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市政协举办网上交流活动 | 上海两会时间

1月26日,围绕“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市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举办了委员与市民网上交流活动,就如何推动长三角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环境保护、公共服务等话题,委员们与市民进行交流讨论。

市政协主席、党组书记董云虎在回答“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有何重大意义”时表示,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是“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交汇点。因此不管是针对长三角地区本身还是放眼国际国内,发展长三角一体化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同时对于上海来说,长三角丰富的人才智力资源、广阔的内陆腹地,是拓展发展空间、赢得发展机遇的主要依托,也是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载体。

针对长三角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市政协委员、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陆铭则指出,平衡发展需要区域之间的分工更明确,经济和人口要相对集中在大城市及其周边地区,对于那些发展农业、旅游和自然资源的地区,人口的流出反而有利于提高人均GDP,最终在人口更为自由流动的条件下,实现不同地区人均GDP和生活质量的均等化。

在他看来,全国各地都不同程度存在行政管辖边界对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障碍,而在长三角地区,不同城市经济一体化的需求和行政边界对于一体化的障碍,这一对矛盾最为突出。因此,如果长三角地区可以率先改革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话,就可以为全国其他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产生示范作用,在这方面上海应该敢于创新,更多地发挥引领发展和制度创新的表率作用。

在交流中,市政协常委、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卢慧文就“长三角地区教育一体化”问题做了回应,她表示长三角基础教育一体化目前还停留在工作经验分享的层面,课程统一设置目前条件尚不成熟。因此,她提议长三角地区应在国家基础教育阶段课程设置要求的引领下,明确共同的教育定位,协调制定政策,尽快建立一套共同话语系统,设立共同的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标准,建立具有区域特点、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教育体系。

针对河湖众多的长三角地区内水环境,有网友问及是否会采取联动治理与保护的相关举措时,市政协常委、人口资源环境建设委员会主任陆月星表示,目前的问题主要在水系沟通和水自净能力建设方面,迫切需要加强流域治理、系统治理。长三角三省一市已经做了一些实践和探索,还需要进一步拓展和提升,在生态修复和生态补偿方面做出更大的努力。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马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