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排市场开发会在京举行 魏纪中:女排完全具备市场开发基础

11月7日上午,由中国女排独家商务开发商赢德体育主办的中国女排市场开发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国际排联前主席、终身名誉主席魏纪中参加研讨会,其表示中国女排完全具备市场开发基础。

王者之师:中国女排万众瞩目

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中国女排一直有着极高的市场号召力。2018年女排世锦赛,太平洋保险成为中国女排的官方合作伙伴,随着中国女排在比赛中的优异表现,收视率节节高升,其中多场次的收视数据超过了《新闻联播》,对阵美国、意大利等比赛更是在全网掀起讨论热潮。

针对这一热潮,国际排联终身名誉主席魏纪中先生指出:“中国女排队伍成绩优秀,优秀运动员层出不穷,国内认同度高,完全具备市场开发的基础。”

人民日报体育部李中文、新华社体育部主任许基仁、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总监方钢、中国体育报社总社副社长曹勇,歌华中奥集团总裁王奇先生、腾讯网体育经纪总经理王永治,赢德体育总裁许绍连以及来自全国13家都市报体育新闻部门的负责人参加了研讨会。天津日报体育中心副主任刘长惠回忆起自己大学时期“翘课看女排比赛,敲脸盆庆祝”的经历依然历历在目。重庆晨报编委蒋敬诗先生肯定到:“中国女排无疑是一个超级大IP。爱国精神,拼搏精神,这些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标签,以此为核心带动手游或者综艺的开发,都可能取得良好效果。”

成绩突出的背后:市场开发仍有空间

中国人是拥有女排情怀的,但受限于排球场地的数量,大多局限于旁观者而非参与者。

中国体育报社总社副社长曹勇给大家介绍道:“目前国家体育总局每年承办赛事700到900项,但是主体在足球与篮球,中国女排的市场化仍有差距。”作为三大球项目中成绩最好的队伍,中国女排作为超级IP,受到几代人的关注,但年轻用户不足,赛事开发也无从谈起。歌华中奥集团的总裁王奇也表示“中国女排应该避免过度娱乐化”,但年轻粉丝的普及和移动端的拓展至关重要。半岛晨报的隋海涛先生也提到:“相比足球和篮球,同属于三大球的排球项目现在仍然缺少发言权。”南方都市报前主任钟宇辉点出目前中国女排市场开发的矛盾:“漂亮的长腿女排姑娘完全符合当今青春亮丽的大众审美,但粉丝群体的老龄化现象值得注意。”实际上,我们也看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关注女排,喜欢女排。但不可否认,中国女排的强大感染力仍然在年龄较大的粉丝群体中体现突出。

多管齐下:重塑女排精神是关键

对于中国女排未来的市场开发,魏纪中先生谈到:“中国女排欲进行市场开发,首先要了解国际其他国家如何运作,之后再按照自身情况制定策略。”魏老指出,了解排球粉丝群体同样十分重要。当赞助商和排球粉丝建立较大的相关性,就容易产生更好的商业效果。新华社体育部主任许基仁则认为:“中国女排市场开发最核心的是要依靠赛事来增强曝光率,需要持续关注的机会和载体。”2018年起,世界女排国家联赛总决赛连续三年在南京举办,进一步扩大了中国女排的影响力,魏老也补充了宁波北仑的例子,指出赛事和队伍IP也很好推动了城市的发展,都印证了这一观点。央视体育频道总监方钢则提出了“树立女排明星”和“重塑新时代的女排精神”两个命题:女排明星的带动效应和新时代女排精神对中国女排队伍的影响力提升至关重要,但当下的时代烙印如何在女排身上体现,如何打造符合当下国民心理的“女排精神”,则是未来需要我们解决的课题。同时,女排精神是中国女排的核心,排球从业者要将女排精神升级为符合当下时代,甚至是引导、纠正时代,以成为符合当下正能量的新时代精神,鼓励更多年轻人参与到体育运动中。”目前,女排的粉丝群体大多集中在60后、70后,90后、00后则大量聚焦在电竞领域。针对这一现象,王奇建议,打造一个排球小游戏。“大家都可以有战队,买服装,买装备,缺个二传买一个孙晋芳,缺个主攻,买个郎平。”如此创意性地将电子竞技与排球项目结合,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喜欢上排球项目。

最后,人民日报体育部李中文主任总结道:“女排市场的开发离不开女排精神。” 新闻晨报的刘辉主任也提到“女排精神应该更好的与产品结合。”

2017年8月,赢德体育获得中国女排独家商务开发权后,与中国女排的合作已经进入第二个年头。携手女排后,赢德充分发挥了腾讯体育的互联网媒体平台优势和社交生态价值,截至目前,中国女排的赞助合作伙伴已经涵盖了太平洋保险、光明乳业、阿迪达斯、金锣、水清清、颜如玉、百岁山、美陶陶瓷等一系列各细分行业的领军企业。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刘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