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系列论坛第一场论坛现场直播

点击此处观看视频


时间:8月16日 09:00

地点:新华网媒体创意工场

  • 由中央宣传部、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北京市委联合主办,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承办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系列论坛于8月16日上午9时正式开启。第一场论坛邀请中国科学院与中国工程院的五位院士,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科技领域创新发展成就座谈宣讲,并结合自己的奋斗历程,与网民进行互动交流。
  • 08-16
    09:57:16

    主持人

    感谢杨乐院士的精彩演讲。是啊,科研、创新、人才,不仅关系到科学成果的产生,也关系到经济发展、社会前进与人类文明。不论是“天眼”探空、神舟飞天,还是墨子“传信”、高铁奔驰,中国“赶上世界”的强国梦实现了历史性跨越,这其中,也包括空间物理领域。在我国空间物理领域,这些年也涌现出一批杰出人才。这其中,就包括长期从事中高层大气理论、观测与实验综合研究的中国科学院院士、空间物理学家、武汉大学校长窦贤康,他有哪些科研感悟,又是如何带领团队研制出国际首台量子激光雷达的,让我们一起倾听。有请窦院士。

    08-16
    09:56:11

    杨乐

    回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的历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十八大以后走过的征途,我们更加坚定了前进的信念和步伐,我们将迎来科技创新的崭新局面,推动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文明不断进步!谢谢大家!

    08-16
    09:55:46

    杨乐

    一些宽敞的楼宇大厦、设施齐全、十分先进的研究和实验室,不仅在北京、上海这些大城市的科研机构和著名大学里已经司空见惯,就是在中、小城市一些不大知名的大学里,在新世纪以来也都陆续建设了非常漂亮的新校园,大部分可以和欧美的一流大学的校园建筑相比美。科研、创新、人才不再是阳春白雪,不再是少数人的事情,而是整个国家和全社会关注的大事,它关系到经济发展,社会前进与人类文明。我们已经拥有一批十分优秀的青年人才,他们在国内外的一流大学受到了很好的培育与训练,在研究工作上已经初露锋芒,有卓越的表现。我们要创造良好的研究环境和气氛,使他们有更加宏大的目标,长期专注和钻研,不断克服困难,取得重大创新与成果

    08-16
    09:54:29

    杨乐

    在党和国家的大力支持下,上世纪末中国科学院率先实施了知识创新工程,大大加强了科研经费的支持力度。新世纪以来,从中央到省、市各级党、政组织和领导大力支持科研和教育,经费支持逐年迅速增加。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关怀下,努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深化科研和教育体制的改革,进一步扩大学术交流和对外开放。我国经济经过几十年高速发展,大大提高了经济实力,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广大科技人员和知识分子的科研环境和生活待遇获得了大幅度的提高与改善。

    08-16
    09:53:23

    杨乐

    九十年代中期,在中科院时任常务副院长路甬祥和国际著名数学家丘成桐的共同倡议下,中国科学院设立了晨兴数学中心,实行开放、流动、面向国内外的新研究体例,要求中心体量要小,但是水平要很突出。经过二十几年的努力,晨兴数学中心在提高学术研究水平、促进国内外数学交流和培育青年拔尖人才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不仅在国内有重大影响,在国际上也有很高的声誉。

    08-16
    09:51:33

    杨乐

    然而在七十年代直至九十年代,我国经济还较薄弱,对教育与科研的投入十分有限,薪酬、待遇、研究经费处于很低水平,广大科研人员常常以相当于美国同行百分之一、二、三的报酬在和他们比赛和拼搏。我们的年轻学者要以前辈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努力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作为自己的榜样。

    08-16
    09:51:07

    杨乐

    从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国家选派了大批访问学者到美国、西欧、日本等国进修,他们刻苦努力,回国后成为科研战线上的骨干。七七年开始恢复高考的学生,认真学习,许多毕业后在国内外继续深造,攻读博士学位,逐渐成为杰出的专家、学者。

