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学记团 | 小记者学垃圾分类,一个编程游戏搞定!

餐桌上吃剩的大骨头,是湿垃圾吗?小宝宝的“尿不湿”,带个“湿”字,是湿垃圾吗?还有,每天都可能用到的餐巾纸,是纸品的一种,算可回收垃圾吗?

将于今年7月1日实施的《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明确了本市生活垃圾的“四分法”,包括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和干垃圾四种。可在生活中投放垃圾时,由于生活垃圾种类太多,还真免不了遇到想分类却不知怎么分的困惑。

要解决这一问题,电子游戏或许能帮上忙。日前,晨报学记团联合小玛教育推出“我是垃圾分类小能手”的专题活动,小记者们在编程老师的指导下,制作了一款垃圾分类小游戏。通过玩游戏,就能熟悉垃圾分类的知识。

让我们一起看下小记者们在参与活动后发回的报道吧!

垃圾分类,你分对了吗?

晨报小记者  常家玮

(上海师专附小  五年级)

近期,垃圾分类成了城市的新时尚,也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新话题。但要改变人们长期以来的生活习惯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虽然平时媒体、网络、报纸大力宣传,但人们对垃圾分类可能还不一定充分了解。就像我这个小学生,即使学校里也安排过几次垃圾分类的科普讲座,但有时我还是会搞错分类。不过,参加了晨报学记团“我是垃圾分类小能手”活动后,我收获了不少知识,也纠正了一些垃圾分类的认知误区。

这次的活动是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一款垃圾分类电脑小游戏。对于爱玩游戏的我来说,这简直是太有意思了。随着一个个指令的输入,只见一只黑色的垃圾桶,张着“大嘴”出现在屏幕下方。空中开始飘起“垃圾雨”,按动左右键,垃圾桶便跑了起来,它一会儿收碎玻璃,一会儿装干电池,忙得不亦乐乎。不过黑色垃圾桶只吃干垃圾,收错了是要扣分的。

在游戏编制的过程中,我知道了好多垃圾分类的小知识。平时我们爱啃的大骨头虽然是饭桌上吃剩下的垃圾,但因为“难腐蚀”且“质地坚硬不易粉碎”而被列入了干垃圾行列;小宝宝的“尿不湿”这个名词中带有一个"湿"字,如果你把它当成湿垃圾就错了,不论纸尿裤湿不湿,都属于干垃圾。说到有害垃圾,电池肯定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员,但是干电池却出乎意料地是干垃圾;还有玻璃瓶本想应该扔进干垃圾桶,但正确的做法却是投放到小区公共区域设置的可回收物收集容器里。

对于这次活动,我还有个大胆的设想——把这个游戏做得再完整些,并推广出去,让更多的人通过玩游戏这种娱乐方式了解垃圾分类。

今年的4月22日,是第50个世界地球日,为了保护我们美丽的星球,爱护我们的家园,我们人人应该做到垃圾分类。垃圾分类我能行。垃圾分类,你分对了吗?

记者点评:

这篇文章主题非常集中,紧紧围绕着垃圾分类中的“分”。第一段提出问题:垃圾分类了解不够充分,可能搞错分类;第二段解决问题:编制游戏来分类,描写很有趣很好玩;第三段给到一些很容易搞错的分类知识,很有信息量,让读者也有收获;最后还有自己的设想。老师也是借用了这些分类知识,作为整篇活动报道的开头。

垃圾分类小能手是怎样炼成的

晨报小记者  张棣雅

(曲阳第三小学  四年级)

不断有垃圾从天而降,我要接住可回收垃圾。旧书?接住。矿泉水瓶?接住。餐巾纸?接住。呃?错了。为什么错呢?我在脑子里迅速排查了一下。对了,餐巾纸遇水即溶,不算可回收的“纸张”。类似的还有厕纸、厨房用纸等,它们属于“干垃圾”范畴。

你们看了半天,肯定很好奇,我这是在干什么呢?告诉大家吧,我这是参加了晨报学记团的“我是垃圾分类小能手”活动。那天,我们以讨论、编程、游戏的方式,对垃圾分类这项环保工作进行了深入的学习。

我们首先再次明确了垃圾分类的一些基础知识。生活垃圾一般可分为四大类:可回收垃圾,湿垃圾,有害垃圾和干垃圾。在具体分类时,我们会遇到一些误区。比如我玩游戏时,错把餐巾纸当成了“可回收垃圾”,又比如大根的骨头因为“难腐蚀”被列入“干垃圾”,而不是想当然的“湿垃圾”。

明确了这些基本点后,动手编程环节便开始了。通过老师的讲解和大家的商量,我们决定制作一个通过控制垃圾桶左右移动,接住“从天而降”四类垃圾的游戏。游戏规则是接到“可回收垃圾”得一分,接到“有害垃圾”时,则要扣一分,接到另外两类垃圾不计分。

