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身边最美生活垃圾分类达人|来看看杨浦区的达人们

由市人大城建环保委支持,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主办,新闻晨报周到承办的“寻找身边最美生活垃圾分类达人”活动报名阶段已结束。通过新闻晨报周到和各区绿化市容管理局报名的居民、公益组织总数达到了200多个。

从即日起,周到将陆续刊登这些候选达人(个人)和候选达人(公益组织)的事迹,希望他们在垃圾分类方面取得的经验可以为其他小区、单位、公益组织借鉴,进一步推动全市垃圾分类工作。

第3期,我们来看看杨浦区的达人们。


达人姓名:季亚林  年龄:68  性别:男  职业:退休

季亚林是一名老党员,退休前是一名医生。从退休的那一刻起,他为自己立下座右铭:人退休了思想不能退休,应当与时俱进,勤于思考,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当得知隆昌社区鼎隆公寓开始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后,季亚林积极报名,成为了一名社区生活垃圾分类志愿者。他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定期值班看守各个垃圾点位,风雨无阻、持之以恒地做好垃圾分类指导工作。通过现场指导,他将垃圾分类知识一点点向社区居民普及。遇到有居民不理解的,他会耐心解释垃圾分类的益处;遇到有居民不配合的,他不争吵,默默地将垃圾正确分类,用行动感化对方。时间久了,附近的居民也慢慢理解和认可了,自觉主动地参与垃圾分类。

季亚林用自己的热情和爱心,获得了居民的广泛赞誉,更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达人姓名:张新志  年龄:47岁  性别:男  职业:保洁员

张新志是兰花教师公寓的垃圾分类保洁员,负责小区880户人家的垃圾分类、清运。

每天,张新志从早到晚要忍受腐蚀物的恶臭,双手不停地伸进居民们混装的垃圾里,对混在一起的干、湿垃圾进行分拣。由于干湿垃圾桶内各类垃圾混杂,无法在短时间内精确分开,只能先简单分一次,把容易分开的垃圾先分开,然后再进一步分拣。经过实践摸索,每次工作时,张师傅先通过“眼观”判断一包垃圾是否分类,再放在手里揉捏一下。食物残渣和生活垃圾混在一起的情况是最普遍的,每次遇到这种情况,张师傅都会细心地一点一点将食物残渣挑出。除了分拣干湿垃圾,他还把可回收的废旧鞋子、衣服挑出来。

张师傅默默地做好分拣,任劳任怨,感动了小区居民,促进了小区生活垃圾分类。


达人姓名:杜珍妹  年龄:60 性别:女  职业:退休

杜珍妹是控江西三村居委垃圾分类自治小队的队长。她成为队长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补习垃圾分类知识。她说,自己都不会分,怎么教居民分。除此之外,她还积极鼓励邻居参与垃圾分类志愿者队伍。在她的努力下,志愿者人数从20多人增加到50多人,就连好几名长年对小区治理抱怨不断、让居委头疼的“刺儿头”也加入了志愿者队伍。队伍中还有身患癌症、郁郁寡欢的居民,通过每天4小时的垃圾投放点值班工作充实了生活,愉悦了心情。

杜阿姨每天早晚都会去社区里的4个垃圾分类点位检查,仔细收集居民遇到的问题,与其他志愿者和居委干部讨论,商议出解决办法之后再通过微信群告诉大家。经过一个月的引导,居民们从“让我分”向“我要分”迈进:小区垃圾减量率已超过50%,除袋投放的居民超过了75%,湿垃圾现场分出率达到了78%。

杜阿姨时常戏称自己为“垃圾队长”。其实做这项工作以来,她在小区里受了不少气,听了不少居民的怨言,但是杜阿姨说,既然群众选了她来做垃圾分类的队长,她就要把这个“垃圾队长”做好。