    08-16
    09:50:01

    杨乐

    1978年举行了全国科学大会,1978年快到年底时又举行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成了我们的基本国策,围绕经济工作的现代化建设成为重心,广大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得到了调动。我们被邀请到欧洲、美国、日本等地访问,作学术演讲,互相交流,而且对国外科研和培养人才体制中的长处,比如,国外以学术为中心,重视学术交流,和不同领域的人进行切磋,人才流动和防止近亲繁殖,有了较具体和深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王元和我在八十年代中期提出将数学所办成开放所的建议,这个建议获得当时周光召副院长的大力支持。我们邀请了全国许多大学的数学骨干到数学所访问,对提升我国数学水平起了有益作用。

    08-16
    09:49:08

    杨乐

    我们后来做的这些研究工作获得了国际上同行的高度赞誉,如美国、西欧、苏联的一些权威学者,比如R. Nevanlinna, L. Ahlfors, W. K. Hayman, W. H. J. Fuchs, A. A. Goldberg等学者都给予了非常高的评价。1976年,当时美国委派了一个纯粹与应用数学代表团到我国进行深入交流,也对我们的研究工作高度赞扬。苏联大百科全书复分析卷里引用了我们9篇论文,对几项成果都详细加以论述。这说明中国学者完全具有创新精神,可以在研究工作上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08-16
    09:47:45

    杨乐

    研究工作需要长期钻研与十分专注,不断思考、反复揣摩,克服种种困难和挫折,最终才有可能有所突破和创新。七十年代中期,我和张广厚就是在极其艰难、困苦和压力巨大的情况下从事研究工作的。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1976年,唐山发生特大地震,严重波及到北京和天津地区,那时候要求所有的居民从住宅楼里撤离,在三个月左右的时间里,夜间都要住在抗震棚里。然而我那时候正处在研究工作中间,完全投身并且专注于自己所钻研的课题,并没有意识到地震可能会带来生命危险,晚上还觉得楼内夜深无人,十分安静,工作效率特别高,可以努力从事研究,所以我每天晚上都是待在没有住过一天抗震棚。这当然不足以效法,但可说明从事基础研究需要这种专注的精神。

    08-16
    09:46:38

    杨乐

    从1949年到1966年的十七年期间,虽然当时新中国刚建立,百废待兴,又面临着国内外严峻、复杂的形势,然而国家对教育和培养人才倾注了大量心血,我和其他同学成长的过程就说明了这一点。

    08-16
    09:46:08

    杨乐

    从1956到1962年,我们在北大数力系本科学习了六年。同学们在中学阶段对数学都十分爱好,成绩突出,所以我们在大学里的同学,进大学后更加努力,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当我和同学们临近毕业的时候,国家恢复了研究生的制度与考试,我和同学张广厚一起考进了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成为熊庆来先生的研究生。熊老是我国非常著名的前辈数学家,他培育了很多高水平的数、理学者。他自谦为“老马识途”,在他指导下我们报告了两本经典论著,迅速走向了科学研究前沿。在研究生阶段,我发表了五篇论文,四篇用法文撰写,发表在《中国科学》;另外一篇发表在《数学学报》,其中解决了复分析权威学者W. K. Hayman 提出的一个问题。这些文章,直到几十年后还有重要的引用。

    08-16
    09:45:07

    杨乐

    令人难忘的是1956年春天,中央发出了向科学进军的伟大号召。即便当时我还是一个中学生,在中学里也有十分强烈的反应,使我和广大同学学习更加刻苦和努力。这年的夏天,我们带着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同学们纷纷考入清华、北大以及沪、宁、杭、西安等地著名学校学习,许多人响应国家号召,进入了航空、造船等国防专业,我则考进了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学习。

    08-16
    09:44:36

    杨乐

    1950年,当我在当地和周围地区影响很大的江苏省南通中学就读时,国家正开始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工作,这就需要大量的各个专业的人才,特别是很多重点建设项目需要许多工程师和技术人员。这样,逐步使自己将当前学习与国家的需求联系起来,明确了学习的目的性,学习也有了动力,自觉性显著增强。在中学六年的学习里,我在课堂上很专心听讲,很好地掌握了老师讲授的内容,课间常常十分钟,有的时候一刻钟,就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一些练习题。此外,我还有比较多的时间看了比较多的课外参考书籍,另外做了许多习题,逐渐形成了对数学的浓厚兴趣,也就是在那个阶段里,我自己暗自下定决心,准备终生从事数学研究工作。

