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科创教育夯实人才基础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实现技术落地 ——为科创中心建设贡献教育力量

在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是一项重大国家战略,而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重要基础就是高质量的人才培养。近年来,随着教育综合改革持续深化,上海基础教育注重顶层设计和资源整合,在中小学播撒创新的“种子”,精心培育后备人才。同时,上海高等教育积极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也为科创中心建设提供有力支撑。毫无疑问,“科技创新”将以自身源源不竭的动力,成为助推新时期上海教育发展强有力的引擎。

科创实践工作站贯通校内外培育“明日之星”

2016年4月,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携手推出了“上海市青少年科学创新实践工作站”实验项目。该项目旨在整合高校、科研院所等多方资源,通过校内校外领域联通,课内课外学科贯通,线上线下平台融通等策略,使学生在项目实践中拓宽科学视域,训练思维方式,丰富学习经历,培养创新精神,塑造人文情怀。

实践工作站项目的特色之一,就是在全市各区设点布局,架构上海市青少年科学创新实践工作站“2-25-100”三级管理体系。即上设上海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上海科普教育促进中心2个市级总站;中设由17所高校、7家科研院所、1家高校附属三甲医院承担的25个实践工作站;下设由76所市、区级实验性示范高中、16家青少年活动中心(青少年科学技术指导站)、5家科普场馆、1家社区文化活动中心、2家环境监测站、科研院所组成的100个实践点。2018年,实践站共录取2846名高一学生,其中推荐生2346名,自荐生500名。

多方联动、构建多元课程体是该项目的另一大特色。新学年开学后,华东理工大学药学实践工作站又迎来新一批高中生入学。该工作站共设4个实践点:上海中学实践点、位育中学实践点、西南位育中学实践点、复旦实验中学实践点。本届共有来自上海市45所中学的115名高中生入学,他们将在13名指导老师和21名研究生辅导员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完成40课时的课程和创新课题研究。据介绍,华东理工大学药学实践工作站依托药学院雄厚的科研实力,以及上海医药集团创新实践教育基地,面向全市青少年学员普及制药科学领域知识,通过校企合作共同培养学生开展创新药物研究的基本思维和创新研究素养。工作站的创新课程主要对生物、化学等药学相关学科进行创新课题研究,这让高中生们大开眼界、获益匪浅。

实践工作站汇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力量,采用纵横交织的形式,设计基础课程和研究课程。2018年11月,复旦大学基础医学实践工作站的小学员们相聚在复旦大学医学院,聆听由医学实验教学中心的程训佳教授和陈红教授分别带来的“寄生虫感染与精神障碍”和“生命的奥秘与探索”讲座。两位教授结合自己的研究经历,循循善诱,引导学生开启科学研究之路。该工作站在今年还新增了“神经损伤”“神经外科基础”“小鼠胚胎发育”三个方向的小课题,涉及人体结构、动物胚胎形态、高级神经活动等医学知识,进一步丰富了基础医学小课题研究范畴,带给学生全新的体验和丰富多样的实践机会。

区校探索实践中小学科创教育亮点纷呈

强基础方能造塔尖。近年来,上海在科技教育上高度重视顶层设计,各区、各校因地制宜深入开展科创教育。

普陀区在教育“十三五”规划中提出“一环一园十街镇”的优质教育资源辐射网,即环华东师大优质教育圈、曹杨二中教育园区,以及在十个街镇组成的教育联合体。相应的,普陀科技教育也形成了“一核四翼十联盟”的架构,依托教育联合体,组建校际间科技联盟,每个联盟围绕一个科技主题开展探究性科技教育,资源互补,聚沙成塔。

例如,桃浦教育共同体“应对气候变化教育联盟”是普陀区于2014年成立的第一家科技教育特色联盟,该联盟以提升青少年的气候素养为特色,在普陀区教育局的领导下,由普陀区青少年中心和桃浦教育共同体负责联盟的组织与管理。该联盟在上海气象局和嘉定气象局的大力支持下,多年来依托区域内学校的科技创新实验室,重点形成了桃浦中学“数字化地理”、恒德小学“气象科普实验室”、美墅幼儿园“水世界——雨水接收处理器”科技创新实验室、上外尚阳外国语学校的“物候菜园、药园和果园”创新实验室,形成了中学、小学和幼儿园应对气候变化教育生态链。

