飞起来了!我原来的圈子不是建筑师就是律师,单一得令我厌倦,没有人给过我这种放飞自我的感觉。

我今年32岁了,再不去遵从内心或许就晚了。

上午导演在训练的过程中,你会感觉自己马上就要跑起来了,但是你不能让自己跑起来,你得在那个跑与未跑的临界点上控制住自己的身体,你要理解你自己的身体,你和它对话过吗?

不,很多时候我们都没有身心合一过吧?

接下来,我准备申请NYU(纽约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表演专业的研究生,试镜的内容我都想好了,对,就是《麦克白》那一段独白:

人生不过是一个行走的影子

……

很多年以前,我不能理解为什么国外的表演专业试镜不需要你有经验,不需要测你的身高、体重……我现在大概懂了那么一些。

演员二 | 晓吉

心理咨询师,70后

我想借助于戏剧表演的方式去更好地找到自己内心的东西。

我是一个心理咨询师。其实在我们刚出生的时候,那些记忆就藏在我们的身体里,只是没有办法用语言表达。

这几年我一直觉得表演,也就是,去寻找你内在的这部分很重要。这也是我所欠缺的部分。

其实上午的表演体验和心理学还蛮像的,对我而言不是特别陌生。很多部分是相通的。

你如何与自己做连接?你怎么既保持独立又和环境去匹配协调?

我想看看心理的东西化作肢体语言会有一个怎样的表达。

我们心理咨询师很多时候都在倾听其他人的内心独白,其实呢,心理咨询从某个角度来说也是一种艺术的表达,机缘巧合就和这个舞台遇上了。

我觉得导演大概就是想要呈现出一种普罗大众的真实状态吧,毕竟专业演员的表演是“处理”过的,离大众挺远的。其实说到底吧,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主角啊,只不过谈到打开,谈到解放,在家里容易,但是要在一个公众场合,在舞台上、灯光下,把自己曝露在这么多人面前,还是有点……怎么说呢?有点不安、有点僵吧!

这个部分是我一直想要,也一直在找的。

(图片来源:新青年剧团以及明当代美术馆提供)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孙雯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