    08-16
    09:43:37

    杨乐

    记得新中国成立不久,在我的家乡江苏南通,从各小学挑选了一些学习成绩优良,表现较好的同学参加少年儿童队,那时候简称少儿队,就是后来的少年先锋队。我所在的南通师范第一附属小学是积极参与者和主力,我们举行宣誓仪式的那天,我和校内几十名同学怀着纯真和兴奋的心情,和其他小学里选出的同学,聚集在南通规模宏大、设施先进的更俗剧场,举行集体的入队仪式,我们成为新中国的第一批少先队员。

    08-16
    09:43:02

    杨乐

    诸位朋友: 1949年10月,当新中国刚刚成立的时候,我才将近10周岁,正开始上小学六年级。所以,我以后上中学、大学、读研究生,以及走上研究工作的征途,在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工作了半个多世纪,都是依赖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长期培养和教导,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四十年的飞速发展,给我们大家都提供了发挥才智的机遇。

    08-16
    09:42:17

    主持人

    感谢周院士的动情演讲。是啊,国家科技取得的这些辉煌成就,离不开背后无数科技工作者的辛勤付出。这些人里,有这样一个人,在1956年春天,中央发出“向科学进军”的伟大号召,“在红旗下成长”的他义无反顾地走进自己深爱的数学殿堂,一步一个脚印,一年又一年钻研,终于,他与另一位科学家一起,研究出举世瞩目的“杨张不等式”。与共和国共同成长的70年里,他为国家的科研贡献自己的力量。来,让我们有请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杨乐,一起听听他与数学研究的故事。有请杨院士。

    08-16
    09:40:42

    周建平

    “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中国贡献是我们不断前进的强大动力。载人航天的价值是独特的,人到哪里,人类文明就扩展到哪里。我相信,不远的将来,中国人的脚步将迈向月球以及更远的深空。中国航天人将满怀航天报国的初心,为完成建设航天强国的伟大使命努力奋斗,为我们国家强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做出新的贡献。 谢谢大家!

    08-16
    09:39:59

    周建平

    我举个例子,在空间站阶段,我们将部署一个巡天望远镜,这将是国际上最先进的从事天文学和物理学研究的空间天文台之一,它的分辨率与著名的哈勃望远镜相同,但是它一次看到的视场范围是哈勃望远镜的300多倍,我们计划用10年时间,对半个天区以上的区域进行巡天观测,我们要研究暗物质、暗能量、黑洞、宇宙起源、天体起源、生命起源等重大科学问题的研究,这些研究必将加深人类对自然本质属性的认识,对整个物理学、天文学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08-16
    09:39:10

    周建平

    今年7月19日,天宫二号完成了历史使命,受控离轨陨落大气层。这标志着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任务圆满收官。现在,我们正在进行中国空间站的研制,我们将在2022年左右完成在轨建造。我们的目标是全面掌握大型空间设施的建造和运营技术,把我们中国空间站建成技术先进、运行经济高效的国家级太空实验室。在空间站上,将部署航天医学、空间生命和生物、材料、微重力燃烧和流体、物理、天文等领域的高水平实验设备,科学家将可在空间站开展大量空间科学前沿领域的研究工作,我们空间站有后发优势,我们是用当代的先进技术建造它的,无论是平台的技术还是仪器设备的技术,它都是在全球居于领先地位的,我相信这将推动中国空间科学研究进入全球先进行列,也将促进人类探索和开发利用太空事业的发展。

    08-16
    09:37:37

    周建平

    第三是坚持独立自主、自主创新、跨越发展的道路。我们始终将全面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作为基本原则,从飞船、火箭到地面设备,从分系统到单机到原材料、元器件,我们都立足自主研发,因为我们知道关键技术是买不来的。工程起步的时候,我们真的没有基础,但我们还是将神舟飞船的功能性能瞄准国际最先进的俄罗斯联盟飞船;出舱活动,我们在可以用引进舱外服出舱的情况下,选择了自主研制这一条更为艰辛的道路;交会对接任务,我们改变了利用轨道舱进行交会对接的方案,选择研制新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从而实现同步建成我们国家试验性空间实验室大系统的更宏伟目标;空间实验室阶段,我们又克服重量资源严重不足的困难,大胆利用货运飞船补给能力,用天宫一号的备份产品,完成了原定由天宫二号、天宫三号两个空间实验室共同完成的任务。所有这些,充满了创新的精神,充满了勇气和担当,都是为了更好更快更安全更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08-16
    09:36:19

