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学记团 | 还在粉去年的“胖端倪”?来认识她的弟弟“墨墨黑”吧!

去年的魔都文艺届,一位新宠横空出世,她就是徐汇艺术馆《乐者敦和·大音煌盛——千年莫高的伎乐回响》特展的代言人——“胖端倪”。

借助现代科技,她从敦煌千年壁画中走来,和着古乐,旋转舞动。一个展,就此“活/火”了起来。

当然,“活/火”起来的,还有一幅幅壁画背后的故事与文化基因,它们如一颗颗种子,深种在观展者的心里。

作别“胖端倪”,今年的徐汇艺术馆推出了她的弟弟“墨墨黑”,他为新展《乌金千秋照》徽墨专题展(2019年6月5日-9月22日)代言。

策展人唐丽青介绍说,这是上海美术家邵仄炯为此展《油烟墨制法》画的人物,源自《四库全书》中的《墨法集要》。新展,也同样运用了轨道镜等科技手段,让“墨墨黑”动起来。

读到这里,你一定很好奇,“墨墨黑”兄究竟会给我们呈现怎样的文化故事与思考呢?先来看看晨报学记团的小记者们带来的观展报道,再去观展也不迟!

聊聊墨的故事

晨报小记者  常家玮

(上海师范专科学校附属小学  五年级)

众所周知,墨是用来书写绘画的黑色颜料,它亦是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中的一员。但对于现代社会的我们来说,墨可能是最熟悉的陌生人。墨是怎样制成的呢?它背后又有什么历史故事呢?跟我一起来吧,到徐汇艺术馆参观《乌金千秋照》徽墨专题展,对墨的来龙去脉多一份了解。

徐汇艺术馆小巧精致,约400多平方米。整个展览涉及两个楼层,虽然空间不大,但每一个展区布局非常紧凑,为观展者讲述着一个又一个精彩绝伦、意义非凡的故事。

通过唐丽青老师生动的讲解,我了解到,原来墨在新石器时代还没有产生,但人们产生了文字交流信息的需求,怎么办呢?人们只好用天然颜料——能写出墨迹的石头来书写。不过很快,到了西周,人们开始利用松枝取烟制作松烟墨。

随着时间的推移,魏晋南北朝的松烟墨制作工艺已经非常成熟。这时候人们又改进了制墨的工艺,出现了油烟墨——通过烧油取烟来制成墨。墨发展到唐代,工艺更精湛了,墨工们改进后的方法得到了皇帝的赏识,开始大规模流行,便形成了名声大振的徽墨。

不过由于松烟墨制墨工艺需要大量开采古老的松枝,以前多得随处可见的松枝,到了宋代时只剩下可怜的一点,而且只存在未开发的深山老林当中,难以利用,因此,比它晚出现的油烟墨就赶了上来,成为制墨工艺的主流。

明代起,人们开始重视墨的美观,出现了形状各异的造型,有的像铜铃,有的如书卷,还有的似圆月亮……让人看花了眼。

制墨工艺的不断改进,凝结着工匠们的辛勤付出。在水墨动画区循环播放的制墨过程短片非常生动有趣,可以看到墨工们制作一块墨,需要一年的功夫。他们顶着严寒,冒着酷暑,一年四季从不间断。有些制作工序要从早上做到下午,非常耗费体力。看到那些墨工们弯腰弓背、挥汗如雨的样子,我心中不由得感慨:徽墨如此之精妙,源于制作工艺之精绝。一锭徽墨的诞生,千锤百炼,前后历时一冬一夏,真是一两徽墨一两金!

展墙上的一首七绝:“烟房点烟实唯熬,赤身喘气入阴曹,熬尽灯油沥尽胆,留取乌金千秋照”,再一次浮现在我的脑海里……

记者点评:本文介绍墨的发展史,以工艺变化来分段,思路清晰,亦不觉啰嗦。由“物”到“人”,拓开了文章的局面,写文章就要有这种“展开去”的本领。结尾画面感强烈,“言有尽而意无穷”,留给读者以想象空间。文字上还可以再推敲得更加精炼准确,“的地得”的用法可以再熟悉下。

璀璨文化 星光自遗——《乌金千秋照》徽墨专题展观后感

晨报小记者  沈梓璇

(上外附属民办浦东外国语小学  二年级)

笔、墨、纸、砚是我国著名的文房四宝,古人用这四样东西来记录他们的话,记录他们的诗词,记录他们的聪明与智慧。星期天,我们小记者参加了一个活动,名为《乌金千秋照》徽墨专题展。    

