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博会@记者,记着 | 章姝敏:我和我的演技

为期6天的首届世界进口博览会结束了。新闻晨报前方报道团队一共采写发布130多篇现场报道,包括视频、图文等多种形式。今天收官之前,9位记者一人一文,用不同的视角,和读者分享所见、所得和所悟。

“四叶草”8号馆的一家法国食品公司展台,排队的观众殷切地朝隔着玻璃板的开放式厨房张望。

在观众的注视下,我左手托起烤牛尾,右手拿着小勺子,挖了一点西红柿配牛肉送入口中。

“哇, 真的很赞。西红柿中加入了酵母提取物之后,味道鲜美了许多。好好吃噢,我要多吃一点!”

看到杨眉大导演按下镜头的停止键,示意这一段拍摄完成后,我赶紧放下手中的食物和勺子,揉了揉肚子——为了拍进博会美食视频,这已经是我吃的第五顿了,哪还吃得出味道?

好吃不好吃,全靠演技!

是的,在11月5日-10日的进博会期间,我,一名科技记者,在“老司机”摄影记者杨眉——“杨导”的掌镜下,挑起了平日里八竿子打不着的 “演员”的大梁

坐在地上装摄影设备的杨导

时间回到10月中旬的某天,当我像往常一样坐在工位上敲键盘的时候,微信里弹出了一则来自“进博会注册记者群”的开会信息。

有点兴奋,也有点迷茫。

作为新闻晨报周到客户端的科技记者,平日里主要是围绕科技类的选题,和部门里的小伙伴一起作战。尽管也有参与报社的各类活动,但加入进博会这样涉及面广、报社各个部门配合的重要项目,还是第一次

好在,组内同事都是自来熟,而我所在的视频小分队,又有经验丰富的杨导掌镜。于是,悬着的一颗心终于有了底。

经过半个多月的准备,我们穿上统一的队服,向着“四叶草”出发。而我,也拿好小话筒,跟在全副武装绑满各种摄影器材的杨导身后,走街串巷,开始了我们充满惊喜和惊吓的视频拍摄之旅。

进博会前期,我们的拍摄风格偏严肃——杨导是在报社做了15年的“老”摄影记者,初次接触这位资深前辈,难免紧张。

通常是,在同事们的建议下,我们先找到目标展品,然后我站在展品展台录一段标准开头——

新闻晨报和周到的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是11月X日,进博会开幕的第X天,本次视频要为大家介绍的是······

以及,标准结尾——

以上就是新闻晨报周到记者章姝敏在进博会现场为您带来的报道。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周到客户端以及新闻晨报微信、微博。

中间,配上展台高层的采访,和一些展品镜头。

这样的“套路”让我们高效地完成了乐高、会飞的汽车和粉钻鞋等一系列热门展品的拍摄。

开幕式当天,我们在展馆对媒体记者开放的第一时间奔向汽车馆。

此前,会飞的汽车早已在网上积聚了不少粉丝,但一直套着银色罩子,颇为神秘。当我和扛着器材的杨导到达展台前时,罩子已经被掀开,汽车也终于露出了庐山真面目。

由于汽车被一米栏围的严严实实,比我们早一步来的记者,都只能举着手机站在一米栏外对汽车拍照,无人上前。杨导从包里掏出设备,一边安装,一边指着展台招待处的三个外国人对我说,“走,我们去问问老外,能不能进去拍摄。”

如果是我一个人,我可能会和其他记者一样,远远地拍几张照片,不做那个“打破规矩”的人。但是,看到杨导如此理直气壮,作为搭档的我也不能太“怂”。

好在,这些来自斯洛伐克科技公司Aeromobil的展商非常热情。我和杨导连比带划地用蹩脚英语说完来历后,他们打开一米栏,邀请我们近距离拍摄汽车,甚至向我们展示了汽车的内舱,以及由汽车形态变为飞行模式的操作过程。

就这样,在其他一米栏之外观众的羡慕目光中,我们完成了拍摄和对Aeromobil的高层采访。

因为独家、抢发,这条视频成为了次日报社的A稿之一

会飞的汽车 摄影:杨导

就这样,在一次次配合中,我和杨导的默契度也越来越高。当选定的热门展品被拍摄完后,我们开始放飞自我。

作为团队里唯一的摄影记者,杨导在奔赴各馆拍摄视频、为文字记者配图的同时,还要负责剧本构思。而我,也开始在出镜、配文和编辑之余,利用通勤和晚上的时间,琢磨声音和表情的细节。

接下来,就是拼演技的时刻!

起初,杨导对我的要求并没有那么高,“你就从大门口边念口播边走进来,走到这里看到这么多人排队,就表现出很惊讶的样子,然后我的镜头就带到这边的队伍。”

尽管听起来轻轻松松,但小女子实在无能,看到镜头只会露出职业假笑,无论如何也演不出“惊讶”的样子。最终,我只能以肢体语言——伸出左手指向队伍——代替表情,磕磕碰碰完成了场景过渡。

好在,遇到“坐马桶”这样的紧要关头,杨导总是能挺身而出,亲自出演,不仅救有偶像包袱的我于水深火热之中,还现场示范了何为“演员的自我修养”

于是,在“老司机”的指导下,我的演技开始突飞猛进。

亲身示范的杨导

我的演技巅峰,出现在本文开头提到的美食专辑视频里。

杨导耗尽心血,带着我在属于食品及农产品展区的7号馆和8号馆逛了一圈,设定了“进博会上展示的一餐”主题。

在接下来的3个小时,我在杨导的镜头前,喝了一碗波兰红汤,啃了牛排、牛尾,喝了红酒,吃了冰激凌。一下子吞掉这么多食物不算啥,吃完每种食物后,表现出“啊,这种食物真是棒极了”,才是最难的部分。微笑、咂嘴、睁大眼睛、语言赞美······各种能够想到的元素一拥而上。

然而,就在我法国食品展台,吃下那一小口西红柿炖牛尾,自诩演技渐入佳境的时候,排在玻璃板外的女观众实在看不下去了,提醒我,

“这位记者,你演得真的太假了。看完你的表演,我觉得,这道菜一点都不好吃。”

······

一万点暴击。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章姝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