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想像他们平均年龄超过65岁吗?

晨报记者 叶松丽

“中间那个老太太,七十多岁了,看得出来吗?”

“看不出来啊,七十多岁的人,体型有这么好?步子有这么轻盈?”

“有啊!日子过好了,他们可会玩啦。到处表演,得了很多奖。”

……

2月17日晚,静安区海尚花艺术团老年时装表演队参加了一场大型闹元宵晚会,他们用一场时装秀演绎了白娘子与许仙的故事。台下观众不知道的是,这个40多人的表演队,不仅仅有这样一群时髦的老太太,还有一群帅气阳刚的上海爷叔。他们的平均年龄超过了65岁。

62岁的大林在时装表演队里,算是一个“年轻有为”的队员。早在2011年,他还是一家公司的副总时,就已经被表演队的艺术编导顾炳珍“收编”了,现在他是这个队里的“团长”。

“那时,我并没有觉得自己跟一群老年人在一起有什么不好。相反,跟着这群时尚的老人,我学到了很多。比如说,他们穿休闲服,穿运动鞋,我却一直套着皮鞋。现在我也学到了上海人的时尚和精致。”大林是北方人,父母都是军人,少年时他随父母来到上海,扎下了根。

大林从小就喜欢拉手风琴,唱美声,是单位的文艺骨干和文艺活动的组织者,还办过个人独唱音乐会。他跟三个志同道合的搭档,组成一个演唱队,圈子称之为“三八男声四重唱”。

何谓“三八”?原来大林他们四个人“身高都过一米八,体重都过一百八,腰围都过两尺八”,圈子内谑称他们为“三八组合”。“我看上去高高大大,很精神,其实‘三八’状况的身体很不健康。”大林说,以前他就有高血压、糖尿病,目前还有冠心病,“但现在经常排练、到处表演,长期的训练后,人的气质还有形体,走出去,给人的感觉就是不一样。”

时装表演队的排练和演出,是70多岁的陈先生退休后最重要的活动。他家住在闵行的吴泾,每次来团里参加活动要换乘两趟公交,两趟地铁,一来一回,4个小时。

“他还不是最远的。有一个队友回去的时候,乘地铁到美兰湖,还要换公交车,再乘半个多小时才到家。还有一个住在嘉定外冈,也是地铁到底还要转车。”顾炳珍说,但他们从来没有迟到过,“为了赶时间来排练,甚至会打车来。”

陈先生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退休前,他在上海某造船央企总经理办公室任“总办秘书长”,也是一个走起路来会掉一地“文艺细胞”的人。他特别喜欢海派清口。

“退休那阵子,我闷在家里看电视,不怎么出门。老伴可愁坏了,担心我闷出毛病来。”陈先生说,进时装表演队还是爱人推荐的。“我们这个年纪,要出来参加一次活动,很不容易。所以队里的排练,只要一发通知,大家就早早地来了。这恐怕是我们老年人的一种共性,对所爱的东西就会倾注全部热情。每次到团里参加活动,我们都是把它当作去见情人一样,出门前把自己打扮好了,修饰好了,一丝不苟。”

排练、表演、比赛都只是表演队团队生活的一部分。除此之外,他们每个季度会有一两次聚会,一年有一两次旅游,平常队友们的生日、子女结婚以及乔迁之喜等,也都要聚一聚。“说到底,我们就是要找点由头聚一聚,很开心。”

花开花落,人生常态。“也有人问我,我们的表演队要演到什么时候?我总是说,演到我们每一个人都走不动的时候。”顾炳珍说,这些年,她也带了很多学生,而且海尚花也不断有更年轻的队员进来,这就是传承,“传承的就是一份晚年生活的快乐”。

来源:新闻晨报       作者:叶松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