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风回忆录|“鸿雁”连接长风长兴,“传书”校友情

重阳节期间,我单位组织退休职工到长兴岛郊野公园一日游。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呼吸新鲜空气,体验郊野乐趣。同行有几位长风本地人,感慨说:老底子我们长风地区也是这样的。想不到现在要跑那么远的路,到这岛上来品尝乡村味道。

“哇,狗尾巴草!”小时候的“狗尾巴”草,出现在眼前。

“这么大的狗尾巴草?”我有点疑惑。

“转基因呀。你看这一畦畦的草,都是人工种植的。本来种稻(菜),现在种草。”

也是,这里是可供观赏的“百草园”。田头立有牌子,走,去看看。

“哈,是狼尾草!怪不得比狗尾巴大。”我释疑。

“狼尾巴”晃动着,欢迎大家拍照……

■ 种植园的狼尾草

众乐乐我也乐。而且,我还有着与众不同的“一乐”:我想起了我的一个同学,50年前就在这长兴岛部队当过兵。从那时候起,“长兴岛”就进入我的“生活词典”,成为我在信件来往中经常出现的一个“关键词”。

大根(化名)是我在曹杨二中读书时的校友。在初中时,我们同在5班;到了高中,他是5班、我是6班。我们经常在一起,谈理想、谈前途。我们有着共同的兴趣和爱好。记得1966年的某一天,他邀请我去曹杨八村居委会(他母亲是居委会干部),帮居委会书写几条仿宋体的红色标语。因为我是校美术小组成员,对仿宋体的书写还是比较在行的。

1968年3月,部队招兵,大根被批准入伍。我们几位要好的同学为他送行。他将一张穿上新军装的照片送给我留念,照片背面写有“我参加了人民解放军 六八年三月二一日”,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在当年“停课闹革命”的背景下,能进部队当兵,是个不错的选择。

■ 光荣入伍“第一照”

他被分配在长兴岛服役(属于上海警备区管辖)。就在这岛上,他从连队士兵做起,经受艰苦锻炼(长兴公社人武部“支左”),入党提干,先后任职连部文书、营部文书,后来调到团部政治处工作(在横沙岛),才离开了长兴岛……

就在这长兴岛(后横沙岛)上,他的一封封信,寄来我长风老屋。我也在长风老屋回信,寄往长兴岛。长兴岛和长风老屋之间“鸿雁传书”,传递了那个年代的一段校友情……

■ 一封封信,寄来我长风老屋

从来信里,我读到长兴岛是长江泥沙在入海口沉积的几个沙洲,经人工开挖堆积连成一体。当年有一个公社(长兴公社)、一个农场(前卫农场),人口约3万。长兴岛地广人稀,需要人才去开发。之前已有几批知青进岛务农,之后又将有大批知青进岛务农。他欢迎我到长兴岛工作(当年我还没有分配工作),或可在岛上开创一番事业。在当年的下乡运动中,上海长兴岛离上海最近,是知青向往的“鱼米之乡”……

后来我分配到房管所工作,他在信里提醒我要放下身段,与工人师傅搞好关系,打成一片,要用大众化的语言交流,不能孤芳自赏、自命清高。他对我业余的文艺创作表示关心,鼓励我深入生活、观察生活,积累素材,写出符合时代要求的优秀作品来。他还曾寄来《浦江哨兵》短篇小说集,供我学习参考……

从来信里,我也读到他的成长足迹。除了紧张的军事训练外,还忙于部队建设的大量文字工作,统计、总结、评比、计划,甚至党代会的开幕式、闭幕式和发言报告等,都由他执笔。到团部政治处后,曾担任组织股干事、书记(不是支部书记的书记,是写写弄弄的书记)、直至团政委……

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走出人生精彩。我为有这样的校友而感到自豪!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我们的信件来往,传递着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 前卫农场、“知青桥”

“知青桥”上沉思

午饭在前卫农场(现改制为前卫宾馆)大食堂吃。饭后,我走上“知青桥”,望着桥下的河水沉思:1982年6月成立武警,大根调任武警上海总队,先后任支队政委、总队政治部主任、总队副政委。在总队副政委任上退休。

长兴岛,是同学军旅生涯的发祥地。从长兴岛起步,他走出了一条光彩的人生之路!

这次活动的带队领导走上“知青桥”,说:你又可以写一篇文章了。我说:是啊,我已在构思。我讲起了我的这位同学在这里曾经当过兵的故事。“当兵的人”爱听当兵的故事,因为他也是当兵的,是海军。我说,我还去过武警上海总队政治部采访过武警总队武术队,因为他们的武术队在全国武警系统武术比赛中成绩骄人。我的文章刊登在1987年5月的《中华武术》刊物上,题目是《新军“教头”——访武警上海总队武术队教练孙剑群》。

■ 1987年5月《中华武术》刊登《新军“教头”》一文

“一日游”活动结束了,大巴离开长兴岛。车窗外,时有柑桔树掠眼而过,偶尔还可以看到远处的“狼尾巴”草,在秋风中摇曳。我忽然突发奇想:倘若当年我来长兴岛的话,或许我将有另一番人生。

人生没有或许。

■ 老友重逢在曹杨二中

■ 长兴岛上的柑桔树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朱惠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