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都进行首次鳗鱼亲体增殖放流活动,以后鳗鱼有得吃了!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今天上午在长江口九段沙进行鳗鲡亲体增殖放流活动,3000条鳗鱼亲体(鳗鲡是鳗鱼一种,市民习惯将鳗鲡称为鳗鱼,亲本是即将生宝宝的鳗鱼)在放流船行驶至水域中间位置时游向长江,随后逐渐从长江口游到海里。

周到君在放流活动现场看到,放流人员将装在袋子的鳗鱼倒入长方体盒子里,再将盒子里的鳗鱼倒入长江,一米左右长的鳗鱼随后欢快地游向江里,3000条鳗鱼大概在半小时放流完毕。

东海水产研究所河口渔业实验室研究员张涛告诉周到君,这是国内首次放流鳗鱼亲本,国内至今未放流过鳗苗。

周到君在放流现场注意到,放流的每条鳗鱼身上都挂着一个浮标那样的囊,张涛解释,挂在鳗鱼身上的是卫星跟踪标志,鳗鱼带着它,从江里游到海里,60天后标志会自动脱落,然后浮出水面,里面的相关数据随后通过卫星传输到他们实验室。

据悉,通过这些数据,他们就能够知道鳗鱼的洄游路线、水深、水温等,这样就能掌握鳗鱼的生活习性,为今后改进放流时间、放流地点、放流规模等提供科学依据。总而言之,为今后市民餐桌提供更多鳗鱼作准备。 

上图:黑色的囊是卫星跟踪标志

据悉,卫星跟踪标志以往在放流中华鲟、金枪鱼、海龟时使用过,放置在鳗鱼身上进行研究还是首次。

据了解,随着消费量的增长和养鳗业的发展,各地鳗苗出现了“掠夺”式捕捞,20世纪80年代以前,国内几乎所有主要河口都能捕捞到大量玻璃鳗,现在只能在福建沿海水域和长江口水域能捕捞到,其中长江口占总捕捞量的70%以上。

东海水产研究所所长庄平告诉周到君,现在鳗鱼出现的数量高低波动很大,而且多数时间处于低谷期,目前鳗鱼的数量只有历史正常时间段的1/3。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谢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