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自己内部员工推出的企业福利托育园到底长啥样?记者探访上海托育新政后首家!

“小飞机,飞啊飞,飞得高,飞得低,请你带我上天空,看看月亮和星星……降落喽!”宽敞明亮的活动室里,宝宝们正在粉色衣服老师的带领下,唱唱跳跳。就在同一个园区相隔不远的研发楼内,他们的爸爸妈妈,正在研发着真正的大飞机。

这是中国商飞公司为解决职工“带娃难”问题,作为企业福利、为内部员工推出的非营利托育园。10月国庆节过后,托育园正式开园,目前已有26个18-36个月大的“飞二代”,跟着爸爸妈妈上下班。这也是上海“1+2”托育新政推出后,第一家企事业单位为内部员工举办的、取得开展托育服务告知书的非营利性托育园。至此,本市“政府引导,家庭为主,多方参与”打造的多样化托育,涵盖幼儿园托班、社区、市场、企事业园区楼宇等4类的托育,品种全部齐全。

午餐来自员工食堂,洗切更加细致

下午3点,记者来到位于浦东科苑路上的大飞机金科托育园。这个托育园内面积468平方米,室外草地约400平方米,位于中国商飞上飞院单身公寓一楼。

走进托育园大堂,我们立刻被墙上一个可爱的卡通大飞机所吸引,它是商飞的吉祥物“飞宝”。而园内的飞机元素,也随处可见——柜子里的飞机模型,桌子上的飞机玩具,书架上也有好几本以飞机为主题的绘本。

此时,园里的宝宝们刚刚睡好午觉,上好洗手间,正围坐在小桌子旁,吃着香喷喷的下午茶。盘子里摆放着黄色的小米糕和红色的小番茄,还有一碗温热的南瓜汤。有的宝宝拿着调羹自己吃着,手势还不熟练,而有的宝宝还需要老师帮忙喂食。

墙上贴着宝宝们一周的菜谱,当天的早餐是奶酪饼干和牛奶,午餐包括血糯米饭、肉末茄子、小豌豆胡萝卜炒鸡片、油豆腐粉丝黄豆芽肉糜汤。

吃好下午茶,小朋友们分散在活动室内,找自己喜欢的玩具,有的宝宝坐着搭积木,有的宝宝坐在玩具小汽车里,前后滑动双脚,开心地当起小司机。一个女宝宝奶声奶气地向记者自我介绍:“我2岁半,我喜欢老师和幼儿园。”

4点,唱唱跳跳的时间到了,孩子们跟着老师跳起了“小飞机”,萌萌的表情和动作,与墙上的“飞宝”相映成趣,让人忍俊不禁。

“不过关”的软装重新换掉了

带记者参观托育园的,是上飞院的工会主席刘静。“商飞有1万多名员工,单单上飞院就有近3000名员工,100多位2到3岁的职工宝宝”,刘静说,商飞的青年员工比例较高,而且不少都是新上海人,“大家来自五湖四海,老人也不一定都过来,带孩子确实是个难题,特别是2-3岁还不能上幼儿园的宝宝。”因此,商飞将设立职工子女托育园列入了“2018职工关爱重大实事项目”的头号项目。

“金科托育园”的名字,是从职工中征集出来的。“金科”是商飞上飞院所在路名,寄托了对小朋友们的美好祝愿,也希望更多的的“飞二代”投身于科技创新和大飞机事业。

今年2月,托育园正式启动建设,历时近7个月,完成了施工、软装、环创,通过了浦东新区教育、民政、食药监、公安、消防、卫计等相关部门的审核验收。在今年10月8日如期开园,招收两个班,“加加班”和“倍倍班”,托育费2500元一个月,按月收取。

刘静介绍说,园内所有的装修和配置,完全都是按照“1+2”文件的设计标准。中间还出过一个小插曲。原来在每个班的活动室内,设计了一个敞开式的隔间,墙壁上放置了软垫子。“本来想着,宝宝可以靠在上面看书、玩耍,挺舒服的。但是后来消防来看过,说软包要尽量少用。安全第一,我们就全部撤掉了,重新贴上防火材料。”

记者来到托育园隔壁的专属配餐厨房,非配餐时间大门紧锁。隔着干净的玻璃窗,看到配餐间冰箱里整齐摆放着一盒盒食物。“这是48小时留样的食物”,刘静介绍。宝宝们的午餐来自员工食堂,供应商也受到上飞院严格监管。厨师们根据保健老师提供的菜单,为孩子们洗切细做,营养搭配。

26个孩子,8个老师,有需求可及时回应

场地设施都到位了,老师到哪里去找?为了保证托育的专业性,商飞请来了外援——有着26年办园历史的小龙鱼教育发展有限公司,目前在上海市的5个区经营6所民办幼儿园,园内所有的师资,由小龙鱼负责。

