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灯市”重现龙华,这里的元宵好不热闹

元宵节最重要的元素便是“灯”,宋代著名词人辛弃疾曾写下“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的词句来描绘元宵节时灯市盛景。

今天,古代“灯市”在具有千年历史的龙华街区得以重现。居民们、白领们趁着午休时光,体味一场别样“闹元宵”——“龙耀琼楼•华璨玉宇”——龙华元宵民俗庙会活动。

舞龙课程走进龙华课堂

一走入云锦天地的B1层,入口处的精彩舞龙吸引了不少人的驻足。看着舞龙队员们有些稚嫩的脸庞,有些人或许会奇怪他们的身份。

其实,这些人中有不少是在读学生。龙华街道为了传承传统项目舞龙表演技艺,街道专门辟出文化遗产专项扶持资金,在龙苑中学成立了“龙华街道非遗传承基地”,同时学校也开设了舞龙课程,借助舞龙,让孩子们找到了与龙华这片土地的情感联结。

在学校里,在社区里,到处都能看到学习舞龙的孩子们。

在舞龙之外,龙华街道还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近百首民谣得到了抢救性挖掘、整理和运用。2016年,“龙华民谣”被徐汇区列入第七批徐汇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7年,汇编成册的《龙华民谣》一书首发。

在社区内,龙华第二幼儿园作为“龙华民谣传唱基地”,将童谣编入教材,让儿童在简单有趣的形式中接触风土龙华。

一次逛够20余个非遗项目

往内走的空间被布置成了古代“灯市”的模样,一字排开的20多个非遗项目摊位可观、可吃、可买,要说其中人气最旺的莫过于兔子灯、吹糖人、捏面人了。

应着元宵节的时节,兔子灯的销路最好,无论是孩子还是成人,路过都会买上一个。

捏面人的李国庆师傅是徐汇区级非遗项目“面塑”的传承人,一字摆开的面人都是他的心爱之物。

李国庆曾是面点师,每天与糕点打交道,他的父亲曾是沪上知名的面塑艺人,人称“面人阿三”,而如今的李国庆则自诩“面人小阿三”。他继承了父亲的菏泽面塑,担心手艺失传,曾一直利用工作之余创作面塑。

如今,他彻底将传承非遗作为自己的主要工作,对于面塑的材料大胆创新,使得其不但颜色鲜艳,更可永久保存永不开裂。为了拉近面人和孩子们的距离,他不但捏传统的孙悟空、也捏时下孩子们喜欢的各种动画形象,喜欢看时事新闻的他还喜欢创作各种各样的“大人物”,一款栩栩如生的面人“特朗普”吸引了不少成人的目光。

就见他用一把小小的“挑面”(工具名),在面团表面上下翻飞,不一会儿,一只活灵活现的“金猪”就完成了。

吹糖人的师傅叫吴方,面前的一锅饴糖就是他的全部家当。

就看他用木棍搅了一团饴糖放在手中揉搓成型,而后逐渐拉出空心如吸管般的尾部,通过吸管般的尾部慢慢向内吹气,边吹还要将猪的耳朵、鼻子都小心翼翼地捏就出来。“糖稀了不成型,厚了吹不了气,所以对糖的浓稠拿捏很重要。”吴方告诉周到君,因为糖人费时费力,而且吹得出的造型相对有限,因此吹糖人的手艺师傅是越来越少。“五六个糖人都画好了,一个糖人可能还没吹成型。”

最后,小心翼翼地剪去吹气的尾部,一个可爱的“糖猪”就完成了。

浓浓的元宵气氛弥漫全场,传统的“猜灯谜”如今有了新武器,不少人一手拿谜面,一手开手机,很快就猜出了谜底。

从传统庙会迈进都市现代庙会

龙华是具有千年文化积淀的老街区,散发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恒久魅力。近年来,龙华庙会、龙华民谣等龙华地区的非遗项目相继被列入各级非遗名录,为这里增添了浓郁的文化氛围。

上海龙华庙会是华东地区著名的传统庙会之一,延续到今天又成为独特的都市现代庙会。2008年,龙华庙会被国务院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遗名录。龙华庙会有五百多年历史,由礼佛的单一庙会逐渐发展为集旅游赏景、商贸饮食、文化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庙会。在庙会的发展过程中,还产生了众多的传说故事、诗词、谚语等文学作品。在民众生活中产生了重要作用,同时具有巨大影响力和强大辐射力。

■昔日的龙华庙会。图片来源:网络。

然而,随着城市发展,龙华地区面貌发生很大变化,龙华庙会的传承和发展面临困难,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龙华庙会,龙华街道正在探索一种新的传承方式,在白领中对龙华庙会传统习俗进行宣传普及,让传统庙会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李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