很快,我们的成品出炉了,大家都兴奋不已。有的一个人起劲地玩着自己设计的游戏,有的两三个挤在一起,互相比赛看谁得的分数高。通过玩游戏,我们对垃圾分类的规则变得烂熟于心,这真是个不错的学习方法。看着大家准确无误接住能得分的垃圾,成功避开扣分的垃圾,我仿佛看见了不久的将来,上海的每个小区,各类垃圾筒都各司其职地接收着应有垃圾的情景……

垃圾分类后会被送往不同的工厂,而不是全部填埋,这样既节省了土地,又避免了填埋或焚烧所产生的污染,还可以变废为宝,可谓益处多多。就让我们从垃圾分类开始,为保护环境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吧!

记者点评:

文章如何开头,一直是个问题。很多同学都只会“今天,我和某某去参加了某某活动”的模式化开头上。来看看这位小记者的开头,第一段是一个场景的描写,很有画面感,然后再交待这是一个什么活动。这样的开头非常适合叙述时间不是关键点的事件上,值得学习。

当垃圾分类遇上电脑编程

晨报小记者  俞悦尔

(桃李园实验学校  五年级)

探究电脑是孩子顶喜欢的,垃圾分类是孩子从小就应养成的好习惯。当垃圾分类遇上电脑编程,会产生怎样的火花呢?4月20日,晨报小记者来到小码教育黄浦区教学点,学习制作一项垃圾分类编程游戏,获益匪浅!

教室里每台电脑上都启动着一个游戏,在蓝天绿树的背景映衬下,一个垃圾桶立在地面中央,天空中不停降落各类垃圾。我在一台电脑前观察了一会儿,小心翼翼敲击键盘移动垃圾桶,接到厨余垃圾就会得1分,接到其他垃圾则会扣1分。游戏好玩又长知识。

正当大家玩得起劲时,赵老师走进教室,宣布开始上课。我的心兴奋得快要跳出胸膛,眼睛一动不动地盯住老师,大脑时刻准备着要把老师说的每一个知识点都记下。赵老师让我们关掉游戏打开Scratch软件,简单介绍了软件特点和编程功能,还用我们能理解的话语解释了一些专业词语。我们听得很认真,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真正的编程体验开始了!在赵老师指导下,我们首先点开背景库按各自喜好更换背景,我选择了蓝天碧海的“海滨”图景。接着,我们把鼠标点中左边角色区的垃圾桶,这时,右边脚本区还是一片空白。然后,我们点开左边积木区的“控制”按钮,选中第一个积木块“当绿旗被点击时”,将其拖至脚本区,选一个位置松手,这相当于对“垃圾桶”发出的第一条指令。再点击积木区的“动作”按钮,点击第五个积木块,拖至脚本区上一条指令下面,看到上一个积木块发出白光后松手。这样,两个积木块就像拼图一样拼在了一起。之后,我们按老师要求不断将不同指令的积木块拼接在一起,或将几个积木块包在一个大括号内形成一个组合指令一起拖放拼接。

课程快结束时,每台电脑脚本区都出现了一列长指令,点击绿旗,就可以启动游戏。原来刚进教室时玩的桌面游戏,我们自己也能制作出来啊,简直太神奇了!开心之余,我还顽皮地改动了指令里的垃圾降落速度和得分扣分数据,游戏一下变得更好玩了。

瞧,这就是当垃圾分类遇上电脑编程闪出的火花!我们不仅拥有了一款属于自己的小游戏,更加深了对垃圾分类的印象。我想,这种寓教于乐、主动参与性强、知识掌握更直观的方式对孩子们巩固垃圾分类知识并认真去做而言,真的很好很有效!

记者点评:

即使是同一场活动,同一个活动主题,每个人的写作角度还是可以不同。第一位小记者选点侧重在“分对了吗”,而这位小记者的选点落在“垃圾分类遇上电脑编程”上,突出的是电脑编程,所以文章更多地介绍编程,以及编程带来的有趣性上。选点不同,各有千秋,但老师建议编程过程还可以再略写些,因为对于读者来说,没有电脑界面的辅助,比较难理解。

垃圾分类之趣味编程

晨报小记者  辛飞飞

(浦东新区明珠小学B区  二年级)

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只要我们自觉地把垃圾扔进合适的垃圾桶,把垃圾分类好,这些垃圾就可以变废为宝,经过回收再利用。

周六下午,我参加了晨报学记团组织的“我是垃圾分类小能手”活动,做了一回“码农”。

老师先讲解了Scratch的基本构成界面和程序的基本知识。我在电脑上打开了编程软件,漂亮的界面图案,有趣的卡通造型,一下子吸引了我的注意力,我像平时玩游戏一样点击鼠标开始了编程学习。

按老师的要求,我们这次的任务是将各种垃圾根据输入的下滑指令,让他们移动到对应的垃圾桶内。首先在动画页面下方的方向选择栏里进行方向选择,然后根据判断进行距离设定,也就是左右下降等设定,接着按“确认”后,让被设置的物品掉落,如果位置不合适就重新设定。来回几次后,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垃圾还真的能按照我的指示掉落。太有成就感啦!

