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到态度 | 媒体监督不需要博眼球

自从单位搬了家,又重新投入大食堂温暖的怀抱,我的那张全家便利店的积分卡就一直处于挂机状态。然而对于很多都市白领来说,全家已经成为了一种日常的生活解决方案,直到今天,一篇《全家,你为什么卖过期食品?》的自媒体作品引爆网络,让这家一向颇有口碑的便利店被推上风口浪尖。

作为一家一直自称为独立第三方测评机构的公司,发布这篇作品的蓝莓测评在业界其实早有此类举动。就在去年,他们一篇《五星级酒店,你们为什么不换床单?》测评作品就一度引发了酒店行业的地震,但在揭开酒店行业冰山一角的同时,蓝莓测评这家机构的独立性也受到了质疑——归根结底,蓝莓测评是一家公司,尤其是在其盈利模式并不明晰的情况下,其测评的目标选择和取证过程都难免受到质疑,而更为重要的一点是,一家测评机构究竟能不能称之为媒体,它又是否具备媒体监督的权利和能力?

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愿意吃过期食品,一旦涉及食品安全也从来没有小事可言。这显然让蓝莓测评行为具有天然的正义性,但测评过程和测评结果的争议性却并不会因为他自称为第三方机构就能规避。毕竟作为一家非官方机构,其在取证上的合法性同样应该受到监督和审视。而如果蓝莓测评是作为普通消费者出现,其取证的方式显然已经违背了普通消费者的行为模式,而在其购买了所谓过期食品之后,并没有向相关监管部门投诉举报——从消费者安全的角度考量,难道在蓝莓测评的意识里,爆料比及时解除食品安全隐患更重要?

从蓝莓测评爆料称全家有销售过期食品的行为,到全家随即发布声明,强调严格管控食品安全,再到所在地市场监管部门的介入调查,这场由一块三明治引发的风波也恰恰正是新媒体时代下一次舆论传播链条效应的展示:面对的这样的讯息,受众的第一反应自然是“还能吃吗?”,而受到质疑的相关方也面临着公关的考验,但对于民众而言,真正关心的则是涉及民生的隐患和问题能否得到解决——如果蓝莓测评真正想担负起媒体的职责,它显然还有更好的选择。

在社会的文明进程中,媒体一直就是一种不可忽视的力量,而随着自媒体时代的来临,更多的声音也在融入这种力量。从自媒体人兽爷的一篇《疫苗之王》刷爆了朋友圈,并就此引发舆论风暴,最终让“疫苗之王”长生生物成为第一只因重大违法遭强制退市的个股;到微博大V花总丢了金箍棒用一段“杯子的秘密”短视频触发了酒店住宿行业的大地震;再到丁香医生则用一篇《百亿保健帝国阴影》揭开了深入中国家庭的“传销保健之忧”,自媒体不仅在改变着我们的传播方式,也成为改变公共政策,推动法制建设,乃至改变社会的力量。

自媒体正在散发强大的能量,这是对整个媒体传播行业一次重塑,但其实也是对那些正在成为自媒体,想成为媒体者的一次拷问:究竟是以什么为传播的诉求?又究竟靠什么来保证传播的专业性?

所以,当很多人感叹自媒体大V们能够有如网红般的力量,振臂一呼,应者云集时,却往往忽视了这些自媒体的力量来源绝非只是对流量和热点的追求,更多的是得益于他们专业的素养和职业操守。丁香医生和花总丢了金箍之所以能直指行业痛点,离不开他们多年的专业背景,而那篇敲响权健丧钟的《百亿保健帝国阴影》,无论是从写作的技巧、逻辑,还是对证据的引用和保存上,都是堪称一篇教科书式的“调查报道”,而这也正是丁香医生敢于说出对“每一个字负责”的底气和良心。

在这个自媒体风起云涌的时代,新闻和讯息的传播不仅已经多元化,也已经有泛娱乐化、产业化的趋向。孵化爆款、催生网红甚至已经成为不少自媒体以传播为名、行牟利之实的工具和平台。然而,但凡涉及民生的新闻传播,做一个夺人眼球的“大新闻”并不应该成为传播的目的。所以无论是兽爷、丁香医生,还是蓝莓测评,无论是涉及安全的药物、疫苗,还是危及健康的保健品、食品,“发现问题”只是新闻传播其社会职能的第一步,形成舆论效应,使得更多专业媒体的跟进报道形成一个“分析问题”的过程,进而使得新闻的价值深度与广度得到进一步扩展,最终形成合力推动“解决问题”才是其价值的真正所在。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七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