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把特朗普推向战争悬崖?

晨报首席记者 顾文俊

据美国媒体透露,6月20日,美国差点儿就要对伊朗进行军事打击。当时,国家安全顾问博尔顿与国务卿蓬佩奥一致主张对伊动武,特朗普也下达了命令,但在导弹发射前的几分钟,行动又被特朗普取消。作为特朗普处理国家安全事务和对外关系的左膀右臂,博尔顿与蓬佩奥的政策立场有何异同?在伊朗局势中,谁在把特朗普推向战争的悬崖?

《顾问》本期访谈嘉宾: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 刁大明

左膀右臂 一致多于分歧?

顾问:一直以来,都有传闻说,博尔顿和蓬佩奥之间不仅有分歧,而且有敌意,但是,在对伊朗开展军事打击的问题上,是不是双方意见非常一致?

刁大明:在是否对伊动武的关键节点,看来博尔顿和蓬佩奥的意见趋同。但是,他们支持的动机和程度不太一样。对博尔顿而言,即便没有无人机被击落事件,在任何时候,他都支持对伊动武。但对蓬佩奥而言,支持对伊动武可能是基于突发事件做出的严厉回应。博尔顿是新保守主义的代表,看待事物总是非黑即白,认为美国模式最为理想,要想让德黑兰解决其核问题,唯一的方式就是颠覆其政权。蓬佩奥虽然也对伊朗持有意识形态的偏见,但在美国的政治光谱中,他带有茶党的标签,一般不太倾向于武力干预。

顾问:他们二人在外交政策以及行为方式上的差异表现在哪里?

刁大明:国家安全顾问和国务卿这两个位置本身就存在冲突。比方说,情报系统不仅对白宫负责,同时也接受国会的监督,按照正常流程,在紧急情况下,情报材料应当先提交给白宫,最先获取材料并进行处理的显然就是总统安全事务助理(国家安全顾问),后续才会到达国务院和其它部门,因此,博尔顿就拥有不少机会越过蓬佩奥去处理一些事情,进而会剥夺或削弱后者的存在感。

顾问:特朗普在最后一刻收回成命,有分析说,他的行为和他的政策团队的想法并不一致。这一回,他的理性发挥了作用,他的左膀右臂没有完全左右他的决策。

刁大明:过去一段时间,特朗普对伊朗的政策目标很不明确,在不明确的前提下,提出了与《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不相匹配的政策。特朗普倾向于不动武,而是“极限施压”,但在步步紧逼之下,德黑兰的强硬回应使得特朗普的政策空间十分有限,其实这也是博尔顿所乐见的,也符合他对特朗普的政策塑造。这次在最后关头取消指令可以说是特朗普的理性,但话又说回来,在对外动用武力这方面,特朗普从竞选至今保持了一以贯之的谨慎,在伍德·沃德的《恐惧:白宫中的特朗普》一书中,也叙述了他对战争与死难的不忍,可以看出他对此毫无准备。而且在大选期间陷入战争泥潭,对他个人能否连任也相当不利。但是,如果延续当前的策略套路,包括有可能的网络攻击和经济制裁,就很难保证不会出现国际社会不想看到的局面。以压促变是不可能走向谈判的,只能走向无可选择,到最后关头,所剩无几的理性还能否止战就不好说了。

Hard Hitting制裁 谁出的主意?

顾问:在20日取消了对伊朗的军事打击之后,美国于22日对伊朗实施了额外制裁。最新的“强硬”(hard hitting)制裁将阻断伊朗最高领导人哈梅内伊、外交部长扎里夫和其他一些人的金融渠道。这会是谁出的主意?此举会对伊朗有什么影响?

刁大明:我猜测是受国务院层面驱动的可能性更大,进一步制裁也符合蓬佩奥长期以来主张施压的态势。金融制裁听起来好像也不会产生多大影响,扎里夫虽然在美国念过书,不排除可能会在美国有些金融来往,但是,制裁也反过来会成为他在伊朗国内提升政治声誉的抓手。至于哈梅内伊,很难想象他在外部会有什么金融渠道。但是,美国政府针对个人的制裁确实令外界感到失望,像这样指名道姓地针对他国决策者的制裁不仅会造成羞辱感,而且也增强了剑拔弩张的敌对感。

顾问:在美国宣布针对伊朗的新一轮制裁后,伊朗外长扎里夫在其官方推特上写道,“现在很清楚的是,‘B小队’并不关心美国的利益,他们蔑视外交、渴望战争”。扎里夫说的“B小队”指的是博尔顿(Bolton)和中东地区对伊朗态度极度强硬的一些人,但是没有提到蓬佩奥。相比蓬佩奥,伊朗是不是更讨厌博尔顿?

刁大明:伊朗的回应显然是指向了最有可能带来最坏结果的那个驱动者。到目前为止,伊朗政府的反应依然有条不紊,但与此同时,强硬派也开始参与到决策之中。在严峻的形势之下,强硬派的表达是否会超越扎里夫等温和派的声音?如果出现两国极端派对峙、打擂台,情况就会非常艰困。但有意思的是,特朗普一方面不主战,另一方面又始终对博尔顿的参与乐在其中,博尔顿本身似乎就是总统对外施压的一个信号。

顾问:对特朗普来说,是更喜欢意见一致的左膀右臂,还是相互争执的左右手?

刁大明:他可能更倾向于这两个人有不同想法,当然,前提是保持对总统的忠诚度。两个有经验的人勾结在一起,不是特朗普希望看到的。

来源:新闻晨报       作者:顾文俊
/刁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