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仪三策展“延平乡村艺术季”,这次保护不同以往在哪里?

10月22日下午,上海阮仪三城市遗产保护基金会理事长阮仪三先生出席“2018中国延平乡村艺术季”启动发布会,当被问及“延平乡村艺术季”是他第几个乡村保护项目时,阮仪三先生回答说大概是第50个了,但是像延平这样用当代艺术来激活乡村文化灵魂的项目,还是第一个。

乡村振兴“延平样本”启动

■嘉宾启动“延平乡村艺术季”

“2018中国延平乡村艺术季”是由上海阮仪三城市遗产保护基金会与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将于2018年11月3日至2019年2月3日在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巨口乡九龙村举办。这场以“艺术唤醒乡村”的活动,旨在挖掘、整合散落在各个村落中的文化瑰宝,唤醒乡土文化的自豪与自信,打造乡村振兴的“延平样本”。

为期3个月的“延平乡村艺术季”,将有24位艺术家、4所艺术院校参与,驻地创作62件作品,8件借展作品,期间举办5场戏剧、音乐和非遗文化表演,举办5场公共教育活动,并在上海举办10场论坛。延平将用它最优秀的乡土文化、艺术经典和最美丽的山水和古建,向全国乃至全世界打开一扇窗。

■艺术家在延平区巨口乡九龙村创作

延平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延平风光

据南平市延平区区长赵明正介绍,延平始建于东汉建安元年,至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是福建远古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以绿色金库、百合之乡闻名于世。延平是一座山水城市,更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它是中原文化入闽的走廊和八闽文化发源地,是“双剑化龙”典故的诞生地,“程门立雪”成语的原生地,郑成功在此受封“延平郡王”,理学大师“延平四贤”的活动地,延平樟湖蛇崇拜,传承了千年闽越遗风,赋予了这座千年古城无穷的文化魅力。

■延平区区长赵明正

延平区巨口乡是国家级生态乡镇,存有人文历史遗址20多处,现有国家级传统村落4个,省级传统村落4个,有保存完整土厝建筑群的村庄8个,土厝600多座。

古村、土厝犹如一个美术馆群

2017年7月,受福建省文保中心委托,上海阮仪三城市遗产保护基金会第一次来到延平巨口乡作资源调查,发现这里依然保存有大量的风貌完整的传统村落,土厝,木厝比比皆是,温暖的夯土墙和木屋架,让这些村落如同一座座美术馆。

2018年3月,阮仪三基金会与延平区政府合作启动了巨口乡的保护计划,本次“乡村艺术季”作为先锋项目,希望通过艺术家的创作,点亮藏于深山中的传统村落,让村民和城里人重新发现这片土地的价值,发现那些土厝和木厝的价值,发现乡村生活之美。

阮仪三先生表示,这次乡村保护不同于以往。以往我们在保护平遥、周庄时,是呼吁抢救古村、古城,当时的人们认识不到古村的价值;而如今,古村保护观念早已深入人心,我们这次重在保护乡村的灵魂,用外来力量进行活性碰撞。

阮仪三:保护古村是为了文化自信

■阮仪三先生

阮仪三先生说,这些年,我们保护了很多古村,但是失去的更多,有的是整体消失了,有的是只空剩下了一个名字。近十年,随和城市化的水平提高,村庄变成了城区,村民变成了市民,人口和乡村的结构这些年发生了巨变。在延平区巨口乡九龙村,80%的村民只有一年一度办祭祀的时候才回一趟村里,当地小学已经荒废,老房子也东倒西歪,再不保护,九龙村的消失就在眼前。

我们为什么要保护乡村遗产?因为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根基在乡村,天人合一、诗意栖居不应该成为落后的代表,而是有别于工业文明、城市生活的人类另一种生存方式。延平的乡村保护,是要让村民成为保护的主体,艺术家驻地创作,与村民互动,吸引村民一起参与,目的不仅是让城市里人来体验乡村的美好,更重要的是让更多村民萌生回乡之心。我们保护乡村文化遗产,其实是在保护我们民族的文化自尊与自信,有了这种自信,村民才能安心地居住在自己的家乡,保护自己的家乡,传承自己的文化。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詹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