“大飞机金科托育园现在有8个老师,其中,4个育婴老师,2个生活老师,还有1个保健员,1个园长。此外,还有1名保安。”小龙鱼公司负责人任伟敏介绍,托育园的老师都有6年以上的工作经验,主班老师毕业于华东师大、哈尓滨师大,都取得了学前教育资格证书,其他老师也都有高级育婴师证书。

倍倍班的主班老师姚丽有11年的工作经验,有着圆圆脸蛋和甜甜的微笑。她最近7、8年都在带托班的宝宝。“带托班需要更有耐心,因为宝宝毕竟还小,生活自理能力弱一些,我们要慢慢引导。我们园的宝宝刚进来的时候,还有4个宝宝睡午觉要穿尿布,现在有2个宝宝已经脱掉了尿布。”

姚老师说,刚进园的时候,小朋友喝水都还只会用奶瓶或吸管杯。“现在大家可以到喝水区,自己用杯子接水喝了”。

说话间,有4个小朋友来找水喝。只见他们打开柜子,麻利地找到自己的水杯,排队接水,接着咕咚咕咚地喝起来。“你看,他们现在会在固定地方喝水,刚来的时候也会端着水杯到处走,我们就会告诉宝宝,这样是不行的,水容易洒出来,也容易摔跤。”

“开园第一周,我们很多的宝宝入园都哭了,我们就一个一个抱在手里,慢慢地安抚,到现在大家习惯入园生活了,哭的宝宝越来越少了”,姚丽说。

接送时间与员工上下班时间吻合

转眼到了下午5点,老师们为宝宝做了整理,孩子们就开始等待爸爸妈妈的到来了。

2岁3个月的何子恒第一个等来了妈妈,雀跃地拉着妈妈的手,上了车,还开心地告诉妈妈:“明天还要来”。

何爸爸在上飞院工作,在今年夏天之前,子恒一直是跟着妈妈在重庆老家生活,“我们本来也想来上海团聚,又听说院里办托育园了,就赶紧过来了。”妈妈汪女士告诉记者,家里没有老人带,丈夫又经常加班,商飞办的托育园解决了大问题,“早上他爸爸送过来,晚上我来接,真是太方便了”。

上飞院电气部研发工程师范爸爸来接儿子范曦宇。“曦宇是二宝,家里有老人,但是年纪大了。院里开的托育园,无论环境还是师资,都让人放心。”范爸爸说,现在没有后顾之忧,带着孩子上下班,工作更安心了。

刘静介绍,托育园的作息安排完全配合员工的上下班时间。“我们上班时间是早上8点半到下午5点,所以托育园上午8点开园,晚上5点半离园,考虑到员工可能会加班,还有2个小时的延时服务。”

有单位想办托班,调研需求多实际来的少

今年4月底,上海推出“1+2”文件,出台“托育新政”。在0-3岁“家庭为主”格局不变的前提下,本市通过“政府引导、家庭为主、多方参与”,建立托幼一体化发展,形成多形式、广参与的托幼服务体系。截止到记者发稿时,本市获得告知书的市场化托育机构30家,企事业单位为员工举办的托育园,半年来迄今只有商飞1家。

为自己的员工举办福利托育园,究竟难在哪里?第一家为什么是商飞?

“这么小的孩子,一些企业担心办托育会有安全风险,企业担心‘好心办坏事’。另外,在上海,不少家长上半年路途较远,带幼儿去单位的内部员工托育园,也可能存在这样那样的不便。。”上海市教委托幼工作处处长颜慧芬说。而商飞之所以可以成为第一家,刘静说,“是因为我们的负责人特别重视,将它列入‘2018职工关爱重大实事项目’头号项目,年终进行考核。早在今年2月就启动了相关工作。”

记者在采访中也发现,也有的企业在调研时发现职工需求很大,实际真正送托时,来的家庭却少了许多。上海一家事业单位就碰到了这个尴尬的问题。今年过年后,该单位做了一次摸底,发现2-3岁的宝宝有300多个,“5月份做职工意愿调研,看看大家的送托意愿,当时有100多个家庭报名”。

“经过讨论,我们决定帮职工解决带娃难的问题。但是我们单位场地小,实在没办法在内部开设托儿所,于是我们就开始找办托班的教育机构。”单位相关负责人介绍,后来发现离单位1公里,有一个20年办学历史的民办幼儿园,“我们去拜访了幼儿园,园长也答应今年9月为我们专门开出3个班,可以解决至少60个宝宝的入托问题”。

可是没想到,等到8月份,单位组织职工去幼儿园开家长见面会,却只来了30几个人,后来当场登记报名时只剩下20来个。

“对那些后来放弃入托的80几位员工,我们也一一做了回访”,这位负责人说。除了少部分孩子没有达到2周岁之外,很大一部分家庭是有了顾虑,担心孩子太小,吃饭、如厕、睡觉会有问题,还有的是受到了祖辈的影响,“有一位奶奶说,孩子太小了,自己宁愿再辛苦一年”。

“对此,园长也表示理解,毕竟越小的孩子,父母的顾虑肯定越多。好事要办好,确实不容易”,该单位相关负责人表示。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林颖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