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拳、书、印融于一体的艺术-——记警官书法家顾奇鸣

黄栋华

酒,在中国书画艺术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力量,许多文人艺术家都与酒结下不解之缘。唐代的张旭,被后人称为“癫张”,他酒后书写的字,索笔挥洒,边写边狂,而墨留之处如行云翻腾,又似雷霆“震怒”,仿佛在吼拳舞剑,为后人留下了无法复制的书法艺术。而东晋的王羲之其不朽之作《兰亭序》,事后他又书写了数十张,但都不如第一张。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景?唐代何延之在《兰亭记》中提到:其时乃有神助。及醒后,他日更书数十百本,无如祓禊所书之者。其中“醒后”提供了当时的情景,书圣王羲之是喝了酒后,犹如神助,才写得如此洒脱。这是后人一致公认的观点,醉来信手两三行,醒后却书书不得。

近日,刚从华东民航管理局公安局退休的顾奇鸣局长,就是一位张旭式的酒仙书法家,1米76的个子,体重200斤,“超重量”体重,也使他的酒量达到了“超水平”,一次可喝白酒2斤以上。顾奇鸣说,我喝半斤左右白酒后,写字是最入状态的,大脑处在半梦半醒状,手提毛笔有种无所顾忌的兴奋状,犹如天马行空,唯我独尊,达到忘我的境界。有一次到福州,晚上休息时,几位朋友醉翁之意在于“字”,请我吃夜宵,7两白酒后,取出了事先准备好的笔、墨、纸,要我写一个“福”字,我神态正在兴奋状,一口气写了6个“福”字,全被朋友“抢”走了。

顾奇鸣对笔者说:我写字有天赋,也有后天勤奋。我出生于1957年,懂事后看见爷爷写得一手漂亮毛笔字,而我父亲在上海县工商局工作,业余时间常以书法相伴,也是一手漂亮的毛笔字。耳濡目染,我从小就养成了写毛笔字的习惯,父亲见我有这一爱好,于是在我7岁时就送我去青年宫书法班学习。青年宫的两年书法学习,在老师指导下,使我懂得了书法是有规则的,不能由着性子写,得先打下基础,然后才可发挥自己的长处,形成风格。

在50多年的书法生涯中,顾奇鸣比一般书法家有着更广博的兴趣,他喜好篆刻,一般书法用章都是自己制印。他从小还拜师学习形意六合拳,练得一手好拳。他说,练武与书法有异曲同工之妙,练武对写书法很有帮助,打拳要练手腕和拳力以及运气和走步,而要写得一手好字,也得练手腕的灵活、笔的用力及运气和步伐。武术在表演时为达到优美好看,讲究套路,但在搏击时,必须出拳重、快、准,手腕要灵活,才能制敌于拳下,是不讲套路的。书法也一样,最高境界的书法大家,其点、捺、勾、撇、竖等书写规则,手腕用力要快、灵活,这些动作必须瞬间一气呵成,如有停顿,字就写得不洒脱,显得匠气。而要达到这种出神入化,似乎要借助于酒的力量。

顾奇鸣这位能文能武的警官,下乡插过队。当了10年消防兵,在民航工作了近30年,尤其是在民航公安局长任期内,主管华东地区47个机场的安保工作。在负责上海世博会、杭州G20峰会、亚信会议、南京青奥会等重大国际会议的安保工作期间,时常在各地机场驻场工作,但繁忙工作之余,顾奇鸣仍坚持练字,这已成了他生活中的一部分。

听顾奇鸣侃书法艺术,将书法和酒以及武术联系在一起,他的确是位警界奇才。

来源:新闻晨报       作者:黄栋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