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注意!有怪兽出没北静安

奥特曼现在已经成为小朋友的至爱

它打怪兽的场景无数次萦绕在他们梦里

今天(7月10日)“奥特曼之日”

而北静安真的有怪兽出没,还是巨怪哦

这是咋回事呢?

最近,一只吃垃圾的怪兽

和一台超级实用的家庭分类垃圾箱火了!

这是科技学校的两名四年级学生的杰作

——张云清和吴承非

两款作品在静安区少代会、静安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社区以及科技学校垃圾分类宣传活动中都有展出。张云清和吴承非以TED演讲的形式交流设计理念和作品亮点,并与现场观众交流互动,探讨当下上海生活垃圾分类在实践中的碰到的新问题,启发大家思考和探索。

7月5日,周到君辗转联系到张云清和他的爸爸张申,在科技学校见面。据了解,家庭分类垃圾箱是一款长方体外型的立式垃圾箱,由四个单元格组成,其最大的设计亮点是方便实用,放在家中占地不超过0.1平方米。第一层装湿垃圾和干垃圾。采取开盖式设计,分别打开盖子可以轻松投放垃圾;第二层装有害垃圾。采取抽屉式设计,安全存放有害垃圾;第三层装可回收物。采取拉盖式设计,可放置较大体积的塑料瓶、废旧衣物等可回收物。

家庭分类垃圾箱由张云清出idea,爸爸画设计稿,妈妈负责外观造型。他们一家三口花了数月时间收集国外先进经验做法和蹲点调研小区垃圾箱房,用了1周时间想点子,最终花了1天时间,把想法变成实物。“每个单元格的比例需要反复摸索,初版做好后经历了多次调整才修改到合适的比例。比如,我们发现装可回收物的空间要大,反复试验下来,定在1.5L最好。”张申说。

目前,张云清就读于静安区科技学校,该校每年都会举办科技节,也有机器人教室供学生日常使用。除了学校的科创氛围,家长的陪伴和用心也很关键。张云清的爸爸张申,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航模爱好者,经常带着张云清参加上海军体俱乐部的各种模型类比赛。每年暑假,张云清会参加各种科创夏令营。

据了解,张云清拼过乐高,做过车模、船模和航模,也给机器人编程。比如:手摇发电、土豆发电、盐水发电、制作自动避障机器人以及做过斯特林发动机模型……

在所有的手工类作品里,张云清最喜欢树屋。在修建树屋的时候,他生病了,但是他坚持到了最后。“去年夏天造树屋时,一开始以为是搭积木就好了,后来发现要按图纸从锯木头开始建造,所以我觉得就是民工夏令营(捂脸)。”张云清说。

此次,科技学校走红的设计作品

还有吴承非的吃垃圾的怪兽

这是一款智能感应分类垃圾桶

由于设计它的吴承非外出旅游了

周到君只能微信采访了

据吴承非介绍,吃垃圾的怪兽是一款易识别、分类区域清晰、可自动开关桶盖的智能感应分类垃圾桶。它的整体外观设计是一只张着大嘴且“色彩斑斓”的巨大怪兽。鲜艳的色彩和富有童趣的外形,让怪兽看起来十分生动逼真,展现了设计者非凡的艺术感、想象力和创造力。

这只怪兽身上的颜色可不是乱涂的哦

是根据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标准

一一对应涂色的

小怪兽的头部为棕色

从嘴巴里可以投放湿垃圾

上半身为蓝色,可投入可回收物

身体的下半部分为黑色,则投入干垃圾

尾巴是鲜红色的,可投入有害垃圾

吴承非特别细心

在四个投入垃圾区域的显眼处

分别张贴了对应的垃圾分类标识和说明

以便人们正确投入垃圾

令人感到惊喜的是

这只怪兽不仅外形十分炫酷

还加入了智能感应这项科技元素

使其兼具科技感和实用功能

除了头部通过嘴巴投放湿垃圾外,其他三部分都安装了“超声波”智能检测感应盖。当投入的垃圾接近“眼睛”(感应窗)约10厘米时,垃圾桶盖便会自动开启,并在投入完毕后自动关闭。这样可以解决传统垃圾桶对使用者存在卫生感染的隐患,能在一度程度上有效防止各种传染性疾病,通过垃圾进行传播。吴承非告诉周到君,虽然对于感应系统并不陌生,但把多个感应装置同时运用于一个分类垃圾桶,并避免了彼此间的信息干扰,他认为应是首创。

Q&A

周到君:吃垃圾的怪兽都有谁参与了设计?

吴承非:我们一家。我提出要有一定的科技含量。妈妈提出造型要环保、有趣。爸爸提出安装超声波感应装置。

周到君:你觉得小怪兽还有哪些可以改进的地方呢?

吴承非:从实际使用来看,我觉得我的“吃垃圾的怪兽”分类垃圾桶,它的干垃圾和可回收垃圾的投放口需要进一步扩大,感应装置门也要同步扩大。另外垃圾的清理需要设计得更方便,可以使用拎桶式设计。电力使用及消耗也是一个问题,目前只能使用5号或7号电池,比较浪费电,一旦桶盖拉起,就一直在不断用电能维持桶盖的平衡使其维持在开盖角度上直到完成丢垃圾的动作。如能用其它的节电方式替代,将更为环保。

周到君:除了设计小怪兽,还设计过其他作品吗?

吴承非:平时我也喜欢搭建科技小制作,每周也在上海市中福会少年宫跟着专业老师学习机器人搭建,但是,把自己的想法和理念融入到成品创作,这是我的第一次。静安区、学校少先队给了我展示的机会,可以让我发挥想象和拥有动手制作的能力。“吃垃圾的怪兽”智能感应分类垃圾桶已入围上海市2019年“雏鹰杯”——“红领巾科创达人”挑战赛初选。我的作品有幸参与了静安区“领巾心向党,喜迎少代会”党团队三旗传递活动外场展示,得到了与会区领导的认可;我以垃圾桶创作为内容的演讲获得了“垃圾分类,我(们)这样做!”静安区少先队TED演讲比赛优胜奖。学校也推荐我作为环保生态小公民,参加静安区“生态小公民进静安”与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少先队员手拉手夏令营活动。 

周到君手记:

张云清和吴承非同学已然在自己童年的土壤里种下了一颗科学梦的种子,用想象力和创造力努力浇灌,未来可期,未来已来!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张翠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