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又看不惯百姓点灯了

七郎

元宵节一过,中国传统的年就算过完了。但萦绕在故宫四周的那些耀眼的灯光却还未消散——从一开始因为抢票而导致故宫官网瘫痪,到94年来的首次灯会被吐槽为“迪厅”的既视感,一场由元宵花灯引发的热闹甚至比元宵节本身还热闹。

其实,不光是故宫的灯会,各地的很多元宵节灯展都没有逃过被网友吐槽的命运,有人甚至搬出国外那些时尚的灯光秀来类比,以自以为高端的审美标准直指故宫的元宵节灯会“俗气”,怎一个“土”字了得!

对于这些吃着汤圆,刷着抖音,看着手机上截图的人,我想说的是,暂且放下所谓审美情趣不说,你怕是对元宵节有什么误解:

作为中国传统的节日,元宵节始于汉朝,盛于唐宋,又称上元节、元夜、灯节。起初,这个节日只是汉武帝祭祀“太一”的宫廷活动,随后从宫廷走向民间,家家户户张灯结彩而成节。到了隋朝,已经成为“每当正月,万国来朝,留至十五日于端门外建国门内,绵亘八里,列戏为戏场”的盛大节日。而到了宋朝,元宵已经成了“妇女出游街巷,自夜达旦,男女混淆”的全民狂欢。

元宵节之盛,不仅让辛弃疾写下了“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的千古名句,而且在大家耳熟能详的《水浒传》中,更是三次把元宵节作为故事发生的背景:从清风寨的民间灯节,到大名府和东京的官办灯节,元宵节的热闹不仅让被通缉的宋江敢趁着人多出来在清风寨赏灯,也让梁山好汉乘机混入城中并里应外合拿下大名府。而在东京汴梁,借着元宵节的掩护,不仅宋江完成了秘会李师师,以图招安的计划,十来位梁山好汉居然在天子脚下大闹一场之后还能全身而退。这番热闹,可以说都是元宵节的“功劳”。

其实,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重要的节日,无论元宵节的名称如何变迁,形式如何变化,无论是盛于唐代的灯轮、灯树,还是始于宋代的猜灯谜,无论是西南地区的万人围火起舞,还是历史悠久的踩高跷、划旱船,真正体现元宵节文化价值的其实只有一个 “闹”字——全民狂欢,人人参与其中才是这个节日的意义所在。

也许,有些人还不知道,在“大家闺秀,足不出户”的中国古代社会,元宵节也是女子们“合规合法”出游的节日,也因此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交活动——人流如织,男女相遇,所以才有陈三和五娘是在元宵节赏花灯相遇而一见钟情,乐昌公主与徐德言在元宵夜破镜重圆……那么,你以为元宵节看的是灯,其实看的是人,不信你来念念那首婉转动人的《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对那些对于元宵节灯展抱有审美需求的人而言,元宵节可能实在不是一个展示时尚审美情趣的所在。况且,当你觉得“迪厅风”的灯光破坏了故宫的古典之美,却忘了元宵节本就是从宫廷逐步走向民间的,从高高在上的庙堂之礼,成为全民参与的风俗节日。你确定在一个幽暗婉约的故宫之夜,让你秉烛夜游才是元宵节灯展正确的打开方式?

在这多元的时代,审美本来就不应该有统一的标准,况且所谓雅和俗、时尚和传统在审美上也并没有所谓高低之分。而且如果单纯以现代的审美价值来衡量,我们很多的传统文化都可以被归为“辣眼睛”的一类,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没有保护和存在的价值。

对于元宵节灯会的吐槽,可以被视为是一场审美观的争论,但那些一定要以阳春白雪的姿态,以小布尔乔亚的情趣自作高雅的人可能忘了,热闹才是元宵节诉求——无论是大红大绿,还是时尚高雅,“闹”在其中才是这个节日的硬核所在。或许,你可以在审美上有自己的独特追求,但请别动不动看不惯百姓点灯了。

来源:新闻晨报       作者:七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