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社区传授生活小妙招,到幼儿园编演卡通情景剧-“95后”男生的垃圾分类宣讲课火了

晨报记者 何雅君

宣传推广垃圾分类并不容易,但在宝山区,有这样一名“黄马夹”小哥,把垃圾分类课讲“火”了。他会在社区介绍“一桶双袋”、分类排除法等生活小妙招,成为社区阿姨眼中最会生活的男孩。他也会在幼儿园的课堂上扮演卡通人物,用自编情景剧吸引孩子们模仿正确的垃圾分类行为,养成好习惯。

在不久前由团市委联合市民政局主办的“青年影响社会”首届上海青年社区达人赛上,这名“95后”上海男生斩获“2019上海青年社区能人”荣誉称号。他就是宝山区绿化市容局下属宝谊环卫公司的垃圾分类专管员徐杨帆。

默默记下每个居民的反馈

“爷叔,回去一定要记得给垃圾分类哦!”“阿婆,哪些垃圾是湿垃圾,记住了吗?”一堂社区垃圾分类宣讲课结束后,徐杨帆站在小区活动室门口,笑盈盈地用标准普通话向离开的居民逐一打招呼、关照注意事项。居民们回应这个身穿制服黄马夹、瘦高白净的小伙子:“你的课很有意思!”“下次再有,我们还来听!”

等居民都走了,徐杨帆拿起他的道具——一组小型四分类垃圾桶、一些绘有生活垃圾图标的卡片,搬到车上后,驱车前往下个授课地点。对于刚才的授课反馈,他很满意:“居民们都来回应我,证明我的讲课有了效果,我从他们的表情看出来,他们是真的听进去了。”

如何给居民深入浅出地讲解垃圾分类知识,怎样设计互动游戏、让大家有兴趣参与,这些都是徐杨帆精心准备过的内容,也为他带来了理想的课堂效果。“大骨头为什么是干垃圾,而不是湿垃圾?”“纯流质的食物垃圾应该如何处理?”讲台上的他神采飞扬,娓娓道来,听得入神的居民踊跃举手,回答他抛出的一个个问题。游戏环节,居民们争着上台参与垃圾分类投放,然后听他抑扬顿挫的点评,有的还主动向他提问。请他前去讲课的居民小区、单位、学校越来越多,他排好档期,按照对方的推行进度和需求备课,把垃圾分类的知识像种子一样播撒下去。

“内向小哥”挑战质疑

这个因为垃圾分类宣传而有点名气的“95后”男生,是否天生就有一副伶牙俐齿,和见人就笑的好性格?徐杨帆不好意思地一笑,随后告诉记者,在学校读书时,他几乎是班上最腼腆的,不怎么和同学说话,更别说主动和陌生人打招呼了。刚到现在的单位宝谊环卫公司时,他也是大家眼中的内向小哥,“脸皮薄,见人张不开口”。当时,因为要在小区垃圾箱房前进行垃圾分类指引,徐杨帆不得不鼓足勇气面对每一位来倒垃圾的阿姨爷叔,请他们把分错的垃圾重新分一分。“我为什么要听你的?”“这样分开有什么用处吗?到时候还不是一起收走?”一开始,每次收到这样的质疑,“内向小哥”往往不知如何回答,甚至不好意思抬起眼睛看人家。回到家后,他默默地给每一个疑难问题都想好答案。“知道怎么回答,才能有底气应对。”后来的日子里,他发现,阿姨爷叔们渐渐愿意听他的课了。他也从最初的忐忑不安变得镇定自若。

随着全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不断推进,单位给他的任务难度升了一级:到居民区、单位、学校去讲垃圾分类宣传课。徐杨帆从来没有上讲台的经历,但他很想挑战一下。“我以前在工厂流水线上过班,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早上天不亮出门,晚上七八点到家,吃过饭倒头就睡,完全没有时间和人交流,整个人都木木的。这份工作给了我机会和更多人打交道,既是对过去的一种补偿,也能帮助我锻炼自己。”徐杨帆坦诚地说。

将条款变成了生动课件

任务接过来了,课该怎么上?徐杨帆手里只有单位下发的、规规整整的条款,拿到课堂上照念肯定不行,居民听了准打瞌睡。他开始着手改造这些素材,把它们变成一张张生动的PPT课件,配上可爱的卡通图和鲜活的新闻照片,把城市每天产生的惊人垃圾量、推广垃圾分类的好处直观表现出来,让听课者一看就能明白。每次上完课,他还要根据课堂反馈进行总结,修改PPT,将垃圾分类的常见误区、分类容器建议设置方法等重点知识诠释得更清楚。

来听徐杨帆讲课的“学生”,老少皆有。面对不同年龄段的听众,他总结出了不同的讲述方法,并在实践中收效明显。对于社区里的阿姨爷叔,买菜烧饭、打扫卫生最贴近生活实际,讲课内容一定要围绕他们经常遇到的问题来。而对小学生、初中生来说,围绕在他们身边的是文具用品、辅导书、零食,要着重讲解这方面的分类知识。到了幼儿园,给天真活泼的孩子讲理论显然不再合适。徐杨帆和同事化身动画片里的“熊大熊二”,演起了情景剧,让小朋友模仿卡通人物正确投放垃圾的行为。遇到上了年纪的老爷爷老奶奶,他就亮出晚辈的谦虚诚恳。“老人的生活习惯一时半会儿难改,但心疼孩子是老人的本能。只要让他们觉得垃圾分类能对子孙后代有利,他们愿意听孩子的话,逐渐做出改变。”

来源:新闻晨报       作者:何雅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