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想我,就去看我的画。”今年百岁诞辰的他,依然领先着时代

2019年,是吴冠中先生诞辰100周年,他生前曾说:“你们想我,就去看我的画。”老先生于2010年离开了我们,如今,在他百年诞辰之际,我们依然想念他,想再看看他的画,因为他的画,和他的艺术理念,直到现在依然是领先于时代的。

说他领先于时代,是指吴冠中先生在中国画走向现代化、国际化的道路上,和他老师林风眠一样,都进行了长期而卓有成效的探索,他们的理念和实践成果,至今无人超越。

吴冠中先生有一幅彩墨巨作《黄河》给我印象特别深,他生前曾分几次向上海人民捐赠了110件作品,就有这件《黄河》。

■吴冠中《黄河》

记得2009年在上海美术馆参观《我负丹青——吴冠中捐赠作品展》,我在《黄河》面前呆立了好久。这像是一幅永远看不完的画,那些萦绕不绝、回环往复的线条,那些五色斑斓、跳跃不已的彩点,那些点缀其间、轻重得宜的石块,构成了一幅宏大壮美的视觉交响曲,观览全画,仿佛黄河的激流旋涡就在眼前奔涌咆哮。

■彩墨《黄河》局部

    ■吴冠中同款黄河激流旋涡

这就是吴冠中先生最重要的艺术理论“风筝不断线”的绝佳实践。

早在1983年,吴冠中先生就悟到了抽象画的真谛,他把抽象画比喻为“风筝”,它是从生活中来的素材和感受,被作者用减法、除法或别的法,抽象成某一种艺术形式,而观众是天空,要让风筝飞上天空,艺术家手中须有一根线联系着作品与生活中的源头。

吴冠中还说到了一种“谁也看不懂”的艺术作品。他认为这种作品是“断线风筝”,因为人民看不懂,所以艺术家“那条与生活联系的生命攸关之线断了,联系人民感情的千里姻缘之线断了”,他认为“艺术作品应不失与广大人民的感情交流。”

■吴冠中先生和故乡宜兴的人民在一起

可以说,吴冠中先生早就预料到了那种与人民感受无关的所谓“艺术作品”。

吴冠中先生还有个著名的论断“笔墨等于零”。他认为,所有脱离了具体画面的孤立的笔墨,其价值等于零。吴冠中先生一语点出了当今学院教孩子学习某些大师笔墨程式的巨大误区,可惜直到今天,老先生指出的问题依然在延续,那些“断了线的风筝”也依然在大批量制作。

再来欣赏一幅吴冠中先生的彩墨名作《狮子林》。他曾经先后创作过几幅《狮子林》,其中有一幅在市场上拍出了1.15亿元,另有一幅被吴冠中先生捐赠给了上海美术馆,永远地留给了上海人民。

    ■吴冠中《狮子林》

早在1980年,吴冠中先生就在一篇文章中提到了狮子林的抽象美。“这些假山石有的玲珑剔透,有的气势磅礴,有平易近人之情,有光怪陆离之状,这全都是抽象美,而艺术家就是要将附着在物象本身的美抽出来,将构成其美的因素和条件抽出来。”《狮子林》“画面五分之四以上的面积表现的是石头,亦即点、线、面之抽象构成,是抽象画。”

最后我们再来欣赏吴冠中先生几幅抽象美的彩墨名作。

■《古墙》犹如一幅徐渭的草书

■《梯田》

■《老虎高原》

■《春如线》

■《千佛洞》

■《罗汉居》

■《巫峡魂》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詹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