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出版圈泡了40年,很多素材手到擒来!小说《风眼》揭秘出版风云

“我等待了很久,在脑海中耐心地孕育,等待故事与人物的瓜熟蒂落。”

著名出版人、作家孙颙的小说新作《风眼》日前在沪出版,新书首发暨读书分享会在作家书店举办。

■孙颙与作家孙甘露、SMG新闻主播王幸在作家书店

孙颙历任上海文艺出版社社长、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局长、上海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小说揭开了出版社的神秘面纱,勾画图书市场冲击下编辑生态、探秘知识分子内心。

泡出版圈40年很多素材手到擒来

小说《风眼》讲述了上海一家大型出版社一套经济常识丛书遭上级领导严厉批评而产生风波的故事,呈现出时代转型时的众声喧哗。

改革开放之初,党内对走不走市场经济道路尚未达成统一认知,上海的这家大型出版社因这套书出版引起轩然大波,让一批知识分子在狂风暴雨中经受了考验。

■作家孙颙

在孙颙看来,“出版业,非但是鼓吹改革开放的舆论阵地,而且是改革开放进军中重要的突击部队。上世纪八十年代,在中国,爆发了究竟要不要走市场经济之路的争论,出版界的知识分子们从思维到实践,是冲在相当前沿的一翼。于是,我回望来路,写出了十几万字的小说《风眼》。”

孙颙说:“我在出版圈子泡了40年,很多见闻和素材可以说手到擒来。它们强烈冲击着我,这份激情一直涌动着,不写出来,它就会折磨我、跟着我。”

“风眼”周围风雨欲来

完稿后,孙颙把《风眼》交给老搭档、上海作协主席王安忆看。

“她很挑剔的,但让我宽慰的是,王安忆说好看,贵在细节真实生动,她尤其欣赏小说中负责出版社发行业务的王副社长,说《风眼》把这一类曾在上海滩‘沉下去’因改革开放大潮又崭露头角的人物写活了。”

■《风眼》  孙颙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

著名作家孙甘露评论说:“风眼指的是台风眼。台风的风眼是平静的,但在周围酝酿风暴。这本书有意思之处,就在于通过出版社的日常生活把‘风眼’周围的风雨欲来,呈现得淋漓尽致。一个时代的风尚,就是旗子在飘,人们容易看到,而让旗子飘的风,人们却往往忽视了。出版业与整个社会思潮变动有紧密联系,小说描绘了特殊的出版大事件,却是通过出版社日常图景来反映的。”

■《风眼》新书分享会

孙甘露指出,《风眼》的书名,是一种隐喻,透过这风眼,可一窥出版社的日常、人物、世态,进而观察中国社会处于变动时期的丰富精神面貌。

出版人写出版,不仅入木三分,小说中的大量细节交织着虚构和真实,也耐人寻味、引起关注。

业内评价,“孙颙没有虚构一个地方,而是用上海作为小说背景。他在上海出版界工作几十年,对上海出版界每一个层面都有深度历练,深知上海出版界的风云变幻和毋庸讳言的弱点,用上海作为小说背景更能自如地表现作品的深度。”

孙颙1974年开始小说创作。1979年出版第一本小说《冬》。出版有短篇小说集《他们的世界》《星光下》等,长篇小说《雪庐》《漂移者》《缥缈的峰》等,散文随笔集《思维八卦》等,曾荣获“上海长篇小说奖”。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徐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