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长假,去这个藏在江南、自带仙气的古镇隐居吧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白居易”

古往今来,描写江南春景的诗词,这首无疑是经典。幸运地,在春天来到一个江南古镇,住进一处别致的民宿,亲身体验了一把“江南好”。

千年古镇,自带仙气

说起江南古镇,恐怕不少上海人已审美疲劳了:远有乌镇,近有周庄,周边还有南浔、西塘、同里、甪直、枫泾、千灯、锦溪……景色似乎大同小异,到处都是游人如织。

不过今天要介绍的这个古镇,名气没那么响,游客没那么多,适合寻古恋旧、慢慢品味,它就是位于浙江湖州市德清县的新市古镇

作为曾经京杭大运河线上最大的水运码头,新市古镇距今居然已有1711年的历史——比故宫的历史悠久多了!

关于新市古镇的由来,还有一个渊源。据说新市原本叫陆市,但一千多年前的一次洪灾,让陆市人不得不迁移,来到了现在这片河网如织、水烟漠漠之地落下脚来,为了与原本的家乡以示区别,故而将这一处取名为“新市”。传说江南道家代表陆修静,曾在此筑楼读书,某一日在此投水升仙而去,故而这里也被称为“仙潭”。所以,新市可说自带仙气。

悠远的历史和文化积淀,让这片土地不仅成为古往今来重要的商埠和丝绸产地,而且人才辈出。古有道学家陆修静,后有清代花鸟画家沈铨和现代爱国科技专家、中国民族纺织工业先驱童润夫先生,更有历代留下的众多人文胜迹和明清宅居,难怪杨万里曾留下“人家两岸柳阴边,出得门来便入船。不是全无最佳处,何窗何户不清妍”的诗句。

古镇夜晚,别有风味

从上海城区出发,经过150公里、大约两个多小时,就可到达新市古镇。

初到新市古镇,正值黄昏时分,天上飘着淅淅沥沥的小雨。前一分钟还在热闹的车道上,后一分钟拐个小弯,就出现了一处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致。

“这边,这边。”这时,传来招呼声,一转头,在桥那边的屋檐下,民宿管家小夏姑娘正在向我们招手。

越过石板桥,走过河旁的廊檐,来到民宿前。就是这里吗?与旁边的民居粗看起来似乎并无不同:深色的门窗、并不宽阔的门脸。跨入门内,才发现内有乾坤——在低调的黑色墙面和深色桌椅的映衬下,蓝白两色几何图形的地砖和宝蓝色的吧台瓷砖,让人不由得眼前一亮——这是来到了上海滩的某个酒吧了吗?

原来,这里是餐厅,而住宿区在河对岸。上得二楼,玻璃改造的天窗将外界的光线引入进来,一二两层的挑空设计,让空间显得更为立体和宽敞。

屋顶也大有讲究——居然是一扇扇木质雕花窗交错而成,灯光经花窗折射,也变得丰富和多样起来。

等待上菜的空隙,左右打量,发现椅子颇为精致:蓝色的真皮卡座与皮椅,又好看又舒服。旁边的两张桌子也很有意思,一边是中式仿古桌,一边是西式餐边桌——整个餐厅中西合璧、传统与现代的特点在这里展露无遗。

晚餐也是。一道西式的德国烤猪肘,一盘中式的清炒时蔬与一碟油爆虾,配上新茶和水果,吃得无比满足。

吃饱喝足,小夏说带我们去逛逛新市。

华灯初上的新市别有滋味。没有叫卖声,也没烧烤店、奶茶铺,更没什么酒吧、歌厅,甚至游人也没几个,街上的老店,自顾自摆放着梅花糕、茶糕等糕点。

■民宿前的石桥 摄影:李佩嘉

走过了一座桥,来到西河口。小夏说,这里是新市古镇比较开阔之处。果然,转过一个弯,就觉得眼前一片开朗,几条河道在此汇聚,泛着蒙蒙雾气的水面,灯光水色浑然一体,远处是古桥和老宅摇晃的倒影。

■西河口夜景 摄影:李佩嘉

■西河口夜景 摄影:李佩嘉

沿着河边走,不经意间看到旁边一座石头门楣旁,竖着一块介绍,原来这座名为曹家大院的古宅,曾下榻过柳亚子、秋瑾等名人。正在我们探头张望时,从里走出一位老奶奶,站在门口看风景,空气中还传来一阵菜香,想来是吃过晚饭到门口消化吧。

古镇民宿,中西合璧

经过餐厅,越过古桥,经过古寺,这里便是夜晚下榻的民宿了。依然是低调的,门面不大,正对门的一面墙上贴着绿色的马赛克瓷砖,上书“觉海域”。

■民宿入口 摄影:李佩嘉

为什么叫“觉海域”呢?原来旁边就是唐代古刹觉海寺,而“域”者,既指有形的区域,也指无形的范围,颇有想象空间。

跟着小夏往里走,很有一种移步换景、曲径通幽之感。总共三进两层,每一进之间都有一个小小的天井。小夏介绍说,这种门面小、纵深长的结构,正是新市老宅的典型特点。因为新市自古以养蚕、丝织为主业,这样的房屋结构,第一进常用来做门面和产品展示,二进是住宅,三进则是蚕室和纺织的地方。