达人姓名:毛锦芳  年龄:65  性别:女  职业:无业

毛锦芳不是本地人,却对这片土地以及生活在其中的人们有着深厚的感情。平时,她热心助人,热爱生活,在社区里口碑极佳。此次,当居委会请她担任小区生活垃圾分类指导员时,她毫不犹豫一口答应。

从此,毛锦芳无论刮风下雨还是国定假日,总是准时到岗,兢兢业业坚守岗位,耐心细致为居民宣传讲解生活垃圾分类的知识和要点,一丝不苟检查居民分类的垃圾包,一旦发现有未符合分类要求的,就重新进行分类和投放,不避污秽、不厌其烦。经她之手管理的分类垃圾桶被物业和街道环卫所一致评为“信得过”垃圾投放点。

她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却深刻明白垃圾分类对美化环境、节约公共资源的意义。因此,她自备橡皮手套和分拣工具,认真地逐件检查、规范操作。这种工作态度背后的驱动力是她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达人姓名:王其新  年龄:76  性别:女  职业:退休

“垃圾分类是一件好事情,我能为小区垃圾分类工作出一份力,感到很荣幸。”今年76岁的王其新是财大社区居民,是一名老党员,她在垃圾分类工作中的表现让许多居民钦佩有加。

以前经常有人把垃圾扔在垃圾桶边,到了夏天味道特别大,还引来不少苍蝇、蚊子,从旁边走过都要捂鼻子。王阿姨在执勤时,鼓励居民把垃圾分好类扔进垃圾桶,看到有的居民分错,就把垃圾挑出来重新放进相应的桶内。

无论刮风下雨,严寒酷暑,王阿姨都准时来到垃圾桶旁,给居民介绍垃圾分类的知识和方法,用自己的方式,为垃圾分类工作的推进、小区整洁环境的创建贡献自己的力量和热情。


达人姓名:肖春英  年龄:66  性别:女  职业:退休

肖春英是原鞍四(1)居委会主任。2012年,四平路街道进行垃圾分类试点,并于2013年正式铺开。为了更好地推进垃圾分类工作,街道组织退休居委干部成立了一支督查队伍,以肖英为主,主要负责配合宣传培训。

肖阿姨首先跑遍了四平路街道95个垃圾箱,对所有垃圾箱房和临时堆放点位做到心中有数。她很早就意识到让居委干部深入了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因此,在获得众多居委的支持后,她组织开展对居委干部、垃圾分拣员、积分扫描员的分批培训,并借助党员生活会、妇代会等活动深入宣传,发放了杨浦区生活垃圾分类减量指导手册3万余份。

肖阿姨知道,光有理论不够,还要联系实际。她亲自带队在各个垃圾箱房检查,巡查卫生状况及指导员到岗情况,并对照“垃圾分类达标小区”的硬件条件,对不足之处提出要求。遇到居民对垃圾分类存在疑问的,她积极解答。肖阿姨的无私付出,获得了居民的一致好评。


达人姓名:陈莉俊  年龄:37  性别:女  职业:自由职业

陈莉俊是一名全职太太,也是一位热心小区公益活动的志愿者。她利用业余时间积极参加居委会的各项公益活动,既是40号楼组长、业主代表,也是社区独居老人关爱员,还是社区垃圾分类指导员。

垃圾分类指导员的工作很不容易。小区垃圾点位是露天的,即使酷暑严寒、刮风下雨,即使湿垃圾桶多少有些异味,指导员都要在室外站立4个小时,还要不停地为居民服务,开袋检查居民投放的垃圾袋,遇到没有分好的就一边帮忙重新分一边讲解,有时碰到个别居民不理解投来异样的眼光,但她依然坚守在岗位上默默付出。前段时间,她不小心扭伤了脚踝,不能长时间站立,为了不影响垃圾分类指导员工作,陈莉俊的妈妈毅然协助女儿工作。母女俩共同为社区垃圾分类工作贡献力量。


