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桶”半个月后,爱建城小区两位保洁员还要徒手“破袋”18小时…… | 垃圾分类蹲点日记6月16日

垃圾分类蹲点记

还有半个月,垃圾分类管理正式实施的日子就要到来了,我们所生活的住宅小区、工作的办公楼、休闲的商场都已紧锣密鼓地进入了分类扔垃圾的节奏。

随着正日子的临近,市民们遇上的具体问题也越来越多,狗屎算啥垃圾?吃个小龙虾该怎么扔?喝杯奶茶竟然要分四步扔垃圾?不仅是细致到各个品种的垃圾怎么分的问题,上海的各个居民小区各有特点,垃圾分类的具体实施成了小区居民、志愿者、物业和居委街道工作人员的头等大事了,老式小区本身垃圾房就小,怎么来布置分类垃圾桶?新式小区地方是有了,但小区太大扔垃圾点似乎又会嫌地少路远了。

今天起,新闻晨报周到特地推出,垃圾分类蹲点记,记者分别走进上海几个有代表性的小区,亲身体验、观察、记录,不同小区在实施垃圾分类的过程中,遇上的困惑、碰到的难题、想出的办法、搜集的建议。真实记录在垃圾分类冲刺的最后阶段,给上海市民生活所带来的改变,相信以上海市民一贯的聪明睿智、勤奋守信,一定能将垃圾分类这一时尚的事干得漂漂亮亮。

6月16日清晨,星期日,多云转阴。

徐家汇街道,爱建城小区。

清晨5点,日旭环保垃圾清运车将前一天晚上的垃圾装车运走,留下一地残渣,阿红(化名)急忙提着扫帚跑上去,将柏油路面的残渣等秽物收拾妥当。

阿红和老公阿兵(化名)一天的工作就此开始。他们受雇负责爱建城小区垃圾箱房的管理,6月1日小区统一撤掉楼层垃圾桶后,他们最主要的工作变成了破袋——把塑料袋捅破,将袋子里的剩饭菜倒入湿垃圾桶,塑料袋、餐盒、纸巾倒入干垃圾桶,每天工作约18小时,破袋约2000个

目前,爱建城小区垃圾分类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问题在于居民垃圾分类质量不高,需要箱房管理人投入大量时间进行二次分拣。为解决这一难题,各种推动居民精准分类、主动破袋的奖惩措施涌现了出来,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役悄然展开。

▲视频:阿红在忙着破袋对垃圾进行二次分拣

每天工作18小时忙“破袋”

下午,一名清瘦的中年女子骑着三轮车,一手扶着车把,一手拉着一个带轮子的巨大垃圾箱,来到5号楼爱和大厦楼下。

这个瘦弱的中年女子正是阿红,她徒手(没戴手套),弯下腰,从湿垃圾桶半桶垃圾中,拣出一个中号白色塑料袋,打开后,将塑料袋投入干垃圾桶,再拆开第二层塑料袋,将其中吃剩的饭菜倒入湿垃圾桶,其中用过的纸巾、塑料餐盒和塑料袋被挑出来,投入到干垃圾桶。

接着,她再弯腰,拣起另一个小塑料袋,用手指撕破,指尖捏住袋子,袋子里雪菜一样黑褐色的东西连汤带水落入了湿垃圾桶。

就这样,她不停地直起腰、弯下腰,拆了一个又一个塑料袋,几乎每袋都需要重新分类。

阿红的左手食指上缠着创可贴,那是因为之前破袋时,不小心被垃圾袋子里的刀片割伤了。

另一位保洁员提醒她,最好还是带一下手套。

但,阿红无奈地说,戴手套太滑了,垃圾袋上有油,抓不牢。她应答时,手上的活儿片刻也没有停歇。

20分钟过后,她将分好类的垃圾封袋,推倒垃圾桶,吃力地拉出垃圾袋,装到三轮车上,可回收的纸箱、书籍投入大垃圾箱,然后扶起空垃圾桶,套上新垃圾袋,到下一个临时垃圾堆放点,重复之前的操作。

待小区4个堆放点都走一圈后,再一起拉回到垃圾箱房,分类堆放。

阿红算了一下,这一圈下来,在每个堆放点需要破袋30个左右,4个点就是120个,一天转8圈,就是960个,加上阿兵破的,两人一天的破袋量,保守估计也有2000个。

阿红和阿兵夫妻是小区垃圾箱房管理人,一直负责收垃圾,6月1日以来,他们从早5点到晚11点,全天不定时地分类垃圾、收垃圾,以保证单元楼门口的临时垃圾桶不会溢出。

“工作量比5月增加了一倍,收入待遇没变。”阿兵说。

居民主动“破袋”率仅20%

阿红和阿兵的辛勤付出受到小区物业的充分肯定。

上海菱建物业管理有限公司袁经理说,“小区垃圾分类刚刚开始试点,居民对怎么分类还不太清楚,粽叶是干垃圾还是湿垃圾?很多人不知道,答案是干垃圾。实际操作中,垃圾箱房管理、保洁、志愿者都会比较辛苦,基本上都要重新分一遍。这样的情况估计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袁经理回忆,6月1日小区开始统一撤掉楼层垃圾桶,爱和大厦一个单元208户人家的垃圾全都丢到单元楼门口新设置的临时垃圾投放点,业主抱怨不方便、门口脏,楼层莫名冒出很多“无主垃圾”。