觉海域同样三进。第一进是门厅,一楼是前台和咖啡吧,楼上是两套房间。

经过一个小小的、放置了一艘曾经真下过水、捕过鱼的小渔舟的天井,就来到了第二进。

二进是起居室,四周一圈书架围绕的是几张皮沙发,在暖暖的灯光照耀下,让人忍不住想坐下喝杯咖啡看本书。

再次经过一个小天井,来到了第三进。这里被布置成了茶室,透过茶室的后窗,可以看到一处小小的庭院,其间种着几颗绿竹,摆上一把古琴,泡上一壶清茶,伴着旁边觉海寺的钟声,足可清修一天。

我们的屋子在二进的二楼。沿着窄窄的木梯往上,经过一排雕花木窗的走廊,来到两间名为“渔舟”和“潭月”的房间,这便是当晚的住所了。

木屋顶、夯土墙、雕花窗、布吊灯、丝尾垫,在全中式的室内空间里,摆放的却是绿丝绒沙发、蓝牙音箱、浴缸等现代家居用品,中西合璧、毫不突兀。最喜欢的是卫生间贴的墨绿色瓷砖,很有一种老上海的感觉。

据说,曾经的新市被称为“江南小上海”,因此觉海域里所有家居用品都从上海定购,设计风格也是中西合璧、古洋结合,基本保留了老宅的整体结构,只是通过开天窗等办法,改善老宅的采光通风和保暖,让其更适宜现代人居住。

打开音箱和空调,泡个澡,躺在kingsize的床上,全身舒展、格外舒服。

古镇清晨,烟火十足

一夜好眠,决定去逛逛清晨的新市古镇。

推门而出,古镇似乎还未完全苏醒,旁边的觉海寺已有早到的香客在上香,缕缕香烟飘来,带来一点出尘之气。看门前介绍,觉海寺始建于唐朝,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觉海寺的山门不大,但进入其中会发现与新市的民居类似:纵深很长、内有乾坤:天王殿、钟鼓楼、大雄宝殿,一个都不少。

从觉海寺出来,顺着河岸走,看见一个大大的当字在墙头。看了看旁边的介绍,原来这里曾是“德源堂”当铺,也是新市现存最典型的明清建筑之一。从外墙看,有古镇少有的高墙大院,可想而知当年的规模和气势。可惜当天大门关着,没能进去看看。

远处小桥流水人家笼在一片烟雨中,几位老人家坐在岸边的廊檐下喝着茶聊着天,一位大妈在石阶底下的水边浣洗着,一对老夫妻带着一条狗坐在岸边的廊檐下摘菜;老店里,中年店主自顾自地坐着看电视……

■在门口摘菜的老夫妻 摄影:李佩嘉

继续往前,有些饿了,于是走进一间茶馆。事实上,新市人的早晨,往往从点上一盘新市特产茶糕、配以莫干黄牙开始。如果觉得还不够,那么推荐你再去吃一碗羊肉面。新市的羊肉也是一绝,尤其是老字号“张一品羊肉”酱香入味、酥而不烂。

每年清明节,新市还有一个重要的节事活动——蚕花庙会。

新市自古是个蚕乡,栽桑养蚕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素有“丝绸之府”的美誉。然而蚕并不好养,怕冷、怕风、怕虫……所以蚕农们称它为“蚕宝宝”,意思就是要像对待自家的心肝宝贝一样来照顾好。为了求得每年蚕茧的丰收,蚕农们总在养蚕季节到来之前,祈神拜天一番。久而久之,清明节就成了约定俗成的蚕花庙会,又称“轧蚕花”。

庙会期间,由德清县各乡镇评选的“蚕花娘娘”,在新市镇上大巡游,沿途向人们抛洒蚕花。据说届时新市镇上人山人海、万人空巷,同时带有地方特色的铜管队、腰鼓队、武术队、舞龙队等传统表演也会纷纷登场,到千年古刹觉海寺举办祭祀活动,以求风调雨顺。晚上还有蚕花庙会灯会,当夜幕降临时,各种造型别致的景灯、花灯组成蚕文化灯展,交相辉映,栩栩如生。可惜,这次我们错过了。

转过一座桥,突然发现眼前是一条柏油马路,汽车穿梭而过,传来卖某某楼盘的喇叭声……

新市,是一处活着的古镇,历经千年风雨,从熙熙攘攘、商客云集的码头枢纽,变为适宜生活、老少皆宜的休闲之地,或许没有乌镇、周庄那么热闹、有名,但新市人真真切切地在这里生活着,千年古镇的静谧之美和现代生活的烟火气息彼此交融、无缝衔接,漫步其中,你会感慨时光荏苒,更能体味岁月静好。

Tips:

地址:湖州市德清县新市镇

门票信息:古镇本身不需要门票,但如果要参观钟兆林故居、文史馆、陆仙楼、刘王庙、蚕文化馆、觉海禅寺、民间艺术馆的话,则需购买50元套票。

交通:上海自驾前往,150多公里,2个多小时可达。也可坐上海到莫干山的旅游大巴,到德清再前往新市古镇。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李佩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