达人姓名:新江湾城街道生活垃圾分类指导员团队

新江湾城街道生活垃圾分类指导员队伍成立于2016年。团队由社区的基层干部、退休党员、学生、上班族组成。他们利用休息时间,穿巷入户搞宣传,风雨无阻守点位。在他们的努力下,社区垃圾分类实效显著,部分小区源头分类准确率达到80%以上。

在尚浦名邸小区,住户隐私保护较好,门禁重重,给垃圾分类宣传和源头管理带来一定困难。但这并没有难倒这支队伍,他们不仅利用短短一个月时间完成了小区900多户居民的上门入户宣传工作,并且在小区实行垃圾分类楼道红蓝榜评比,唤醒居民的荣誉感,激发参与热情。在他们的努力下,评比榜上的红星越来越多,黄星越来越少。目前为止,小区超过90%的居民能够自觉做到垃圾干湿分类。

在江湾国际这样2000户以上的大型社区,指导员们克服小区大、居民多、矛盾多的困难,不论刮风下雨都坚守一线,垃圾桶边总能看到一个个“黄马甲”打着伞坚守的场景。垃圾分类指导员们用自己的行动换来了居民的尊重和认可。今年以来,原本楼道口随手扔垃圾的脏乱情况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10个规范化的投放点位,一些原本不理解的居民也逐渐认可了垃圾分类。


达人姓名:明丰苑小区垃圾分类志愿者团队

明丰苑小区垃圾分类志愿者团队是与小区内居民及生活垃圾接触最密切的组织,也是垃圾分类的带头军。

团队以社区党员为基础,楼组长、块长率先垂范,积极组织社区内退休老人参与到垃圾分类工作中,并与周边中小学开展垃圾分类小宣传员活动,还在寒暑假开展“‘‘大手拉小手’垃圾分类家庭行”。这样,发动老、中、青加入分类队伍,做到垃圾分类人群的全覆盖。

明丰苑团队对宣传培训十分重视,充分利用小区橱窗、板报、横幅等阵地宣传,建立社区生活垃圾分类科普点,组织居民参加街道的绿色课堂活动,利用党员、楼组长、业委会等各类小区会议开展分类知识培训,通过共建、暑期实践、每周劳动日等各种形式推进垃圾分类。

团队还负责每日垃圾点位的值勤和检查。每天都会有志愿者在垃圾桶旁担任垃圾分类指导员,引导居民正确投放。遇到个别不理解的居民,耐心讲解垃圾分类知识。在他们的努力下,超过 80%的居民都能正确进行垃圾分类。

团队负责人说,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及后代。志愿者团队将持之以恒做好这项工作,并带动居民养成分类好习惯。

达人姓名:上海杨浦阳光社区服务管理中心

上海杨浦阳光社区服务管理中心是绿色账户第三方联盟单位。自2012年开始承接杨浦区“绿色大讲堂”、专项回收日“绿色星期六”和绿色账户项目,并协助杨浦区各街镇创建垃圾分类达标居住区宣传、培训和检查工作。

中心软件开发团队自主研发“垃圾分类啄木鸟”督查应用软件;原创“垃圾分类人偶模拟投放”、“给垃圾找家自治工作坊”、“垃圾换黄金”等活动品牌;举办“垃圾分类阳光行 党建引领加速度”系列活动,以睦邻家园为阵地,组建“垃圾分类自治群英会”,开展“推拉谈倡”退休老党员党建引领垃圾分类行动。

7年来,共服务杨浦区175个居委、453个小区、约21万户家庭,垃圾分类知晓率90%以上,绿色账户办卡率平均达90%,参与率平均达76%。积极开展进园区、进社区、进校区、进公园系列主题宣传活动367场,受益约 7.4万人。募集9家绿色账户“爱心商户”,巡回各社区开展月月有好运、季季有惊喜、年末有大奖活动360场,受益约15万人,满足居民多元化需求。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郁文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