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控放权被利用,上海一汽车租赁公司遭遇合同诈骗损失7000万元

伪造公章办理取消汽车抵押登记,并将车辆转卖给第三人,进行合同诈骗——这是丹东某汽车销售服务公司与本市某汽车租赁公司合作时耍的手段,直接导致本市某汽车租赁公司损失7000万元人民币。

近期,黄浦警方破获了一起特大合同诈骗案,目前栾某、安某等17名犯罪嫌疑人已因涉嫌合同诈骗罪被黄浦公安分局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伪造公章注销车辆抵押登记

2015年10月,本市某汽车租赁公司与丹东某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下称“丹东公司”)在上海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在辽宁丹东开展汽车融资回租业务。

根据融资租赁合同的约定,由丹东公司找到需要贷款购车的客户,并收集相应资料交由受害公司审核后由受害公司放款拿车,车辆登记在客户名下但需要配合受害公司办理抵押登记,办理抵押登记委托丹东公司操作。

2019年5月,受害公司风控管理体系中装在车辆上的GPS在线率低于60%,引起了他们的注意,并立即向黄浦公安分局报案,称其在与丹东公司合作开展的汽车融资回租业务中遭受诈骗,造成公司经济损失7000万元。

接报案情后,黄浦公安分局迅速成立专案组对案件开展侦查。

经过前期缜密侦查,专案组发现以栾某(丹东某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为首的诈骗团伙通过“黄牛”找到大量虚拟客户与受害单位签订合同,并在提取车辆以及办理好抵押登记之后,在一周到一个月时间内,就通过伪造假受害单位公章办理取消汽车抵押登记。

据黄浦公安分局经侦支队执法监督室主任王汶洁介绍,车辆虽在客户名下,但所有权归受害公司,只有将贷款还完,抵押登记才能注销,“但嫌疑人利用伪造的公章在当地车管所注销了抵押登记,这给丹东公司非法销售车辆创造了机会。”

此后,丹东公司将车辆卖给负责销赃的二手车商家,由这些二手车商家把车卖给真正的客户,王汶洁说:“这些客户等于是廉价购得‘准新车’。”

经警方调查,该犯罪团伙有组织、有计划,分工细致,作案手法娴熟,从通过黑中介找人头、骗车、骗贷到销赃、变现已经形成一条高效作案的黑色产业链。

据悉,在其与受害公司签订的1088份贷款购车合同中,有65%的车辆被非法销售,造成受害单位经济损失7000万元人民币。

风控放权给合作方终酿损失

那么,这些抵押车被卖出,受害公司为何几年后才发现呢?

通常签订合同后,客户应按月还贷给受害公司,而丹东这家公司名下虚拟的客户还贷信用极好,一直未引起受害公司怀疑。此外,受害公司会在客户完成贷款购车后进行电话回访,丹东这家公司特地办理了大量电话卡,并有专门的接线人员负责应付回访。

据王汶洁介绍,虽然受害公司有不少风控手段,但是他们都将这些权限放给了合作方的丹东这家公司,这是造成受害公司损失的重要原因。

实际上,丹东这家公司非法销售每辆车后,除去给二手车商销赃返点,利用黄牛运作虚拟人头等成本费用,一辆车获利不到3.5万元。在此之后,还需要不断地以新款补旧款。

“实际上获利并不多,嫌疑人自己也知道,越滚越大,迟早有一天东窗事发。”王汶洁说,这些被骗取的钱多数被嫌疑人栾某用于挥霍。

7月11日至17日,在当地警方的大力配合下,上海黄浦警方于辽宁省丹东市展开集中收网行动,将栾某、安某等17名涉案嫌疑人抓获,并查获伪造的合同公章,销售车辆的单据等涉案物品。栾某到案后交代了该团伙伪造公章办理取消汽车抵押登记,并将车辆转卖给第三人,进行合同诈骗的犯罪事实。

目前,栾某、安某等17名犯罪嫌疑人已因涉嫌合同诈骗罪被黄浦公安分局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吴艺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