徽墨的历史非常悠久,五代时,墨工南迁,徽墨开始大面积盛行起来,到了明代和清代,徽墨已经达到了鼎盛时期。那么,徽墨的“徽”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其实,徽指的是古代徽州一带,相当于现在安徽、江西一带,覆盖了祁门、休宁、婺源、歙县和绩溪等地。

徽墨主要分两大类,分别是松烟墨和油烟墨。松烟墨是以古老的松根为原料,而油烟墨以动植物油为原料。徽墨的主要制作工序有和胶、杵捣、制墨、晾墨、修墨及填彩等。其中,杵捣最为辛苦,墨工们要从早上五六点一直杵捣到下午两三点,背后的汗水可想而知。

我们知道古代的墨是用来书写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们发明了铅笔、钢笔等更便捷的书写工具,墨不再是我们的主要书写工具,而主要以收藏观赏为主。在这些藏品中,我最喜欢的是二十八星宿,上面的每一笔每一划都是那么得栩栩如生,色彩更是明亮鲜艳。许多参观的人也纷纷驻足观赏,啧啧称赞。    

通过这次活动,我学习到了许多墨的知识。如果我们不回头看看历史,就不知道我们的老祖宗是多么得智慧。“非人磨墨墨磨人”,是这块小小的墨在考验着人们的耐心,是这块小小的墨教会了我们做事要沉着、冷静。 

记者点评:在墨发展的漫长历史中,这位小记者截取了“徽墨”这一段来详细介绍,这是非常讨巧的做法。文章逐段介绍徽墨的发展史、制作工艺与应用情况,逻辑清楚。最后一段由物及人,从实用价值到精神含义,升华既有高度又显自然。但要注意错别字。

走近乌金

晨报小记者  陆倚宁

(颛桥中心小学  四年级)

乌金竟然不是一种金属它是文房四宝中的——墨。

前几天,我来到徐汇艺术馆参观徽墨专题展《乌金千秋照》。

墨的历史十分悠久。先秦的时候,利用松枝取烟的松烟墨就开始出现了,一直到魏晋时期,它的制作工艺才发展完善。松烟墨工艺完善的同时,使用动物油脂的油烟墨出现了。至唐代,松烟墨的发展达到鼎盛,油烟墨处于逐步完善的过程中。到宋代,松烟墨和油烟墨的市场份额基本并重。而之后随着松林资源过度开发,原材料缺乏导致松烟墨没落,油烟墨逐渐成为主力军。

墨的取材范围非常广。动物皮熬的胶和松枝点的烟,或者油脂点的烟,两者缺一不可,是最主要的材料。其中,还可以添加雌黄、巴豆、皂荚等以增加墨的粘度;添加丹砂、五倍子、丹参、鲤鱼胆等以提升墨的色泽;添加丁香、甘草、松香等以改善墨的气味。

做成一块墨,需要众多的原材料,历时至少一年。不同的用料,不同的工艺,又让墨分好几个档次:紫光最佳,黑光其次,青光第三,白光最差。

发展了几百年,单一的写字用墨已经有了好几种形态:御墨和贡墨、文人订制墨、纪念墨、礼品墨……比较著名的是御园图集锦墨,它由40块墨组成,以圆明园、故宫、西苑为素材,构思巧妙,形态各异。

看过了展览,我深有体会:墨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一种传承,保护好它,就保护好了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

“烟房点烟实难熬,赤身喘气入阴曹。熬尽灯油沥尽胆,留取乌金千秋照。”在巧夺天工的乌金背后,是墨工的无尽辛劳和无穷智慧。乌金,真是名副其实啊!

记者点评:开头要先声夺人,因此老师把一、二两段顺序对调了。当时间和地点对于读者来说不是最重要的信息时,我们通常可以这样处理。另外,写此类文章时,知识介绍是必要的,但“我”的观察、感受、联想更重要,不能让作文变成“解说词摘录本”。文章的结尾点题很好,如果文章要更加突出此主题的话,应该用多些笔墨来写墨工制墨。

带领小记者观展时,唐丽青老师还特别让小记者们记下中国近现代国画家黄宾虹的这段话,以留下一道值得慢慢咀嚼的思考题。

活动带教:张智丽

文字点评:柳成荫  张智丽

特别鸣谢:徐汇艺术馆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晨报学记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