有人嫌麻烦不愿下楼倒垃圾,直接把垃圾袋放在原来垃圾桶放置的空地上。楼层没监控录像,一层楼8户人家,也不知道是谁干的,敲门对质,人家也不承认,最后还是要保洁员来收拾。”

应对“无主垃圾”,小区物业绞尽脑汁,有时还真能找到主人。有一次,一位保洁员在垃圾袋中找到一个快递袋子,上面有地址,他拿着证据敲门,业主只好认账。多数业主只是不知晓,讲一遍就很快改正了。个别业主反复不按规定丢垃圾,工作人员就上门解释、说明,多讲几遍,基本就没人再丢“无主垃圾”了。

在袁经理看来,半个月过去了,“无主垃圾”问题已经基本解决,每天保洁员只巡查到两三袋无主垃圾。“破袋”才是目前爱建城小区垃圾分类过程中碰到的最大难题,居民参与率达80%-85%,而主动“破袋”率仅20%。

志愿者伸手帮忙“破袋”

为解决最棘手的“破袋”问题,小区组织了4位志愿者每天早晚高峰执勤4小时。

小区楼宇是商住两用的,大楼里个别白领为了赶时间,把垃圾袋匆忙一扔,只能靠我们志愿者接过垃圾袋,仔细破袋分类。”

爱华居委徐书记满怀感激地说,志愿者普遍年纪比较大,工作认真负责,都非常辛苦。

有居民主动“破袋”后,志愿者会递给居民一盒湿纸巾擦手。据爱华居委黄老师介绍,小区垃圾箱旁设有水斗,供居民破袋后洗手,但目前单元楼门口的临时投放点没有这个条件,只能用湿纸巾代替。

居民普遍缺乏的‘破袋’意识,根源还是大家对具体垃圾归类的认识不够精准,这个需要持续的宣传、教育。听说今后中小学课本里都会增加垃圾分类的内容。”

徐书记说。

据徐书记透露,未来每家每户要将垃圾统一投放到小区唯一的垃圾箱房,而且要限制投放垃圾的时间,实现定点定时投放。至于这两项措施具体什么时候实施,她说,“这个要看居民的接受程度,目前还没有具体的日期,估计是一场持久战。”

“破袋”表现突出有嘉奖

为解决这一难题,各种推动居民精准分类、主动破袋的奖惩措施涌现了出来。爱建城小区所属的徐家汇街道出台了积分换礼品、送垃圾桶和表彰志愿者等鼓励办法。

据徐家汇街道管理办一名何姓工作人员介绍,街道给每家每户发放了绿色账户卡,每次居民分类倒垃圾,都可以刷卡得10个积分,一天最高2次,积20分,一段时间后统一换礼品。同时,街道为辖区内46800户居民每户免费发放一个20升干湿分离垃圾桶,鼓励居民从源头进行垃圾分类。

对于“破袋”表现突出的工作人员,徐家汇街道也有嘉奖。此前的6月13日下午,街道刚刚开会表彰了第二季度垃圾分类工作中的10名“最美志愿者”和10名“最美保洁员”,颁发荣誉证书以资鼓励。

强制让居民破袋,容易引起居民的反感,目前我们街道让垃圾箱房管理员、保洁员、志愿者示范破袋,每次麻烦别人帮忙,居民也会不好意思,久而久之便会养成主动破袋的习惯。

该工作人员举例,“街道内破袋工作做得比较好的是南丹小区,垃圾分类参与度和自主破袋率均达到95%以上,而且南丹小区自今年4月3日就开始定时定点投放垃圾了,试点2个多月,效果就非常好了。”

相比之下,爱建城小区实施垃圾分类之前,环卫所给出的数据,每天湿垃圾分类量只有240升,不到半桶,现在湿垃圾分类量能达到3-4桶,按照每100户至150户居民一日产生1桶湿垃圾的平均值计算,爱建城小区共740户居民,短短半个月,这个成绩已经及格了。

在推进垃圾分类的过程中,徐家汇街道采用了奖励、鼓励为主的推进方针,但也有人认为,适当的惩罚措施也是必不可少的。

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不按规定投放的行为将影响个人信用,还将面临相关部门的处罚,物业袁经理希望相关部门执行到位。他还建议,宁波一些小区,统一制作了印有二维码的垃圾袋,分发给居民,谁的垃圾没分类或分类有错误,扫一下二维码一目了然,上海也可以借鉴。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佟继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