    周建平

    第二,我想说“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中国航天人基本上是从零开始,进行载人飞船的研制、设计、制造、试验以及人才、管理等各方面都面临巨大挑战。为了突破技术、保证质量和进度,很多人真的是长年累月加班加点,5+2,白加黑是一种常态,应该说是历尽了艰辛。在早期的时候我们技术也不够成熟,质量体系还在不断完善过程中,我们那时候发射任务一次进场都几个月时间,比如神舟一号我们的试验队队员在大漠戈壁待了5个多月,我们的试验队解决了上百个技术和质量问题。比如出舱航天服在没有任何经验和技术积累的情况下,从设计开始到研制、飞行用了3年时间,而俄罗斯具有成熟技术和生产能力的厂家仅仅生产就需要2年多,大家不难想象,研制队伍要付出多少努力才能够保进度、保质量、保功能性能。我看到过挂着点滴还在组织大家研究工作的总设计师,我认识很多三四十岁,孩子正在上学甚至是小升初、初升高关键时期的年轻人,大家现在都很关心孩子,特别是那些妈妈们,每次飞行试验任务离家三五个月不能够回家,不出差的时候也是在实验室披星戴月地工作。大家的努力是我们载人航天成功的保证。

    08-16
    09:34:32

    周建平

    我们国家的航天专家反复论证比较,到底是搞航天飞机还是搞飞船,最后,综合考虑技术复杂度和经济性、可行性,我们建议从载人飞船起步。我们看现在,美国航天飞机已经全部退役,俄罗斯航天飞机终止于那次无人飞行,日本、欧洲的航天飞机停留在纸面上,世界航天大国全部回到了飞船方案,这里面应该说有技术上的重大反复,自航天飞机退役,美国到现在已有8年没有自己可用的载人天地往返运输工具,依靠俄罗斯的联盟号为国际空间站服务。而我们的载人航天事业一直沿着中央批准的三步走战略稳步前进,已经完成了第一步载人飞船和第二步空间实验室的全部任务,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我们现在拥有世界上两型现役载人飞船中的一型,即神舟载人飞船,另一个就是俄罗斯的联盟号,我们有世界上现在载货效率最高、功能最多的天舟货运飞船。而我们天宫一号、天宫二号两个天宫空间实验室则为我们正在研发的空间站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所以说中央批准的三步走战略为我们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08-16
    09:32:28

    周建平

    第一,我想说载人航天三步走战略是我们载人航天工程取得辉煌成就的基础。载人航天工程的论证起源于863计划。从1986年起,863航天领域专家委员会组织了多年论证工作。在工程实施前,原国防科工委按照中央的要求又再次组织了数百专家进行了为期半年的技术经济可行性论证,刚才我说的我参加的就是这个论证工作,进一步凝聚了共识,即以载人飞船工程起步,按三步走战略实施。当年是国际上航天飞机载人天地往返方案很热闹的时候,美国的航天飞机很多人都知道,那时候已经多次往返太空,俄罗斯也完成了不载人的暴风雪号航天飞机首飞,当然实际上那还是在苏联时期,欧洲、日本均在积极论证自己的航天飞机方案。

    08-16
    09:30:41

    周建平

    论证工作结束后,我还是回到学校当老师。过了7年以后,1999年我调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1个多月后就随试验队专列进场,参加神舟一号发射任务,这也开始了我为期20年的载人航天职业生涯,这也是我们中国载人航天取得辉煌成就的20年。时间有限,说几点在这20年过程中我自己的切身感受和大家共享。