课后我让妈妈用U盘把我的小程序复制带走,回家我还要向爸爸露一手刚学会的“绝活”呢。

记者点评:

小记者把整个活动的过程叙述得很清楚,主题也很清晰。老师主要改了两句话:

1、周六下午,我和我的小伙伴在家长的陪伴下,带着满满的期待参加了晨报学记团组织的“我是垃圾分类小能手”活动,做了一回“码农”。(有的词语和句子在每次活动、每篇文章中都能用,那也就说明这些语句没有特点,删掉对文章也无影响。)

2、来回几次后,神奇发生了,垃圾还真的能按照我的指示掉落,心中莫名地有了成就感。(有几处语病,建议文章写完后再读一遍。)

随手分一分,城市绿一分

晨报小记者  陶嘉泽

(徐汇区建襄小学  二年级)

我迅速地移动鼠标,把所有“垃圾”收入囊中,“唰唰唰”,我的分数蹭蹭往上涨,那时我感到无比自豪和开心,这可是我第一次自己编的程序小游戏!这事还得从上周日我参加晨报学记团的“我是垃圾分类小能手”活动说起。

那天下午,我兴致勃勃地走进教室,跟随老师开始一小时的垃圾分类编程。因为时间有限,我首先想到的就是那些又臭又脏且容易变质的厨余垃圾,于是我毫不犹豫地添加了一个用来收集它们的绿色垃圾桶。哈哈!你们这些小怪物们,全部进去吧!咦?如果有漏网之鱼呢?我灵机一动,那就不给他加分,我暗自窃喜,连忙又添上了一条指令。经过多次尝试和老师的耐心指导,一个简单有趣的小游戏诞生啦!

遗憾的是只有短短1小时,如果还有时间,我还要加入一个会变废为宝的小机器人。他会把收集到的厨余垃圾制成肥料、饲料。如果再有时间,我还想加入一个收集有害垃圾的垃圾桶。这样,那些可恶的旧灯管、油漆桶、废电池等可以被安全地处理,不在污染环境。

看着被我打理得干净整洁的“小区”,我满意极了!其实,只要我们从身边小事做起,我觉得这个理想的环境完全可以实现。随手分一分,城市绿一分,如果我们每个人都保护环境,热爱环境,我们的地球就会更健康美丽!

记者点评:

这位小记者也采用了有趣的场景开头,非常好!小记者把编程的过程写得有趣而生动,还增加了自己进一步的想法。可见,一个小游戏,激发了孩子的兴趣和热情,收获不小!

垃圾分类“链”上小游戏

晨报小记者  李修乐

(民办阳浦小学  四年级)

编程我在学校了解过,垃圾分类则是最近全民参与的事情,但是垃圾分类和编程又有什么关系呢?带着好奇,我参加了晨报学记团“我是垃圾分类小能手”的活动。    

来到活动地点,只见房间里排放着一台台整齐的电脑,看来今天是要每人一台练习了,我心中跃跃欲试。    

老师告诉了我们制作垃圾分类小程序的步骤,首先要确定自己的设计方案,然后利用不同编程模块来实现自己的目标。    

按照老师的指导,我完成了自己的小游戏。它十分有趣,用反复循环的一条程序使得游戏界面上方不断掉落新的垃圾,下方界面中有一个垃圾桶,可以用键盘的左右键移动这个垃圾桶来接掉落的垃圾。准确地接到垃圾桶对应的垃圾就会有积分,否则就会被扣分,比一比谁的积分多,谁就是垃圾分类小能手啦。

最后,大家都制作出了一款属于自己的垃圾分类小游戏,玩得不亦乐乎。就这样,编程这件看似复杂高深的事情,通过小游戏和日常生活链接了起来,帮助我们在玩中学习垃圾分类知识,为环保尽微薄之力。

记者点评:

短小精悍的小文,也把活动和道理说清楚了。老师主要改了两处:

1、可以用键盘的左右键来移动这个垃圾桶,来接到更多的垃圾,接到的垃圾还会有积分呢,比一比谁的积分多,谁就是垃圾分类小能手啦。(“来”字使用得太多了!另外,这款游戏的实质是要用垃圾桶接对的垃圾,而不是接垃圾就得分,对吧?)

2、原标题《垃圾分类小游戏的制作》,这是一篇说明文的标题,那就要好好介绍一下怎么制作这款小游戏了。根据全文的叙述,老师看到些“互联网+”的概念,所以用“链”这个动词做了标题。

活动结束后,小记者们还收获了全球编程一小时证书,一起来看一下小记者们的合影吧: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晨报学记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