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时候有条狗,是多么重要

《一条狗的使命》根据W·布鲁斯·卡梅伦同名小说改编,导演是曾经执导《忠犬八公的故事》的拉斯·霍尔斯道姆。故事非常特别,一只狗经历多次生命轮回,陪着主人走过人生旅程的故事。

电影在2017年上映,在全球收获将近两亿美金票房,而中国内地的票房,就占了其中一半。于是,第二部很快面世。《一条狗的使命2》延续着《一条狗的使命1》(以下简称《使命1》)的故事和节奏,继续讲述这条狗的使命。

在《使命1》中,小狗贝利几次转世,陪伴着伊森度过一生。《使命2》中,贝利的使命仍在继续,这一次,它需要陪伴和保护伊森的孙女CJ。和前作一样,依然有离别,有重逢,有离散,也有回归。贝利也完成了三次转世,它用三次生命,三次转世,陪伴并经历了CJ人生里的大事小情,CJ也在男友特伦特患病之后不离不弃,就像贝利一直不离不弃陪伴着她一样。这正是这个故事最动人之处,在此刻,狗的情感,和人的情感有了共振,狗的使命,和人的使命有了交会点。

我们渴望的,不只是狗的陪伴,更是人的陪伴,一种不论贫穷富贵、疾病死亡都无法搅扰的陪伴。我们因此可以相信,人和人之间的感情,是可以预期的,是恒定的,不会像天气一样变换不定。

在这个不停变动的世界里,这种恒定的感情,是多么重要啊。它带给我们安全感,它让时间的流逝感变慢,这种安全感,让我们获得最大的慰藉。

狗的陪伴变为人的陪伴,让这一主题得以升级,这次升级,让这个故事和我们的关系更为紧密,也更能引起我们的共鸣。“狗的使命”也因此有了更深一层的意义:狗的存在,让人们懂得陪伴和珍惜,在爱与被爱中感受生命的感动和真实。

就像前面说的,“狗的使命”另有一重意义,就是让我们懂得陪伴珍惜。那么,有没有可能,我们也是通过狗,来体验感情、学习感情、实践感情呢?

从贝利身上,CJ懂得了什么是感情,该怎么表达感情。所以,当特伦特的生活发生变故的时候,特伦特的女友选择了“人的方式”去面对,CJ却选择了用“狗的方式”(没有贬义哦)去面对这一切。

“人的方式”,是权衡利弊,精打细算,慢慢变冷变淡,最终全身而退,而“狗的方式”却是奋不顾身,忠心耿耿,不离不弃,不改不变。就像执行了一条无法修改的指令,就好像,这条指令,是它存在的根本意义。

“狗的方式”和“人的方式”到底哪个更好呢?电影没有给出褒贬,没有给出判断,但却用自己的方式作出了反馈。“狗的方式”让人得到了拯救,获得了幸福。

因为,忠诚和守护,奋不顾身和全身心投入,结果很难说,但一个人能够这样去做,这个行动本身就是巨大的回馈,巨大的奖赏。“狗的方式”自有其道理。

不论是学习“人的方式”还是学习“狗的方式”,都要从童年少年时候开始。

《使命2》故事选择了CJ这样一个年轻女孩作为主角,就有这样一层意思。CJ在很小的时候,就得到了贝利的陪伴和守护。在那种陪伴、嬉戏之中,CJ一定学习到一种很重要的东西,那就是感情为何物,感情对一个人何等重要。

所以,她才会变成后来那个有着深挚感情的女孩,才会做出那样的选择。和贝利的相处,即便不是她情感世界里最重的一部分,也是占了很大比重的一块。如果她是在成年以后,在性格已经定型,在心已经变得坚硬之后,才遇到贝利,她可能不会学习到这一切,也不会做出这样的选择。

《使命2》讲述的,是孩童时代的感情学习,会对人产生怎样影响的故事,是孩童时代的感情,怎样深刻地影响了人的一生的故事。

这一切,都从一个孩子,和一条狗开始。

作家 韩松落

来源:新闻晨报       作者:韩松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