    08-16
    09:28:54

    周建平

    航天梦、飞天梦是中华民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有嫦娥奔月,有牛郎织女,也有夸父逐日等美丽动人的故事,也有敦煌壁画等杰出的、反映飞天梦想的艺术作品。中国人发明的火箭、火药早在明朝的时候,我们中国人就在世界上首次尝试了用火箭动力实现飞天的梦想,这是需要极大勇气的。中国现代航天始于1956年。1970年4月24日我们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进入太空,那时候我还是一个小学生,我还很清晰地记得,当时我们仰望星空看着东方红卫星从太空中划过,在广播里听到东方红一号卫星播回来的乐曲,那真的是激励了我们那一代人,也让我们为国家感到自豪、感到骄傲。1992年1月,中央决定组织载人航天工程技术经济可行性论证。我是学航天的,77级,我上大学学的是飞行器技术,但我一直在大学任教,很幸运,那次让我们学校派一位年轻的教师参加总体方案的论证,我被选中了,我们进行了半年的论证。当年9月21日,中央正式批准了载人航天工程按“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实施。

    08-16
    09:26:56

    周建平

    2016年首个中国航天日的时候,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了重要指示:“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 探索宇宙、拓展生存疆域是我们人类自古以来的强烈愿望,它激发人类不断奋斗,把一个又一个梦想变为现实,在这一过程也极大推动了科技进步,展现了人类的智慧、勇气、能力和人类文明发展的美好前景。

    08-16
    09:25:53

    周建平

    朋友们,大家上午好!很高兴来到这里。也感谢新华网提供的这么一个机会,让我有机会和我们几位科学家一起介绍一下我们工作的情况。很荣幸,这里面杨乐院士是我学生时代很崇拜的科学家,他和陈景润、张广厚共同激励了我们那一代的学子,我是77级的,所以很高兴,也很感谢杨乐院士。

    08-16
    09:24:21

    主持人

    与中华儿女的探月梦一样,载人航天同样吸引着我们的目光。2003年10月15日,随着神舟五号飞船进入太空,我国成为继苏联和美国之后第三个能够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此后,一批批航天员又相继完成太空征程。当航天英雄们载誉归来,我们骄傲、自豪。而这背后,离不开我国载人航天技术的不断攻坚克难。让我们有请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院士为我们分享他与载人航天的故事。有请周院士。

    08-16
    09:23:41

    主持人

    非常感谢欧阳院士的分享。为了祖国的探月工程,84岁高龄的他从未停止前行的脚步。“仰望星空,脚踏实地”,是所有从事航天研究的科技工作者最真实的写照。

    08-16
    09:23:04

    欧阳自远

    我自己感到很幸运!是国家的重大需求引导和培育我成长,也塑造了我的人生,我内心充满了感恩的情怀,感谢我们伟大的祖国! 我虽然已经84岁了,但我还会加倍努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建设科技强国作出贡献。 我们要仰望星空,脚踏实地,上下求索,践行梦想! 谢谢大家!

    08-16
    09:22:33

    欧阳自远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科技创新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我觉得做好科学研究是我的天职,提高广大公众的科学素质也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所以我自己有一个统计,从2008年至2018年11年的系统记录:11年来,我一共进行了对各类型公众的科普报告617场,11年的现场听众35.3万人;平均每年举行的科普演讲报告56场,平均每年的现场听众3.2万多人。有些科普报告与新媒体相结合,一场报告的网上听众约20万—80万人次。这些年我一共撰写和主编的科普书籍12部,撰写和媒体采访的科普文章300多篇。

    08-16
    09:21:47

    欧阳自远

    在我的人生经历中还承担过一项特别重大的任务,由于我在中国科技大学进修核物理一年,在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作实验半年,当时国防科委的领导找我谈话,通知我要承担一项国家的重大任务啊,根据你学习的基础,首先要解决一个问题,中国地下核试验区要选择一个地方做,选场。第二,地下核试验的过程和影响,你们要做模拟实验。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地下核试验以后,放射性物质不能泄漏更不能污染当地的地下水,不然我们将成为历史的罪人。这样艰巨的任务,我们老老实实、踏踏实实地从1964-1967年,我们选定的地下核试验场通过论证成功,各项实验取得丰硕成果,防止各种放射性污染的措施也十分有效,提交了十几份研究技术报告,经1969年中国的第一次地下核试验验证得到圆满成功!

