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管线“安家落户”别有洞天,松江管廊一期建设即将大功告成

为各类市政管线安上一个“家”,马路不再有“开膛破肚”,还能吸纳雨水打造“海绵城市”。这就是“地下综合管廊”的最大好处。正在建设的“样板”工程——上海松江地下综合管廊一期工程正在“日长夜大”。晨报周到记者今天获悉,工程近日已实现主体结构贯通,将全面进入机电、消防、自控等管廊安装阶段,有望今年年内基本建成。

地下综合管廊内部很宽敞,工作人员可以随时进入“照顾”各种市政管线

所谓“地下综合管廊”,是指在城市道路下面建造一个市政共用隧道,将电力、通信、供水、燃气等多种市政管线都集中在里面,各自有自己的“家”,工作人员就是它们的“保姆”,对它们实行统一管理,此举对地下空间进行了充分的综合利用和资源共享。尤其是它还对打造“海绵城市”十分有用,其内部特别配置了独立雨水舱室,具有滞留、调蓄、净化等功能,可以排放地面雨水。

按照以往“惯例”,马路地下线路出现问题,经常需要将地面挖开,施工人员才能深入进行线路维修,影响交通不说,对周边环境也产生影响,市民为此有所抱怨。而地下综合管廊系统恰好能够避免“开膛破肚”的弊端。在设施需要维护和检修时,工作人员可以直接通过管廊专门入口进行检修,施工车辆也能开进去。这样的专门的“管线之家”,为杜绝“马路拉链”创造了条件。

 目前在建的松江综合管廊,位于松江南部大型居住社区,一期工程总长7.4公里,总投资约11亿元。作为城市重要的生命线工程,上海在综合管廊的设计和建设领域继续引领全国。松江南站大型居住社区综合管廊工程,还运用了预制装配等多项全新工艺,各种构建大都在工厂预制完成,只要搬运到现场拼装一下即可,现场不闻马达轰鸣,场地也显得干干净净。

 作为上海最大规模的综合管廊试点工程,松江工程一期由旗亭路综合管廊、白粮路综合管廊以及玉阳大道综合管廊组成。工程综合考虑变电站、110千伏电线、给水干管等规划,形成以金玉路、玉阳大道等为主体的综合管廊干线框架网络,白粮路、旗亭路等为支线的区域网络。

最近,随着安装工作的全面展开,建设者将要面对各专业施工交叉施工,以及不同管线入廊,周边地块开发对廊体结构造成的影响等带来的风险。针对这些风险,建设者在廊体结构施工前期已经研究并敲定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景色或者结合上海建设“海绵城市”的创新理念,在管廊中将污染雨水截留、防洪排涝考虑其中。在长度约2.768公里的示范段,因地制宜设立六舱管廊,除了正常的雨水排水舱室,创新性布置了初期雨水舱室。冲刷街道污染物较多的初期5毫米降雨,可以暂时被截留并排入初期雨水舱储存,然后错峰排入市政污水管网,从而提升片区水环境。

地下管线“成员”众多,“同居”在一个空间内,如何“和平共处”?“我们对各类管线实行‘分舱’安顿,在不同区域路段设置单舱、双舱、三舱以及多舱管廊。比如对危险系数较高的燃气管线,会被单独放在一个独立的舱室。”项目负责人陈经理告诉记者。

建设者还设计了“智慧型”功能,监控与报警系统已经安排就绪,它们是综合管廊的“鼻子”和“眼睛”,确保综合管廊安全。自来水压力、电缆发热情况、管廊排水系统是否有积水、管廊空气质量等指标都通过管廊内传感器被实时在线监测。

除了管线成员之间能做到“和平相处”,这幢“房子”的安全也要得到保障。依靠信息化技术,将构建统一的综合管廊集成智能化运营管理平台,建立综合管廊日常和应急状态下的安全保障技术。综合管廊的入口处有门禁和红外射线装置,一旦有非法闯入,控制中心马上能够通过摄像头监控到非法“入侵者”。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钟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