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光“京昆新美学”再来沪-这两部戏教你练“诗书画内功”

晨报记者 邱俪华

4月20日、21日,台湾地区的国光剧团应上海大剧院之邀,将以“京昆·未来式”为题,分别带来诗词入戏的实验京昆文学剧场《天上人间李后主》及曾以“未来性”收获大奖的《十八罗汉图》,这也是两台大戏首次在宝岛之外上演。

五年前,上海大剧院特邀国光剧团带来“伶人三部曲”《孟小冬》《水袖与胭脂》《百年戏楼》,三台大戏首次一气呵成上演,奠定“京剧新美学”风格,令大陆观众耳目一新。此次再度来沪上演的这两部剧则堪称升级版“京昆新美学”风格新作。

诗词入戏,京昆双奏

《天上人间李后主》剧名引自李后主的词作《浪淘沙》,国光剧团艺术总监王安祈与近年创作多出新编歌仔戏的陈健星共同编剧,京昆小生温宇航出演李后主,青春美旦角黄诗雅、林庭瑜主演大小周后,资深演员邹慈爱、朱胜丽、陈清河、陈美兰等联袂演出。剧情设定为李后主死后一灵未灭,数百年后偶然被唤醒,为了弥补生前的缺憾而展开一段追寻的旅程。

剧团艺术总监王安祈引述词学名家叶嘉莹说法,指出:“后主词虽仅是写一己亡国之悲,却因情感真挚,力道深厚,乃能担荷人类悲苦,直指天上人间之无常沧桑。”王安祈同时直言,要把这样一个“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的人物搬上舞台,实在是大大的考验。因此该剧便巧妙地借天水碧、烧槽琵琶、薰香玉炉、霓裳羽衣曲谱等雅物,以及后世的知音“月娘”这一角色,串联起当代观众与后主之间的情感桥梁。随着剧情推进,观众将一同参与李煜的悲欢情愁,看他任真率性、文采逼人却作了亡国之君,看他与大小周后相依相离、爱恨缠绵却充满遗憾。

《天上人间李后主》完整呈现李后主《虞美人》《浪淘沙》《玉楼春》《菩萨蛮》《相见欢》《破阵子》等经典名作,搭配全新写作的京剧唱词,丝丝入扣,展现了深厚的编剧功力。而演员内化诗词意境后展现的舞台表演更是精彩,引领观众对诗词中的情感产生“跃然纸上”的共鸣,尽情享受诗歌文学与传统戏曲之美。

“书画”表心,彩笔有情

《十八罗汉图》从一幅古画拍卖会开始发展,从看似充满利益交换、虚与委蛇的场面,逐一抽丝剥茧出千金之画背后的无价真情。

该剧核心物件《十八罗汉图》的原画者残笔居士已不在,真伪只能由后人评断。于是戏中借此真伪辩证的过程,巧妙将修复者、仿画者、卖画者、买画者、鉴定者等不同角色的立场娓娓道尽。真与假、男与女、尘世与清庵、市场利益与艺术本质,从虚到实的层层对照,细密交织成撼动人心的故事。剧中对于情爱与艺术的描写,更是以此映彼,不落俗套。尘世之外,青山古剎,女尼与捡来的孤儿共处一寺,随着暧昧情愫渐生,迫使两人划分界线,虽共同修复残笔画作,却如昼日与月夜“同在一室,互不相见”,仿佛如此便可遏止心绪,不料心事全落笔间;山下人间,红尘滚滚,画廊主人烜赫一时,运筹帷幄,日进斗金,却不敢面对少妻的直心直言,由此生出许多曲折。他们共同面对的不仅是画的真假,更是幽微人情,以及对艺术创作的尊重。交错展开的复仇故事,最后终结在一场“辨真”也“辨情”的品画盛会。全剧既观照艺术书画对人性的陶冶,也探讨艺术背后的真谛,堪称《基督山伯爵》的唯美书画版。

来源:新闻晨报       作者:邱俪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