    08-16
    09:20:32

    欧阳自远

    中国的月球探测工程相继成功发射了嫦娥1号,嫦娥2号绕月探测,嫦娥3号和嫦娥4号实施月球正面和月球背面的落月探测,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探测成果,在一部份领域处于国际领先的成果。我们下一步还要完成月球取样返回,我们要飞得更远,去探测火星、木星和木星系统、小行星和彗星以及进行行星际的穿越探测和建设月球科研基地。我们中国已经进入了深空探测的新时代。

    08-16
    09:19:57

    欧阳自远

    2003年在国防科工委的领导下,组织全国航天力量,由孙家栋和我来负责编写“中国首次月球探测立项报告”,2004年1月24日,大年初二,国务院批准了我们的第一期绕月探测立项,并正式命名为“嫦娥工程”,我被任命为中国月球探测工程科学应用首席科学家。

    08-16
    09:19:00

    欧阳自远

    从1958年开始涉及这个领域,到1993年,我们经历了35年的前期准备,当时我们国家的载人航天也立项了,我们认为中国有能力去开展月球探测,请求国家组织专家评审论证。国家要求我们首先论证的是“中国开展月球探测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后来专家委员会的结论是非常有必要,完全有可能。相继国家要求我们开展研究我们中国探月的发展战略与长远规划研究,后来专家委员会的意见,完全可以按照这个非常接合国情的步骤和战略去发展,最后国家要求我们,我们中国首次月球探测的科学目标、载荷配置和可实现性研究。从1994年至2003年,经过专家历次论证,都得到各个专家委员会的一致同意和支持。整个论证过程又经历了整整10年。

    08-16
    09:17:31

    欧阳自远

    1976年,中国降落了一次世界规模最大的吉林陨石雨,中国科学院和各高校组成由我负责的联合科学考察队。经过精细的考察和研究,我们发表了100多篇研究论文和两本专著,已经成为国际上陨石研究的典范。1978年5月,美国卡特总统派他的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访问中国,他代表卡特总统送给中国一块1克重的月球岩石。中办通知我们去领取样品并负责研究。我想我们全部研究工作只需要绿豆大小,只要0.5克样品就够了,我组织了全国相关的实验室4个月内对这块小石头进行了深入研究。确证是阿波罗-17宇航员采集的70017-291号样品,是一种高钛月的海玄武岩,我们很快发表了14篇研究论文。另外还剩下的0.5克送给北京天文馆,请他们向公众展出。

    08-16
    09:15:17

    欧阳自远

    所以我们我就收集降落在中国的各类陨石,因为陨石是研究太阳系的窗口,是我们八大行星组成的原始物质,要从根上研究它,我也进行实验室的研究,利用高空科学气球收集平流层的宇宙尘埃,进行实验室的系统研究,这样一步一步在中国建立起相关的实验室,也培养了一批从事陨石学、天体化学、月球科学和行星科学的科学队伍,我们就可以不断发表这个领域的文章和出版书籍。

    08-16
    09:14:32

    欧阳自远

    所以从1958年开始,我一方面系统分析研究美国苏联两国探测月球的计划、方案、目标、实施步骤和各种探测成果;紧密结合我们中国的实际,中国假如要去做应该怎么做啊?也思考一下我们中国要开展月球探测应该采取一种什么样的战略,应该制定一个长远的规划。这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我觉得人家都搞到天上去了,都做天上的东西,我们中国没有办法,我们得不到月球火星的样品,但是天上会掉下东西来,我下决心做各种地外的研究,当时中国没有人研究这个领域,那也没有关系,我们开始搞吧。

    08-16
    09:13:14

    欧阳自远

    但就在1957年,苏联发射了第一个人造地球卫星,拉开了人类空间时代的帷幕,这给了我极大的震撼。我们找矿探矿,像一只小蚂蚁,在地球上爬来爬去,效率太低。如果用人造卫星找矿,很快就调查得比较清楚了。人造地球卫星对人类社会的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和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一定会发挥巨大的作用。但没有想到,就在第二年,1958年,美国和苏联这两个空间大国,为了空间霸权的竞争和冷战的需要,他们开始月球探测,展开了一场最激烈的经济、科技和军事的竞争。当时我们年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不到10年,百废待兴,一穷二白。但是我也坚信,中国一定会走进空间时代。我们年轻人能不能为迎接中国空间时代的到来,做一些科学上的准备,让中国空间时代到来快一些、更顺当一些?

