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好这份防坑指南,双十一没它你就惨了!

马上到一年一度的”剁手节“了,很多人都摩拳擦掌准备清空屯了一年的购物车。不过也有小伙伴抱怨,现在的双十一和以往比起来,价格不仅没实惠,套路倒是多了许多。今天DD收集了几种常见的套路,大家在剁手的同时也要多加小心避免被坑。

虚标原价先涨后降

根据中消协发布的《2017年“双11”网络购物商品价格跟踪调查体验报告》显示,“双11”期间,先涨价后降价、虚构“原价”、随意标注价格的情况较为突出。例如DD一直在某东上购买一款隐形眼镜,价格长期以来都未超过100元。

双十一期间,官方显示其原价则为128元,有着六折的优惠,然而实际折扣仅在78折左右。

价格是商家之间争夺客源的最重要手段,此类套路在近几年已经屡见不鲜,商家先提前数天将商品价格提高30%,待到促销时再降20%,如果你之前没有关注过这个产品的价格就有可能栽进坑里。

对此,最好的办法就是提前将自己心水的宝贝提前放进购物车中,记好价格,在正式购买时才能避免上当。

代金券噱头大要求多

值得一提的是,这几天大家都能在登陆界面领到金额不等的福利券。不过,若想实际使用,却着不低的门槛。

例如DD领取了一张某商城号称”神券“的折扣券后发现,该类券不光只能在特定某天内使用,而且仅限于购买某一类中的部分产品。

除此之外,很多浏览器弹窗也会推送和双十一相关的各类代金券,然而点击之后就会转向各种不知名的平台,要求填写电话号码、注册账号。

有业内人士表示,这可能是一些平台积攒客源的手段,销售的产品可能没有经过安全检测,有的链接还可能窃取用户个人信息甚至偷走用户的账户资金。因此在购物的同时也需多加注意。

定金不可退还

在11月11日之前,也有很多商家推出了定金翻倍的活动,例如提前付100元,双十一当天可抵150元使用。不过,虽然价格有一定优势,但付了定金,想要退还,就不是那么容易了,因为定金不同于订金,如果不支付尾款,那么之前的定金也不会退还。

比价方式

  1. 不同渠道优惠力度不同,在确定某件商品后可以先上比价网站横向对比,例如慢慢买、三脉等比价平台,可以直接搜索出同一件商品在不同平台的价格。

  2. 因为不同平台抽成不同,如果某品牌在某宝和某猫都有开店,那么同一件衣服在淘宝购买的价格可能更便宜。

  3. 从平时折扣力度来看,一般图书、食品、日化等折扣力度和双十一相差并不大,因此如果不是特别需要,也可选择暂时延后。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罗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