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 闵行·虹桥镇-退休居民挑起社区自治“大梁”

社区晨报记者 刘皓

在8年的奉献之路上,闵行区虹桥镇红春居民区群英志愿者服务团队的队员们发挥自身所长服务社区,让老百姓获得幸福的同时,自己也在奉献中收获了满满的幸福。

社区自治主力军

群英志愿者服务团队成立于2011年,现有成员100余人,在社区自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小区哪里有需要,我们就到哪里去!”志愿者们成为“五违”整治中的一线宣传员;一些动手能力强的老同志成了美丽家园建设中的“义务维修工”,“爱管闲事”的阿姨妈妈团成了“创全”工作中的巡查监督员……在他们的带领下,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志愿者队伍,踏实肯干的退休居民成为社区治理的主力军,社区自治就像星星之火,越燃越旺。

“这些志愿者们一个星期七天都活跃在小区里,或巡逻,或捡拾白色垃圾,或清理公共卫生死角,或检查防盗门是否关好……不管大事小事,只要居民有需求,他们就站出来。”红春居民区党支部书记高雪琴告诉记者,“他们什么都不图,只是默默奉献。”

草根领袖有办法

这样一支“给力”的社区志愿者队伍是如何成立并发展起来的呢?这要从群英志愿者服务团队队长高新根说起。

2008年从上海市药材公司退休后,高新根在村支部书记的推荐下成为党小组长,由此开始了自己的志愿服务之路。

高新根发现小区藏着一批能人,这些退休的居民有着丰富的社会经验,掌握着各种各样的技能。“志愿服务不是单打独斗,一个人的力量始终是有限的,而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社区里和我一样有一技之长的人还有很多,如果能将这些无形的社会资源汇聚起来为社区服务,那该多好啊!”高新根萌生了组建志愿者团队的想法。

上海市劳模、老党员杨其明擅长粉刷和揭除小广告,老朋友周林福擅长写板报,他的哥哥周荣福擅长讲故事……小区能人还真不少,通过与他们沟通交流,高新根发现,原来大家也迫切需要一个平台,奉献社区,发挥余热!2011年,群英志愿者服务队正式成立,高新根任队长。小区居民都夸他:这位草根领袖,对于如何扩大志愿者队伍,将志愿者精神薪火相传,真有一套。

服务社区收获多

成立8年以来,群英志愿服务团队的志愿者们一直将“支部有声音,党员有行动”这句口号挂在嘴边,记在脑子里,印在心上。

“我们的志愿者能做到一呼百应,招之即来,来之能干。”高新根说,自小区开展楼道自治建设工作开始,杨其明就积极响应,买来涂料,拿出家里的工具,一层一层把楼道粉刷了一遍;创全期间,64号的楼组长、老党员王建国,每天一大早就开始认真检查楼道;63岁的沈阿姨看到居委和志愿者们在小区挖阴沟,不顾自己身体欠佳,也来帮忙,因为她坚信“做好事不会错”;队伍里的“老法师”张林珠,一直是志愿能手,什么都抢着干,即使被人误解也不停下志愿服务的步伐,“小区是我们自己的家,让自己居住的环境更加优美和舒适,我问心无愧。”

“为社会付出,是我们共同的快乐。奉献一点点光和热,却收获了党组织的支持和信任,收获了志同道合的朋友,收获了左邻右舍的笑脸,收获了社区大家庭的温暖。没有比这更让人开心的事了。”高根新说,8年服务社区不停歇,这些无私奉献的志愿者们却认为自己才是收获者。

来源:新闻晨报       作者:刘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