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博览会“永不落幕” !为境内外企业、消费者带来更多便利与红利

刚刚落下帷幕不久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共吸引了172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会,3600多家企业参展,超过40万名境内外采购商共襄盛举,共同奏响了“新时代,共享未来”的交响曲

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首届进博会精彩纷呈、广受赞誉,且成果斐然。短短6天中,累计意向成交达578.3亿美元。而这场举世瞩目的盛会落幕之后,其溢出效应也在源源不断地释放,让广大国内外企业,乃至更多的消费者、老百姓能够更直接地享受到进口博览会带来的便利和红利。

进口博览会“大单”频现

自上周起,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主论坛会场、平行论坛会场、国家展示馆、南广场将向社会开放,许多市民都前来亲身感受进博会。11月20日是近几日难得的晴天,领取了参观券的观众更是络绎不绝。记者在现场注意到,即使很多市民未能在11月5日至10日前来到“四叶草”,但也是做足了“功课”,有“备”而来,对于未开放参观的企业展所在展馆,也能如数家珍。

市民许女士从轨道交通2号线徐泾东4号口出站后,经由中央广场打算前往国家展,看到各色引导标志上的“3号馆”、“8号馆”等,还能说出馆内曾经的“明星展品”,“金牛座就在3号馆吧,8号馆我也知道,就是食品农产品展,还有6号馆,钻石鞋那时候就在那里。虽然之前没能来现场,但我和家里人都很关心的,一直关注新闻里的报道。”

国家展内充分展示各国独特文化和优势产业,而企业展则吸引了220多家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参展,其中首次亮相中国的展品多达5000余件,有300多项新产品和新技术首次发布,可以说是集聚了世界各国优质“土特产”

而在进博会现场,这些亮点展品就实现了签约,漂洋过海而来后,将在中国“扎根”。德国瓦德里西科堡公司带到进博会上的、价值约500万欧元“金牛座”龙门铣,在进博会闭幕前就成功签约售出,某个来自长三角的“神秘买家”成为了“金牛座”的新主人。而这座体型巨大、加工精度却在4微米左右的龙门铣床也将在国内继续“发光发热”,生产出高精度的机床和零部件。

而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和17家市级医院的代表也在展会上与多家跨国医疗器械厂家代表及外贸代理机构共同签署了大型医用设备集中采购协议书。在不久的将来,拥有全球领先技术的CT、磁共振、数字血管减影造影系统等33台进口大型医用设备将落户上海市级医院,为广大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就诊服务。

同样的,在展会现场吸引目光无数的直升机也签下了大单。中美洲际及旗下子公司在进博会首日,便与意大利莱奥纳多直升机签署了关于“15架AW139紧急医疗救援构型直升机最新订单”的合同,预计将于2019年至2021年间完成交付。同时签订的框架协议中,还包含了双方在中国建立意大利莱奥纳多直升机授权培训学院及构建由中美洲际管理的完成和客户化定制中心。其合作伙伴、金汇通航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新机型的引入对于充实救援队伍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作用,而除了医疗救护领域,直升机也将越来越多地在人们的生活中得到应用,“比如警用航空的城市巡逻,甚至未来直升机能够实现15分钟内虹桥、浦东两大机场之间的衔接,乘客们也无需反复安检,即可完成接驳。”

进口博览会“永不落幕”

虽然首届进博会已正式落下帷幕,闭幕并不意味着句号,而是精彩故事新一篇章的开始。

在进博会现场,位于“四叶草”一层步道的“第二届展位预订办公室”就已经是个热门“场馆”,每天都要接受大量展商、企业前来咨询报名事宜。记者了解到,目前,已有200多家企业签署参加第二届进博会的协议,意向协议展览面积达3万平方米。

与此同时,承接进博会溢出效应的一站式交易服务平台已在上海上线,将常年为海外参展商和国内外采购商提供在线展示、在线撮合的综合型进口交易服务。而普通消费者更熟悉的,可能还是最近陆续开出的常年展示展销平台。根据《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实施方案》,为了更好地以展促销,让展品变商品,建立了一系列制度化、机制化的安排,打造了多个“买全球、卖全球”的开放平台。

例如与国家会展中心只有一路之隔的“绿地全球商品贸易港”便于闭幕后3天正式“开港”,11万平方米的商品交易馆共迎来41个国家的112家企业及组织入驻,未来三个月内,预计还有20个国家级机构企业入驻。记者在现场看到,多个海外生鲜、食品品牌店内除了产品展示,还专门设立了洽谈区域。而位于一楼的Neato智能吸尘机器人店内更是把“进博会明星展品”的广告牌放在了最显眼的位置,这家来自硅谷、在进博会现场已经收获了上千个采购意向的企业,如今的目标就是通过后续的接洽让意向“落地”,并进一步增强品牌影响力,“绿地全球商品贸易港”便是其主阵地之一。

位于虹桥商务区的进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平台,共设置有进口商品销售区、跨境电商区、功能服务区、配套服务区。其中,商品销售区会参考进博会参展商品分类,主要有消费电子、家电、服饰、箱包、日用消费品、化妆品、保健品及医疗用品、汽车及零部件、食品及农产品等。未来,这里将不仅仅是承接进口博览会溢出效应的展示展销平台,还将成为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企业“买全球”和“卖全球”的“上海购物”新地标。

此外,还有能够实现西服0天取料、零剪订制的Gracina life平台;除了聚集国内外多个美食品牌,还将借助如VR、AR等高科技产品,还原真实的国土风貌,让消费者有“足不出沪,尽享世界”的之感的“世界跨境城”;而主打“智慧牌”的“利程坊”,则被分为智慧零售、智慧物流和智慧生产等板块,将以“创造智慧供应链 启迪新零售未来”为目标,为新零售时代推波助力。

完成了“大考”,实现了“升级”

此次“四叶草”部分场所向社会开放后,进博会举办场馆的“颜值”够高也一度成为市民津津乐道的主要话题。事实上,在展会筹备的过程中,身为目前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建筑单体和会展综合体的国家会展中心便进行了整体改造——“四叶草”外装上一圈七彩“大刀片”,南广场上竖起了8棵巨大的“花雕瓶”,缤纷艳丽的各色盆花将这里装点成一片花海;南厅入口处代表着24节气的“四叶草”立柱里加装了LED灯,可爱的“进宝”形象随处可见……今后,这里也将被打造成为沪上又一重要景点,“能够让所有来到国家会展中心的观众、游客主动举起照相机”是“四叶草”的未来目标。

与此同时,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在进博会举办期间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上海口岸自助通道数量达到177条,全面提高了口岸通关效率,而上海单一窗口边检航空器申报平台正式启用,也极大地方便了航空企业边检业务申报;“交通智能信号灯”、“无停留太赫兹智能安检”、“客流热力图监测”等“智慧公安”的建设成果在进博会后将完全运用到城市管理中,给市民的生活增添更多的便捷;杨浦、南浦、卢浦、徐浦4座大桥换装亮相,与45公里滨江岸线景观相映成辉;核心区域的电力架空线全部入地,让“魔都”的天际线更加迷人。此外,还有于今年10月中旬正式交付的440辆智能网联公交车、进博会前夕新增的350辆纯电动出租车等等等等。

主题不一般、内容不一般、形式不一般、内容不一般……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一场“不一般”的展会,而为了确保这场盛会的顺利举办,上海各行各业的工作人员加班加点、全力以赴完成这场重要“大考”的同时,也完成了这座城市服务能级的一次品质升级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谢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