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是人吗?谁将为机器人的行为负责?

人工智能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但机器人是人吗?谁将为机器人的行为负责?

作为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确定的四个特色活动之一——“人工智能与法治”高端研讨会今天在沪举行。与会嘉宾共议人工智能的发展应用与法治保障问题,会议在深入讨论、形成共识的基础上,共同发布了《人工智能与未来法治构建上海倡议》。

本次研讨会由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上海市法学会、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科大讯飞6家单位联合主办。

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给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著名理论物理学家霍金曾经这样说:“发明AI(人工智能)可能会成为人类历史上最大的灾难,如果管理不善,会思考的机器可能会为(人类)文明划上句号。”

用法治促进、规范和保障人工智能的健康持续发展这一主题凸显在人们的面前。

■“人工智能与法治”高端研讨会

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张文显指出,人工智能是当今世界综合科技发展的顶峰,代表着更高级的思维方式、更先进的生产力。在治理领域,法治与人工智能的结合,助推着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现代化。

人工智能在我国司法界的运用方兴未艾,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刘晓云提出,作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人工智能既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引擎,也为法治事业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人工智能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展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法治建设与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的融合发展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

谈到对人工智能与司法融合发展的未来展望,上海市法学会党组书记、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原院长崔亚东强调,上海打造国家的人工智能发展高地,司法应在其中。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司法一方面要抓住机遇,跟上时代的步伐,主动作为,准确把握司法规律与人工智能特征的结合,积极拓展司法应用的空间,使人工智能更好地服务司法,推进司法本身现代化的实现;另一方面要针对人工智能在法律、安全、就业、道德伦理和政府治理等方面提出的新课题,加强人工智能发展与法治的前瞻性研究,积极构建人工智能未来法治体系,用法治保障人工智能健康持续发展,为人工智能国家战略的实施提供法治保障。

刑法学专家刘宪权提出,应根据不同时代机器人的特征确定涉机器人犯罪的刑事责任承担路径。他认为,我国目前的刑罚种类都无法适用于强智能机器人,应重构我国的刑罚体系,使得强智能机器人被纳入刑罚处罚的范围,并针对其自身的特点,设立特殊的刑罚处罚方式。民法学专家彭诚信提出了人工智能享有有限法律人格的设想。

会议现场,共同发布的《人工智能与未来法治构建上海倡议》,坚持面向全球、面向未来、面向和平,坚持以人为本、向善安全、创新发展、共享成果、可靠可控、规范有序,从四大方面务实提出了人工智能与未来法治发展的14项具体倡议,体现了主动拥抱新科技,高度关注可能带来的风险挑战,回应社会关切,积极推进构建人工智能未来法治体系,将人工智能发展应用纳入法治的轨道,促进、规范、保障人工智能健康持续发展,服务国家战略实施,促进人类社会福祉的美好期待和愿景。

据悉,参加研讨会的专家学者在人工智能与法治领域均有深入研究,部分成果已经发表或出版,如华东政法大学刑事法学研究院院长刘宪权教授主编的《人工智能:刑法的时代挑战》与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副院长彭诚信教授主编的“独角兽法学精品.人工智能”丛书(《机器人是人吗?》《谁为机器人的行为负责?》《人工智能与法律的对话》)已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徐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