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故事 | 街采月饼老字号店前的人从众,他们说出了排队的真正原因……

中秋节,月饼总是团圆桌上必不可少的一盘糕点。

对于阿拉上海宁来说,鲜肉月饼也总在每年中秋前夕就让人馋涎欲滴。

这不,在新雅、真老大房、光明邨等月饼老字号店门前,已经出现了人龙长队,都是为了这个中秋的第一口美味。

还记得否?元宵节的汤团、清明节的青团、端午节的粽子……每到这种节令性的美食出现的时候,周到君也会出现。

■周到君在此前的三个传统节日,都为你觅到排队好去处

而在很多人心目中,“中秋节”总是跟“团聚”有这更为紧密的联系。所以中秋的月饼更加必不可少了。周到君必然也不会缺席!

这就来到了几家排着长队的老字号店门前,跟大家聊聊月饼,聊聊中秋节。

鲜肉月饼,仍是首选

不同人中意的老字号品牌不同,但有一样是不变的——

当周到君向不同老字号门前队列中的不同人问起,“今天要买什么口味的月饼?”

得到的80%的回答都是:鲜肉月饼!

当然,除了鲜肉月饼,目前沪上的月饼口味选择之多,可以说让人眼花缭乱。

其他口味当然也会试试,不过,再怎么选,不会跳脱的规律是——在甜党和咸党之间,多数上海人毫不犹豫,站在了咸党之列。

问过一圈,周到君也大概感受到了,除了鲜肉月饼,今年沪上中秋月饼尝鲜的热门选择:新雅的腌笃鲜月饼、沈大成的小龙虾月饼、真老大房的笋尖鲜肉月饼……妥妥的都是咸党最爱!

不过,出于对月饼最本真样子的怀念,这两年,越来越多人开始想念五仁月饼的味道。

于是今年,新雅还推出了上等五仁月饼。但是不用担心,周到君帮你问过了新雅的行政总厨,考虑到避免月饼口感太过甜腻,在上等五仁月饼的原材料中,糖可以说是少之又少。

可以一试啊~

中秋的快乐不似从前,但习惯和牵挂仍在

中秋节还未到,就掀起月饼排队热潮,其中不乏早早就为家人的中秋团聚做准备的爷叔阿姨们。

上海和云南,遥远但情意不淡

在福州路上杏花楼一楼的月饼专卖区前,周到君就见到这么一位阿姨,拿着长长的手书清单,对着清单上列出的口味,一个个地挑拣着月饼。

最后买了整整两购物篮的月饼。

■阿姨选购的部分月饼口味清单

这位何阿姨告诉周到君,她就住在福州路附近,每年中秋都会来杏花楼买月饼,寄给居住在云南的父亲等亲戚朋友,两篮子月饼要分给5个人家。

虽然和父亲住得相隔甚远,但每逢这种节日都会互相寄本地的特色节令美食。

中秋了,就给父亲寄去他喜爱的口味的月饼,相应的,何阿姨也会收到从云南寄来的茶叶等云南美食。

这样的习惯坚持了数十年,彼此之间的感情完全不会因为距离遥远而变淡。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会想办法团聚。

何阿姨说,家人们对于节日尤为看重,中秋了,吃鸭子、吃芋艿,这样的习惯从未改变,几十年了,中秋的温情氛围如昨。

“以前的中秋开心多了”

“以前的中秋单纯而又开心。”这是钱阿姨的切身感受。

说不清具体变化在哪里,但而今回忆当初,在物质条件上当然比今天匮乏很多,但无论是吃的东西、玩的东西,甚至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都让她觉得怀念,怀念那种单纯和开心。

氛围的变化,难以凭一人之力改变,钱阿姨说,能做的就是在中秋把吃鸭子、毛豆、芋艿,这些固定的习惯保持下去。

另外,就是越来越珍惜父母。

年岁的增长、经历的事情积累,让钱阿姨越来越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爱是多么珍贵,也认识到自己曾经将所有的精力投在自己的孩子身上,而忽略了父母,是一件多么令人遗憾的事情。

“所以现在越来越珍惜父母,重视他们的要求,对他们越来越好。”钱阿姨说。

这大概是周到君这个中秋,目前听到的最令人感动的话。

居住上海的异乡人:吃月饼,也是寄相思

周到君在新雅门前的队伍里,偶遇了漂亮的小姐姐——在上海工作和生活了4年的杨小姐。↓

每年中秋,都会来新雅买鲜肉月饼,今年多了一项新的选择——小龙虾口味。按照杨小姐的话说,就是“经典和网红并存的选择”。

她深知身在北方的父母不爱吃苏式月饼,于是每年的中秋,杨小姐会给父母寄去他们各自喜爱的礼物,给妈妈的饰品和爸爸的香烟。

因此,排1个小时的队买月饼,数量也不会太多,买上一两块给自己尝尝鲜,足矣。

“在上海工作,中秋回不去,吃点月饼,表表相思……”杨小姐说。


关于中秋,你还有什么故事?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吴琼 杨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