说起高中科创,吴淞中学的“道尔顿工坊”是上海高中创新实验室的典型代表之一。面积达到2500平方米的“道尔顿工坊”,已经开设了中学生医学电子实验室、“方舟”模型工作室、Scratch电子产品开发设计实验室、“OM”创智空间、物理实验设计与探究实验室、绿色科技屋、单片机创意工坊、光学应用创新实验室、景观水体研究工作室、中学生天文观测实验室等20多个科学实验室,其中包括8个市级创新实验室。“道尔顿工坊”还与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科院电机所等多所高校与研究机构联合开发了实验室课程。

“道尔顿工坊”以“学”为中心,强调“教师系统引导下发掘学生潜质、自主学习”的核心理念。传统技艺“扎染”是吴淞中学的特色课程,不过,每次扎染后需要处理的废水颇令人头疼。今年,高二学生王稚喻和周靖轩在老师指导下,尝试进行“学校扎染废弃水运用驯化旱生植物水培修复的可能性探究”。学生们从检索文献起步,一点点熟悉并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其间还进入东华大学的实验室测定水样COD,最终写出了研究论文。王稚喻说,希望通过这一研究,使得扎染这一独具魅力的传统工艺在不破坏环境的情况下得到传承,在发扬传统的同时也展望未来。

▲吴淞中学学生在“道尔顿工坊”研究植物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助创新走出象牙塔

在11月成功举办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上海高校的多项研究成果走进会场,如东华大学的室内导航系统、上海理工大学的安全检测设备等。这些技术不仅为展会提供了服务,更展示了上海高校科研实力。

进博会上各高校提供的高科技服务,只是近年来上海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冰山一角”。为推进上海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上海教育系统布局了以上海市教委推进的各高校技术转移中心建设为主体,以上海高校技术市场和上海高校张江协同创新研究院为支撑的技术转移体系,初步形成了行政推进和市场化探索双轨并行的“一体两翼”技术转移体系推进机制。

据介绍,上海18所理工农医类高校因校制宜,以多种模式建立了技术转移中心,使之成为服务高校、服务企业的技术转移专业机构。依靠技术转移中心,上海大学建成了成果展示厅;上海海事大学建成了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建成了众创中心等。此外,上海交通大学构建了各部门协同,主管校领导分管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机构体系。同时,在加强技术转移队伍建设方面,上海高校普遍采用专、兼职方式开展技术转移工作。上海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上海海事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等高校以“科技成果转化团队”“技术转移营销团队”“首席专家制”等形式初步建成了覆盖全校的技术转移网络体系。

加强顶层设计和队伍建设取得新成效,上海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呈现逐年增长的良好势头。2017年度,上海市教委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处共认定登记各类技术合同4660项,与2016年同期相比增加143项,占全市技术合同认定登记总数的21.62%,登记数在全市所有登记处中位居第一。

在已经转化的科技成果中,不乏处于前沿研究领域的高精尖技术。复旦大学杨青教授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用于肿瘤免疫治疗的IDO抑制剂,经授权后在全球范围推广。这一成果标志着我国在基础前沿研究领域的科技成果转化,特别是在新药研发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11月24日,上海交通大学包头材料研究院孵化项目——“5N高纯氧化铝项目”成功产出首批产品。该项目采用上海交大孙宝德、张佼教授团队的核心技术,在国内首次制备出了超高纯铝锭;同济大学王占山教授团队自主研发的“高性能激光薄膜器件及装置”采用技术转让的模式实现了转化。该技术推动军民两用技术的产业化,有效提升了我国高端激光和微电子装备制造业的核心技术水平。华东师范大学还与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强强联合,成立“先进科学与技术联合研究院”,将发挥双方在光电信息和先进纳米材料等领域的共同优势,开展世界前沿性重大科学研究,助力上海科创中心建设。

▲学生们在华东师范大学生物学青少年科学实践工作站做植物实验

(记者  杨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