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奖得主、中科院院士、美术大师、音乐美学博士集聚一堂:科学与艺术碰撞出“灵感”的火花

一位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一位中科院院士兼建筑学专家,一位美术大师,加上一位音乐美学博士,他们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

在11月2日由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等单位主办的“科学探索与文艺创作美学研讨会”上,诺奖大师弗兰克·维尔切克、中科院院士郑时龄、国家一级美术师施大畏以及音乐美学博士孙月,分别从各自角度对科学与艺术的关系展开了热议。

■科学探索与文艺创作美学研讨会现场

弗兰克·维尔切克表示,科学可以给艺术带来灵感,而艺术也可以给科学发现和科学研究带来启示。在很多层面上,科学和艺术是彼此相通的。例如,就对称性和丰富性而言,它们既是艺术的一个基础,也是物理学等自然科学的一个基础。

弗兰克·维尔切克认为,科学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它和生活密不可分,它能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世界,也能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艺术。而艺术也来源生活,它同样能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世界、理解艺术。

“比如说,用绘画、音乐、建筑等方式,可以对物理世界进行直观的诠释,帮助人类更好地理解时间的规律性以及空间结构的规律性、平衡性和稳定性。反过来,借助科学研究,人类也能够加深对万物之美的理解——举个例子,如果我了解了彩虹形成的原理,这并不会夺去彩虹的美,只会加深我的认识,并为我提供新的角度来欣赏它的美。” 弗兰克·维尔切克这样表示。

■200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弗兰克·维尔切克在研讨会上发言

在演讲的最后,弗兰克·维尔切克还向大家展示了一副李政道所作的画,他说道:“就像李先生所作的这幅关于鸡和蛋的画一样,它讨论的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这样的问题可能很久都无法思考出答案,但思考中蕴藏的美仍然是无与伦比的。”

研讨会上,郑时龄、施大畏、孙月等大咖则分别从建筑中的对称与不对称、绘画中的稳定与不稳定、音乐中的平衡与不平衡阐述了对科学与艺术关系的看法。他们都赞同弗兰克·维尔切克的观点,认为科学与艺术存在诸多交叉,两者会不断碰撞出“灵感”的火花。

■几名大咖对科学与艺术的关系展开讨论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当天的研讨会上,弗兰克·维尔切克所著新书《美丽之问》迎来首发,并在研讨会结束之后举行了签售活动,在现场,广大书迷们也是热情高涨。据介绍,在这本书中,弗兰克·维尔切克主要探究了这样一个问题:我们的宇宙是一件天工神作的艺术品吗?

■签售会现场人头攒动

为了探究这一问题,他从毕达哥拉斯的万物皆数开始,历数人类在认识自然过程中所产生的美丽思考:从开普勒的行星模型,到牛顿的力学,再到麦克斯韦的电磁方程、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原子运动的量子美……

大咖观点摘录:

郑时龄:当代建筑正愈益与艺术融合,成为实用艺术和空间实践的艺术。在所有门类的艺术中,建筑是不可回避的、无处不在的艺术,也是人们最熟悉的艺术。深入探索建筑与科学、建筑与音乐、建筑与绘画之间的关系,对于建筑学本身的发展意义重大。

施大畏:现代艺术与现代科学一起产生,两者相辅相成。艺术与科学都有着深厚的内涵。例如,在毕加索的立体主义画作或者是中国传统的山水画中,一笔一画之下,都还隐藏着很多需要理解和想象的东西;而科学也一样,除了眼之所见的现象,还有很多秘密隐藏在现象之下。

孙月:音乐和科学,艺术和技术,都在帮助人类倾听自然、认识世界、发现世界万物的生成规律,同时也在帮助人类认识自己、发现自己、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吴正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