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中毒!路边蘑菇别乱采-近期上海医院接连救治食用野生蘑菇中毒患者

晨报记者 陈里予

梅雨季,空气较为潮湿,加上气温较高,非常适合野生菌的生长。这几天,沪上不少公园的草坪上长出了一些蘑菇圈。而在上海的医院里,也接二连三出现了食用路边蘑菇中毒事件。

专家指出,野生蘑菇的毒素不能通过烹调、加工破坏,许多毒素还无法检测,最有效的预防措施就是避免食用野生蘑菇。

唯一出路是血浆置换

7月4日中午,张女士在昆山马路边的松树林下采蘑菇。第一次采到那么新鲜的蘑菇,全家人都很兴奋,张女士还做了一锅蘑菇汤。

7月5日,张女士一家原本打算从浦东机场起飞,出国旅游,没想到当天凌晨3点左右,张女士开始上吐下泻,她的丈夫也有轻微腹泻,幸好女儿没什么症状,只能赶到浦东人民医院就医。

浦东人民医院急诊与重症医学科主任万健高度怀疑是食物中毒。张女士丈夫手机中的照片坐实了食物中毒罪魁祸首:毒蘑菇。

张女士丈夫焦急万分,立刻打电话给亲戚,赶紧到那片松林采摘了张女士采过的蘑菇,马不停蹄地送到了浦东人民医院,证实了医生的判断:确实是褐鳞小伞(又称褐鳞环柄菇)。

褐鳞小伞,对人体含剧毒。其发病初期为胃肠炎症状,继发肝肾功能损害,然后会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累及,表现为烦躁、抽搐、昏迷,死亡率极高。治疗上,国内外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尚无治疗毒蘑菇的特效药,主要以早期的血液净化、脏器功能支持以及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为主。

经过两天抢救,张女士各种指标略有好转,然而标志着肝损伤的指标——谷草转氨酶仍然高达500多,是正常值高限的十多倍。

唯一的出路是血浆置换。取得张女士丈夫的同意后,7月7日,医生为张女士做了一次血浆置换——经过5小时左右,使用了3000毫升血浆,张女士的病情终于稳定了。

医生表示,张女士还徘徊在生死边缘,需要继续观察,必要的话还要进行血浆置换。

上海一对夫妇险丧命

无独有偶,7月3日夜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急诊接诊一名55岁的女性,恶心呕吐并伴腹泻两日。接诊医生迅速进行检查,结果提示患者白细胞稍高,但肝酶接近正常值的10倍。

医生反复向患者询问病史,这才得知,患者3天前自行至杨浦区某大型公园采摘大量蘑菇并食用,之后就出现了症状,她的丈夫也进食了少量相同的蘑菇,出现了类似的症状。

这一情况立即引起病房医生重视,新华医院急诊科迅速成立专家小组,考虑该患者极有可能是误食大量有毒蘑菇造成的肝损及胃肠道症状,当即决定将患者转入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并给予血液净化治疗,清除体内剩余毒素。

经过积极治疗,患者在入急诊重症监护室第三天,情况得以好转。与此同时,医生还根据患者丈夫的症状和体征,给予了相应的治疗。目前两人生命体征平稳,各项指标正在好转中。

民间鉴别方法不靠谱

毒蘑菇中毒事件几乎每年都在上演,有人甚至为此丧命。2016年6月底,瑞金医院急诊曾接收了3名食用“野蘑菇”中毒的患者。经过全力抢救,两名患者脱离生命危险,另一名患者因食用较多毒蕈中毒严重,不治身亡。

民间有许多鉴别毒蘑菇的方法,比如色泽艳丽、与大蒜同煮后可使大蒜变黑或切开能流出汁液才是毒蘑菇等说法,这些虽然有一定依据,但都是一些经验之谈,并不完全靠谱,若非专业蘑菇养殖和鉴定的专家是很难分辨其毒性的。

毒蘑菇(毒蕈)是指食后可引起中毒的蕈类。目前,在我国已鉴定的蕈类中,可食用蕈类近300种,有毒蕈类100多种,其中含有剧毒可致死的近10种。毒蕈的有毒成分十分复杂,一种毒蕈可以含有几种毒素,而一种毒素又可以存在于多种毒蕈中。

毒蘑菇所含毒素为蕈毒素。因其含有毒成分不同,中毒后的症状在临床上可分为多种类型。其中,脏器损害型的潜伏期为10-24小时,严重时毒素向肝肾内脏侵犯,病情恶化较快,可导致死亡。

夏季是毒蘑菇生长旺季,也是毒蘑菇中毒的高发季节。

新华医院急诊科主任费爱华提醒,希望市民们不要盲目追求野生或天然的植物,随意地采摘使用。更重要的是,有些人进食毒蘑菇不会马上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这类患者也不要掉以轻心,如果误食误用,一定要及时告诉临床接诊医生,以便于早期鉴别诊断,早发现、早治疗,错过最佳治疗时期,将会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

来源:新闻晨报       作者:陈里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