    08-16
    09:11:51

    欧阳自远

    1952年我被录取在刚刚成立的北京地质学院矿产勘探系。经过4年的学习,对于找矿勘探和地球科学打下了一个比较好的基础。1957年学校动员我参加全国第一次副博士研究生统考,我被录取在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从事长江中下游铁、铜矿床成因与找矿方向研究。我觉得作为一位找矿者自豪,能为自己的祖国作出一些贡献。

    08-16
    09:10:35

    欧阳自远

    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选择。作为家中的独子,长期的战乱环境和流离失所的生活,父母都希望我学医,传承家业,当一名医生,以后过一个稳定的衣食不愁的小康生活。但我违背了他们的意愿,但他们还是尊重和支持我自己的理想。

    08-16
    09:10:03

    欧阳自远

    各位观众朋友、各位网友,大家好!我讲的题目是《国家的重大需求培育我成长》。1952年我高中毕业,正在思考和选择未来的专业方向。当时国家提出:我们将要建设一个工业化的国家,最缺的是矿产资源和能源。国家号召:“年轻的学子们,你们要去唤醒沉睡的高山,让它们献出无尽的宝藏。”我被这一句话深深打动了,下决心一定报考地质!去找矿!一定要为我们国家的工业化添砖加瓦。

    08-16
    09:06:53

    新华网

    第一位要请上来的院士,在上世纪50年代,国家号召:“年轻的学子们,你们要去唤醒沉睡的高山,让它们献出无尽的宝藏”,年轻的他当即报考了地质学专业;1957年,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他深受震撼,开始把视野从“地下”延伸到“天上”……钻研地质,开展地下核试验,与月球结缘,深空探测,一路走来,他坚信“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选择”,他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探月工程首任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让我们跟随欧阳院士的演讲,听听将国家重大需要与个人“求索天地间”紧密相联的故事。有请欧阳院士。

    08-16
    09:06:24

    新华网

    可以说,五位院士都是各自研究领域的杰出代表,白发苍苍的背后,是他们为我国科学技术发展作出的卓越贡献。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听,他们与科学的故事。

    08-16
    09:06:02

    新华网

    首先,请允许我介绍到场的五位院士,他们分别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月球探测工程的首任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杨乐;中国科学院院士、空间物理学家、武汉大学校长窦贤康;中国工程院院士、载人潜水器“蛟龙号”总设计师徐芑南。让我们再次欢迎五位院士的到来。

    08-16
    09:05:29

    新华网

    “天眼”探空、神舟飞天、墨子“传信”、超算“发威”……70年来,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海里游的,我们从无到有,一步步感知科技进步的速度,也一次次见证祖国不断强大的步伐。

    08-16
    09:05:00

    新华网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国科技界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下,我国科技事业密集发力、加速跨越,实现了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重大变化,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一些前沿方向开始进入并行、领跑阶段,科技实力正处于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点的突破向系统能力提升的重要时期。

    08-16
    09:04:24

    新华网

    70年砥砺奋进,70年壮丽辉煌。现场的观众朋友以及广大网友,大家上午好。我是新华网主持人刘燕。欢迎各位。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历经70年建设发展,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各行各业、人民生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天,由中央宣传部、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北京市委联合主办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系列论坛正式启动,在第一场论坛,我们邀请了来自中国科学院与中国工程院的五位院士,为我们讲述他们与科学的故事,讲述70年国家科技发展取得的丰硕成果。

    08-15
    20:16:30

    新华网

    8月16日上午9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月球探测工程的首任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杨乐;中国科学院院士、空间物理学家、武汉大学校长窦贤康;中国工程院院士、载人潜水器“蛟龙号”总设计师徐芑南五位院士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科技领域创新发展成就座谈宣讲,并结合自己的奋斗历程,与网民进行互动交流。新华网进行现场直播,敬请关注!

    现场直击